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院设计调研

医院设计调研

医院的历史沿革
古代医院建筑——古代医院建筑与一般民用建筑类似纵观历史古代的中医无非有三种形式即在皇宫里给皇亲国戚看病者在军队给官兵疗伤者以及在民间行医者因中医诊病的特殊方式也就是一桌、一凳、一床、一脉枕即可因此在建筑方面古代的医院建筑与一般的民用建筑类似。

教会医院建筑——南丁格尔式护理单元的组合及其改进型。

现代医院建筑——现代中国医院建筑1950 980 年中国医院建筑主要吸收西方现代建筑平面布局为树枝形、工字形等当然也有不少是分散式的布置从功能概念方面分 门诊、住院、辅助医疗科室及后勤供应造型上主要是简单的现代建筑形式或者是坡屋面单个窗。

在结构体系
上 主要是砖混结构小开间。

调研目录
针对以下几点对商丘第一人民医院以类比的形式进行汇报、分析。

一、概述与总体布局
二、门诊部建筑类型与流线
三、人性化设计
四、医院造型个性与尺度
五、启发与展望
一、概述与总体布局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位于商丘市凯旋南路292号建于1912年,前身为加拿大圣公会创办的圣保罗医院。

1951年9月由人民政府接管,
先后称为商丘专区人民医院、商丘地区人民医院。

商丘撤地建市后,1998年6月更名为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

2013年12月14日,医院通过了河南省医院评审委员会三级甲等医院评审
商丘第一人民医院总体呈分散式布局 医院的每栋建筑均分期建造 整体呈围合状中间大面积绿化、树木葱绿、环境宜人。

然而由于其规模宏大历史悠久没有缜密的规划各部分联系不紧密停车问题紧张 没有很好的规划人流和车流。

·医院内部车流和人流没有合理分开 仅通过天桥连接医技与门诊显得不足。

·旧医院住院部停车采用露天集中停车也占据大面积绿化环
境。

·门诊部、医技新住院部部分采用机动车地下停车方式然而门诊部入口广场较小对于疏散车流和人流显得有点欠缺。

商丘市人民医院门诊部的功能空间组合类型属于板块式组合。

由于用地紧张为了节约用地缩短流线提高效率商丘市人民医院门诊部和急诊部集中于一个裙房体块中。

门诊部和急诊部合用一个广场和大厅急诊部入口在西边门诊部入口在东边。

大厅为一层中间为自动扶梯一层主要设置急症、挂号收费、输液注射等。

内部主要通过大厅的自动扶梯引导人流的垂直交通再通过各科室的侯诊厅分流到每个科室。

每个科室都有自己的尽端避免了人流的交叉。

广义上讲医院建筑的住院楼实际上就是病人的居住建筑随着人民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医院的就医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长期以来医院留给我们的印象往往是“冷酷”、“杂乱”、“拥挤”并
且在某种程度上还显得根深蒂固造成人们对医院产生了极大的不信任感。

3在“冷酷”、“杂乱”、“拥挤”的环境中医务人员也很难保持良好的心态和人文关怀整体医疗环境欠佳。

4现代医疗理论倡导的是物理与精神治疗相结合。

同时医院作为“治病救人”的场所应该更多的体现人文关怀所以应该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三、人性化设计
二、当代医院人性化设计常规方法
1、“绿色医院”设计
2、流线布局合理化
3、公共空间和医疗场所的人性化设计
4、无障碍设计和信息指导图标
1清晰的流线设计和功能布局能够快速便捷地把各种不同的人流、车流引导到相关部门可以大大地缓解患者及家属的紧张情绪和心理压力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浪费。

急救绿色通道 儿科传染科独立入口人员体检独立入口等
2利用大厅、侯诊厅、廊等分流使得各科室布置清晰明了。

3“医院街”的产生有利于医院的改扩建同时将各个部门串联成有机的整体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各科室的可识别性。

公共空间和医疗。

三、场所的人性化设计
公共空间:随着社会多元化发展以前在公建或酒吧中出现的人性化空间如超市、休息厅、书吧 自助银行等现如今均在医院中出现并
与“医院街”相结合反应了人们对人性化的追去和渴望。

医疗场所
1、温馨的家庭化私密病房设有开场厨房陪护病床。

2、家庭产房的出现亲人均可成为分娩护理。

3、候诊和就诊空间的艺术化塑造。

四、结语
在此次调研中我们对于医院建筑设计感受颇多并对医院的发展前景和此次门诊部课程设计进行了些思考。

1、在总体布局上应该将医院建筑至于城市的大环境中
处理好城市与医院医院与道路医院与周边建筑的关系
组织好人流、车流。

2、内部功能与流线上坚持传统医院的功能组合模式和人
流分流类型拒绝异性平面形式带来的功能不好用。

3、人性化设计上伴随医院设计每一环节通过多方面设
计营造良好的就医环境。

4、建筑造型上 在传统外观设计的基础上探索当前的
“表皮”设计打破因医院功能需求产生平面布局的僵硬
感在外型上尝试对文脉的追求和融入当前城市发展产生的
多元文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