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从媒体中“钓鱼”——广告媒体策略浅析

从媒体中“钓鱼”——广告媒体策略浅析

从媒体中“钓鱼”——广告媒体策略浅析
对于广告主来说,总希望能以最少的成本获取最大的回报,但现实生活中却经常听到有广告主抱怨,企业的广告费有一半以上打了水漂。

原因当然很多,而媒体策略失误是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因素。

那么,如何制定合理的广告媒体策略,实现广告主从媒体中淘出更多金子的心愿呢?这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话题。

aliqq.
钓鱼论
制定媒体策略的第一步应该明了,通过广告媒体向目标对象传播有关广告信息的目的是什么。

这就好像钓鱼一样,有些人是一定要钓到多少鱼才心甘;而有些人呢,鱼多鱼少、钓不钓得到都无所谓,重要的是钓鱼这件事能够陶冶情操、修心养性—同是钓鱼,出发点却不一样。

广告主通过媒体发布广告的目的也不尽相同,常见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aliqq.
* 提高产品(或劳务)品牌的知晓度;
* 促使消费者改变不利于本品牌产品的某种态度;
* 向消费者介绍一种新产品;
阿里巧巧
* 加强广告主的促销推广活动;
* 提醒老顾客,以建立他们对品牌的忠诚度;
……
象知晓度、忠诚度、购买率、销售额等指标应该量化,以利于检测广告效果,为及时调整媒体策略提供依据。

确定钓鱼的目的以后,接下来的事该是去找有鱼的地方—“在有鱼的地方钓鱼”,这是三岁小孩都懂的道理。

可是,哪里有鱼呢?
换做媒体策略就是,我们的目标对象是谁?他们的特征及购买习性是什么?何时接触他们比较合适?他们住在哪里呢?……
目标对象及特征的问题。

比如说露露杏仁露,它的目标对象是城市年轻女性,这部分人受教育程度和家庭月收入较高,营养、保健意识较强,超市是她们主要的购买场所。

掌握了这些信息,露露的广告就可以有的放矢了。

aliqq.
何时接触目标对象?一般而言,广告主都愿意选择在所谓的黄金时间做广告,尤其是每晚《新闻联播》后的那几分钟,更成了不少广告主眼中黄金中的黄金。

与众不同的是,身为行业老大的商务通却独辟蹊径,专挑别人弃之如敝屣的“垃圾时段”—如晚上的十一、二点。

仔细想想,其实也不无道理,商务通主要面对的是那些商务人士,这些人平常都很忙、应酬也特别多,每天不到深夜很难归家,广告在这个时候播出恰好能让他们看到。

既节省了广告支出,又提高了讯息到达率,何乐而不为?
目标对象住在哪里?产品一般都有区域性,有些产品适销于全国,另外一些产品却只在某个地域卖得好,对于后者而言,若拿有限的广告费去做全国性的广告,未免有点浪费。

在这里,确定主要目标市场是很有必要的。

我们曾经服务过的光磊采暖炉,销售市场集中在北方的农村市场,制订媒体策略时,我们采用了卫视台+地、县级电视台的方案,因为这些电视台正是目标人群最集中的媒体。

阿里巧巧
目标对象的媒体偏好。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选择目标对象喜好的媒体传播讯息,无疑会大大增加广告的目标到达率。

就拿广告公司来说吧,他们的目标对象是大大小小的企业,再具体一点就是企业负责人,这些人平常都接触些什么媒体呢?据调查显示,销售、财经、管理等方面的专业期刊是这个人群最关注的媒体,他们从这些刊物了解行业动态、获取营销知识及管理经验。

所以,只要你去翻一翻《中国企业家》、《智囊》或《销售与市场》,就不难发现一些广告公司的通栏、二分之一版,甚至是整版广告。

不知道你钓鱼时有没有过这样的经验,同样的鱼饵,河里的鱼吃得津津有味,池塘里的鱼儿却没一个愿意上钩。

问题出在哪里?认真琢磨一下,一个活水,一个死水,环境不同,怎么能要求收获一致呢。

同样,有很多好的创意,它们在纸上看起来索然无味,换作影视片的形式却是引人入胜,且极富戏剧性;还有,我们经常在时尚杂志上看到钻石珠宝、高档手表、美肤用品的彩色广告,极有真实感和视觉冲击力,不能设想,假若把这样的广告放在印刷粗糙的报纸上,会是什么样的效果。

