《三角形分类》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27页至29页的内容及相关练习题。
2、教材简析“三角形分类”是新课程教材中“空间与图形”领域内容的一部分。
学生在学习此内容之前,已经学习了三角形的认识,能够在物体的面中找出三角形,学习了角的知识,认识了常见的角,为学生研究三角形的特征,从角和边的不同角度对三角形进行分类做好了有力的知识支撑。
三角形是最简单也是最基本的多边形,一切多边形都可以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学好这部分内容,为学习其他多边形积累了知识经验,为进一步学习三角形的有关知识打下了基础。
3、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的内容及学生的知识现状和年龄心理特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①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发现三角形角和边的特征,会给三角形分类,理解并掌握各种三角形的特征。
②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③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自我探索意识和创新精神。
4、教学重、难点的确定依据《三角形分类》这一知识的地位和作用,本课设计的“观察、操作、比较、小组讨论”等教学环节都是为了使学生能按角和边的特征给三角形分类,因此这是教学重点。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征,如何引导学生归纳出各种三角形的特征,这是学生掌握本课知识的一个质的飞跃,因而我认为“三角形分类”的教学难点是学生能理解并掌握各种三角形的特征。
5、教学准备多媒课件、彩色卡纸、三角形平面图、固体胶、剪刀等。
二、说教法、学法根据新课程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中以直观教学为主,运用观察、动手操作、分组讨论等多种方法,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结合教材,让学生在“想一想”“做一做”“说一说”的自主探索过程中发挥学生相互之间的作用,让学生自己在动脑、动手、动口中促进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自学能力。
在教学中,首先把握新旧知识的衔接点,由三角形的认识,引出课题“三角形分类”。
接着引导学生自学课本,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小组讨论交流,寻找三角形分类的方法。
最后让学生各抒己见,归纳出各种三角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三、说教学过程为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学流程设计意图复习铺垫1、师:同学们,你们说说以前学过哪些图形?三角形是什么样的?谁想上黑板画给大家看一看?2、师:从同学们画的三角形中我们可以看出三角形可能存在这三个角。
(课件出示)①叫角。
②三角形有三个特点,(课件出示)有边,角,顶点。
让学生复习与新知识有密切联系的旧知识,是为学习新知识做好迁移铺垫,为突破难点打下基础。
揭示课题在三角形这个大家族里,你若仔细观察,会发现它们的角和边各有特点,这节课咱们根据三角形角和边的特点给它们分类,好不好?(板书:三角形分类)揭示课题的同时让学生明确了新课的学习任务,使学生学有目标,克服了盲目性。
探究新知动手操作,探讨三角形分类方法小组讨论,动手操作。
给每小组学生分一张彩色卡纸,让学生把附页上的三角形剪出进行分类,分类的结果贴在彩色卡纸上,让学生选代表展示他们的劳动成果,并说说他们是用什么方法进行分类,然后:①学生代表自评作品②学生互评③老师点评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探索出三角形分类方法这一话动中,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真正让学生动眼、动手、动口、动脑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学生的自评、互评、老师的点评体现了课程标准中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环节教学流程设计意图探究新知按角分类的三角形按照教材顺序依次展示第一类锐角三角形,第二类直角三形,第三类钝角三角,并出示相应的课件引导学生归纳、概括出这三种三角形的特征。
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有一个角是直角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在学生动手操作充分感知的基础上,教师点拨,引导学生归纳出按角分类的三角形特征。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突破了难点。
探究新知按边分类的三角形1、等腰三角形的引入展示学生以边分类的彩色卡纸。
问:学们有什么新发现?课件出示:引导学生归纳出等腰三角形的特征。
通过学生观察、讨论、探究出等腰三角形的特征,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
2、等边三角形的教学问:同学们再仔细观察等腰三角形都只是两条边相等吗?看不出可以拿尺子量一量。
学生归纳:(课件展示)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
通过让学生认真观察等腰三角形,并大胆猜想,动手测量探索、实践。
使学生的主体性得以更大程度上的发挥,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较大的发展。
