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管理]基本概念
第二章 生产运作战略
企业战略概述
• 企业战略是企业计划的范畴。是企业为适应环境变化,谋求并发 展其竞争优势,对较长时间内企业经营的发展方向和关系全局问 题(如规模、产品方向、成本、价格、质量、赢利等) 的谋划或 决策。
• 运作战略是企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 现代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环境:
企业环境是指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外部条件和外在因素。
产量、工时上的均衡。 • 组织平准化生产的要求: 1. 当各种产品的产量相同时,每一产品应有规律地相间性投产; 2. 当几种产品的产量不相同时,每一产品应根据按一定逻辑规律
所制订的投产顺序投产; 3. 不同产品在坐标图上的投产顺序折线,应以最小的幅度有规律
地沿平准线波动,以实现投产顺序的优化。
多品种混合流水线的组织设计
采用成组技术GT
1-3节:生产过程的组织
• 生产过程: 是指产品的加工制造过程(产品的生产过程),即是指从原材料投
入到成品出产的全过程。 • 生产过程内容包括: 工艺过程、检验过程、运输过程、等待停歇过程与自然过程。 • 生产过程组织: 是指使投入生产系统的各要素最佳的组合,使生产系统的空间和时
间得到充分利用的生产管理职能活动。 • 生产过程组织的原则: 工艺专业化原则、对象专业化原则、综合原则 • 组织生产过程的基本要求: 连续性、比例性、平行性、均衡性(节奏性)、准时性、柔性 • 零件在加工过程中的移动方式 顺序移动方式; 平行移动方式; 平行顺序移动方式
加工劳动量比重法按各种产品在流水线上加工总劳动量中所 占比重分配有效工作时间,然后计算流水线节拍。
装配线平衡
• 装配线平衡又称工序同期化,就是根据流水线节拍的要求,采取 各种技术、组织的措施来调整各工作地的单件作业时间,使它们 等于节拍或节拍的整数倍。其目的是使所设计的装配线所需工作 地数最少,同时使各工作地作业间尽可能接近节拍,减少忙闲不 均的现象,并符合高效率和按节奏生产的要求。
• 混合流水线:是一种实现多品种同时连续进行的流水作业生产 方式。与可变流水线不同的是它不是成批地生产完一种产品后 再转向生产另一种产品,而是要组织各个品种相互交替生产, 从而相间地出产各种产品。
• 多品种混流生产关键——是要实现“生产平准化”。 • 生产平准化核心——是实现投产顺序的最优化。 • 平准化:指在同一条流水线上,相间地制造多种产品,并作到
为使预测更符合实际,经验、判断和数学模型都起一定
的作用,但没有哪一种方法一直都能奏效
定性预测方法
• 德尔菲法 德尔菲法必须坚持:匿名性、反馈性、收敛性原则
• 销售人员意见汇总法 • 部门集体意见讨论法 • 顾客期望法
通常是聘请第三方专业市场调研公司进行预测。
数据收集方法有问卷调查和上门访谈两种
定量预测方法
就是为向市场提供用户满意的产品或服务,对提供产 品的运作系统进行设计、运行、评价和改进。 运作管理主要目标:
高效、低耗、灵活、准时、合格。 运作系统绩效衡量:
质量、成本、生产率、适应性。
生产管理是对生产系统设计、运行与维护过程的管理。
1-2节:生产运作的分类
• 从生产与运作管理角度,可将生产运作分为两大类: 1. 制造性生产 2. 服务性生产
一周期的连锁称之为一个生产循环流程。
生产比倒数法应用程序:
(1)求出各种产品产量的最大公约数。
(2)求生产比:
xi
第i产品的产量 最大公约数
(3)计算生产比倒数: mi 1 xi
(4)确定连锁内的投产顺序。
选取投产对象规则:
(1)按计算过程的顺序逐行从全部品种中选出生 产比倒数最小的品种。选定后表上识别记号 “*”,并把选定品种计入连锁览内。
各工序设备理论数量: Si ti r
各工序设实际数量: Sei Si
4.计算各工序工人人数: Pi Sei g Wi
5.确定流水线节拍的性质:当K大于等于0.85宜政治强制节拍。否则选自由节拍。 6.设计运输工具 7.流水线的平面布置
二、多品种可变流水线的组织设计
1。多品种可变流水线的特征:
按是否提供有形产品分为: 1、纯劳务生产 2、一般劳务生产
按顾客是否参与分为: 1、顾客参与的服务生产: 2、顾客不参与的服务生产
按资本与劳动密集程度及与顾客接触程度分为: 1.大量资本密集服务生产 2.大量劳务密集服务生产 3.专业资本密集服务生产 4.专业劳务密集服务生产
3.制造性生产分类
• 按生产工艺特点分为: 流程式生产:连续性生产 加工装配式生产:离散性生产
• 工厂布置包括平面布置和立体布置 • 平面布置分为工厂总平面布置和车间平面布置;过道部分;车间管理部分;服务