另外一种情况是,创意被限制在一个小的市场X围内,倘若把它放在全国性的媒体上,效果也可能不会象预期的那么好。

笔者曾在XX看到的一个猪饲料的电视广告,主角是“蔡九哥”、“林十娘”两位明星,采用本地人喜闻乐见的花鼓戏形式演出。

广告推出后,很受本地农民喜欢,极大地促进了这种产品的销售。

这个广告应该说是比较成功的,但若把它放在中央台或是外省电视台上,光是那些方言恐怕就会让消费者“吃不消”,更遑论什么成功了。

总之,一个好创意只有在合适的媒体上,方能有最大的用武之地。

合纵连横
合纵连横之术源于战国时的思想家苏秦,原意是联合齐、楚、燕、魏、赵、韩六个实力较弱国来制衡强大的秦国。

我们在制定媒体策略时,合纵连横思想亦不失它的现实意义。

媒体的“连横”,单靠某个媒体来传播信息未免势单力薄,若是有机组合各种媒体力量,扬长避短、相辅相成,效果肯定不一样,一个显而易见的好处就是可以覆盖更多的目标人群。

连横之前通常要评估每个媒体的价值—就是假若广告在这个媒体播放能够达到一个什么效果,尽量避免把广告费用投到了价值不大的媒体。

阿里巧巧
常用于评估的指标有到达率、每千人成本(CPM)、频度等。

到达率。

在特定时间内,至少有一次机会,暴露在广告讯息下的家庭数或个人数。

到达率高的媒体载具,通常其单位广告费用也高。

aliqq
每千人成本(CPM)。

每千人成本是指对指定人口送达1000个视听众产生接触的成本。

例如说,某一档电视节目的广告价格是100万元,可接触5000万的家庭,则CPM是20元。

每千人成本(CPM)=广告费用(元)/视听众接触度或人数×100
频度。

指特定时间内,目标对象个人或家庭可能接触信息的平均次数。

一般来说,一个信息被目标对象连续接触6次以后才有可能被记住。

评估各种媒体的价值以后,广告主可以根据自身实情,有重点地选择广告媒体实施媒体连横。

通常情况下,广告主会把大部分预算投入1~2种主要媒体,对于主要媒体不能到达的目标市场或为了增强信息的刺激,则有计划地选择辅助性媒体予以补充。

例如,XX某知名化妆品,2001年度广告费用的80%投在中央电视台和一些著名女性杂志(如女友、知音、家庭)上,其余的20%投到了户外广告和POP。

利用电视广告树形象,其他媒体广告促销量。

阿里巧巧
媒体连横更多的是追求一种信息的覆盖面,假若要让广告信息在消费者心中落地生根的话,得有媒体“合纵”的准备—即连续性投放广告,日积月累,逐渐强化目标人群的印象,最终达到我们追求的广告效果。

水滴石穿,也就是这个道理。

阿里巧巧
“让我们做得更好!”大家都知道是飞利浦的广告语,这是一句再平常不过的话,很多人甚至把它当作口头禅。

怎样在飞利浦与这句广告语之间建立一个有效的连接点呢?飞利浦选择了一次又一次不厌其烦地传播,凡是有飞利浦的地方,必定有这句脍炙人口的广告语。

这样传播的效果就是,如今,我们只要一提到“让我们做得更好”就会想起飞利浦,一提起飞利浦同样会想到“让我们做得更好”,这就是累积效应。

与飞利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们的一些广告主却希望依靠一两个大冲击力的广告,狂轰滥炸,短期内提高销量和品牌认知,很多广告刚刚产生效果或快要达到最佳效果时,就被广告主撤下或更换,实在可惜。

无论是钓鱼还是合纵连横,对于媒体这座大金矿,只有从多方入手,融会贯通,方能把金子一点一点地淘出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