巩固运用深化理解1、教材28页上的第一道练习题,请个别学生到视频展台做此题,2、游戏巩固老师左手拿一个三角形,右手拿一张卡纸遮住三角形的两个角,只露出一个角,让学生猜这会是什么样的三角形?设计第一道练习题目的在于巩固新知,形成技能,培养学生联系新知识,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学生感到有些疲劳时,这时我就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心理特点,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练习方式,增加题目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全课小结大家谈收获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让学生谈谈经过自己动手操作、小组合作、自主探索发现的三角形分类方法及各种三角形特征,不仅及时有效地巩固所学知识,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可以使学生从中感受、体验到一个探索者的成功乐趣,从而增强学习动力与信心。
四、说板书设计本节课的板书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学习重点,解决知识难点,整个黑板主要用于展示学生按角和边进行三角形分类的彩色卡纸作品。
这样安排既便于学生观察,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按下列规律印刷笑脸图案,第8幅图案有()个笑脸.A.8 B.32 C.362.古希腊认为:如果一个数恰好等于它的所有因数(本身除外)相加之和,那么这个数就是“完全数”.例如:6有四个因数1、2、3、6,除本身6以外,还有1、2、3三个因数.6=1+2+3,恰好是所有因数之和,所以6就是“完全数”.下面的数中是“完全数”的是()A.12 B.28 C.363.在72的后面添上%,原数就()。
A.扩大100倍 B.缩小100倍 C.大小不变 D.无法确定4.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A.平行四边形B.梯形C.长方形D.正方形5.一个圆柱体的底面周长是12.56厘米,高10厘米,它的体积是()A.125.6平方厘米B.12.56平方厘米C.12.56立方厘米D.125.6立方厘米6.下图,这个梯形的面积是()cm2。
A.10B.25C.50D.1007.要统计东莞近五年降雨量的变化情况,选用( )统计图比较合适。
A.条形 B.折线 C.扇形 D.不确定8.六(2)班有61名学生,他们中至少有( )个人的属相相同。
A.8 B.7 C.69.甲容器中有5%的盐水120克,乙容器中有某种浓度的盐水若干,从乙中取出480克盐水,放入甲中混合成浓度为13%的盐水,乙容器中盐水浓度是()。
A.8% B.21% C.15% D.10%10.标准篮球场长28米、宽15米,一个标准篮球场面积的大约相当于( )的大小。
A.一块橡皮 B.一本数学书封面 C.一张课桌桌面二、填空题11.一个数是由1个万、6个百、8个一、9个0.1和5个0.01组成的,这个数写作______,读作______,保留一位小数约是______.12.算出下面三角形中∠3的度数∠1=55°,∠2=80°,∠3=________°∠1=30°,∠2=60°,∠3=________°13.下图中,大正方形的面积是16 cm2,阴影部分的面积是整个大正方形面积的,空白部分的面积是()cm2。
14.两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形状的积木.每个正方体上相对的两个面上写的数之和都等于9现将两个正方体并列放置.看得见的五个面上的数字如图所示,则看不见的七个面上的数的和等于_____.15.首饰的含金量用“12K,18K,21K,24K”表示.24K表示足金(含金量为100%),12K表示含金量为50%.18K表示含金量为(____),质量为80克的18K首饰中,金的质量为(____)克.16.________÷2= ×________=17.豆浆机A型每台500元,B型每台400元,A型比B型贵________ %,B型比A型便宜________%。
18.将三角形(如下图所示)绕4cm的边旋转一周,形成的立体图形的体积是(______)立方厘米。
19.长江流域面积是一百八十万七千平方千米,写作(_____)平方千米,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_____)平方千米.20.比16千米多20%是________千米。
三、判断题21.用10厘米、4厘米和3厘米的三根小棒首尾相连,一定能摆出一个三角形。
(_____)22.箱子里放有4个红球和6个白球,若一次摸一个球,每次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五分之二。
(____)23.面积单位比周长单位大.______.24.3.2比2.8多0.4,也可以说3.2比2.8多40%。
(____)25.因为34=75%,所以34千克等于75%千克.(_______)四、作图题26.如下图,在正方形网格中,点B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11,3),点C的位置表示为(11,6),将三角形ABC绕点 A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0得到一个新的三角形。
(1)在正方形网格中画出新的三角形。
(2)用数对表示新的三角形的另外两个顶点的位置:( , ),( , )。
(3)如果图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是1厘米,那么线段AB 由原来位置旋转到新位置所扫过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4)点B由原来的(11,3)旋转到新位置所经过的路线长()厘米。
五、解答题27.果园里种了一批果树,其中成活的有138棵,没有成活的有12棵.这批果树的成活率是百分之几?28.在我校举行争当“文明示范生”的活动中.六(1)班第一活动小组2名女生和3名男生共捡垃圾30次,2名女生捡的次数比3名男生捡的次数的2倍少3次,这组男生捡了多少次?29.一个圆柱形水池,底面直径20米,深2米.(1)这个水池占地面积是多少?(2)挖成这个水池,需挖土多少立方米?(3)在水池的侧面和池底抹一层水泥,抹水泥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30.在算式中的合适的位置上添上小数点,使算式成立。
48×35=16.8 2394÷63=0.3831.下图中,三个圆的半径依次是1厘米、2厘米、3厘米,这些圆被平均分成了24等份。
图中所示的三个点中有一个是点p,它与点0的图上距离正好是1厘米。
(1)点P在点0的()偏( ) ( )0方向上。
(2)点M在点0的北偏东600方向1.5千米处,请在图中标出点M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