部分。 • 影响布置的因素: 不同的产品生产运作过程; 工艺过程不同;生产运作范围不同;产量不同; • 布置类型: 固定式布置;按产品布置;按工艺过程布置;混合式布置;按成组制造单元布置. • 厂区布置的程序:确定目标或要求;收集资料;确定生产单位的占用面积:确
比较。 • 选址的评价方法*重心法、成本数量分析法(盈亏平衡点法)、评分法
(一般评分法、加权平分法)、线性规划法——运输问题 • 对多个方案选址评价方法: 淘汰法、设置最低指标值、加权和法。
第五章 生产与服务设施布置
• 生产和服务设施布置是指合理安排企业或某一组织内部各个生产作业单位 和辅助设施的相对位置与面积以及车间内部生产设备的布置。
• 流水线具有以下特征:5点
• 流水线的分类:
• 流水线的设计
一、单一品种流水线的设计*
1.确定流水线的节拍:r Fe N F0 N
2.计算设备数量和设备负荷系数:
3.工序同期化: t1 t2 tn r(或k r)
流水线的负荷系数:K Si
Sei
各工序设备负荷系数: Ki Si Sei
• 计划是管理的首要职能 • 计划管理是一个过程,它包括四个阶段:编制计划 、执行计
划、检查计划完成情况、拟订改进措施。
• 生产计划又称生产大纲。它是根据销售计划所确定的销售量, 在充分利用生产能力和综合平衡的基础上,对企业所生产的 产品品种、数量、质量和生产进度等方面所作的统筹安排, 是企业生产管理的依据。
常用的有:
• 简单移动平均:N越大,预测值越平滑,对干扰 的灵敏性越低,稳定性好,预测值的响应性也 就越差。 N越小,对干扰的灵敏性越高,稳定 性差,预测值的响应性也就越好,预测值越接 近实际观测值 。
• 加权移动平均:最近期的数据最能预示未来的 情况,因而其权重应大些。
• 一次指数平滑: 选得越大,预测值的响应性 越好,选得小些,则稳定性较好。
第三章 需求预测
- 预测: 是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的估计与推测。 • 稳定性:是指抗拒随机干扰,反应稳定需求的能力。 稳定性好的预测方法有利于消除或减少随机因素的影响
适用于受随机因素影响较大的预测问题; • 响应性:是指迅速反映需求变化的能力。 响应性好的预测方法能及时跟上实际需求的变化。
适用于受随机因素影响小的预测问题。
(1)成批轮番生产多种产品,更换产品时,需调整,但调 整不大。
(2)每种产品在流水线所有工序上的设备负荷系数应大致 相同。
(3)整个计划期内成批轮番的生产多种制品,但在计划期 的各段时间内只生产一种制品。
2。流水线节拍的计算:(1)代表产品法
(2)加工劳动量比重法
代表产品法在计划生产的产品中任意选择一种产品,然后将 各种产品的产量按劳动量的比例关系折合成以该种产品表 示的产量,据此计算节拍。
• 平均绝对百分误差
A F 1 n
A MAPE
=
n t1
t t 100%
t
• 检验预测模型是否仍然有效的测试指标:跟踪信号TS.
TS= RSFE/MAD=(At Ft ) /MAD TS接近0 或在一定的范围内,预测模型仍然有效。控制范围一般取
3--8,多数情况下取4。
第四章 生产和服务设施选址
第一讲:基本概念
1-1节:社会组织的基本职能
• 什么是社会组织、社会组织的基本职能、企业组织三个主要基 本职能的关系。
• 什么是生产:
生产是社会组织将其输入转化为输出的过程。 运作(生产)系统
运作系统是将资源输入配置到设定的运作(转化)过程并 运行,从而生产出所期望的产出的社会组织。 运作管理:
(2)每次选定品种后,要对被选中的品种的生产 比倒数值进行更新,其余品种的生产比倒数值照 抄于下一行。更新方法是将记有“*”号的数值 加上原倒数值并将更新后的数值记入下一行。
(3)在具有多个最小值的情况下,应选出品种识 别记号出现较晚的一个。即第二次出现的那个产 品,以防止连续投入。
第七章 年度生产计划
• 年度生产计划是指导企业生产与其他活动安排的依据。 • 生产计划的层次P186 • 生产计划的主要指标有:品种、产量、质量、规格、出产期。 • 生产计划的编制步骤P189 • 常用计划编制方法——滚动式计划法:特点、滚动期和计划
• 进行装配线平衡的步骤
1. 确定装配流水线节拍*: r Fe N
2.
计算装配线需要的最少工作地数*Smin:Smin
n i1
ti
r
3. 组织工作地使工作地数目最少。
s
S r Tei
4. 计算工作地时间损失系数* l
i1 100% Sr
5. 装配线平衡效率与平滑系数*
生产平准化与混流生产组织
定单位的相互位置及初步平面布置. • 厂区布置的常用方法 物料流量分析法;生产运作活动关系分析法 • 设备布置的定量分析* 从—至表试算法;坐标法;线性规划法;计算机辅助布置法
第六章流水线生产的组织设计
• 流水线:是指劳动对象按照一定的工艺路线 顺序的通过各个工作地,并按照 统一的生产速度(节拍)完成工艺作业的连续的重复的生产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