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质分离与除杂专题

物质分离与除杂专题

物质分离与除杂
一、物质分离是把混合物里的几种物质分开,得到较纯净的物质;而除杂则是从已知成分的
混合物中除去所含杂质,从而得到较纯净物质。

二.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除杂原则:
1、操作方法简便易行,且不污染环境。

2、反应后不能引人新的杂质(不能辞旧迎新)。

3、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不与原物反应(不能玉石俱焚)。

4、除杂结束前,要保留原物质的状态(不能旧貌变新颜)。

三、方法:分离某种混合物或从混合物中提纯某种物质,通常有两大类方法:物理方法和化
学方法。

1、物理方法
(1)过滤:适合于固-液分离(固体不溶)。

如CaCl2中含有少量CaCO3杂质,先将混合物加水溶解,CaCl2能溶解,CaCO3不溶,过滤,蒸发滤液,得到CaCl2固体。

如果要获得CaCO3,可洗涤烘干。

又如,从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共热完全分解后的剩余物中分离出二氧化锰。

(2)结晶:从溶液中得到晶体的过程。

结晶方法有两种:一种是蒸发结晶法,这种方法适合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影响不大的物质,如:从氯化钠溶液中得到氯化钠固体。

另一种是冷却热饱和溶液(或降温结晶)法,这种方法适合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影响相当大的物质,从硝酸钾溶液中得到硝酸钾晶体。

拓展应用:从氯化钠(硝酸钾)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氯化钠。

先制成溶液,然后升温蒸发,由于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变化影响不大,大量氯化钠结晶析出,过滤可得到氯化钠,然后洗涤即可;从硝酸钾(氯化钠)的混合物中分离出硝酸钾,先在较高温度下制成KNO3的饱和溶液,然后逐步冷却,由于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大,温度降低,大部分KNO3晶体析出,而NaCl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缓慢,所以大部分NaCl仍留在溶液中,过滤,得到KNO3晶体。

(3)蒸馏:适合于液-液分离(液体沸点不同)。

如根据各组分的沸点不同提炼石油、工业制取取氧气等。

常用的分离方法还有:磁铁吸引:适合于将铁从其它固体混合物中分离出来。

如Fe粉和C 粉的混合物,用吸铁石可以将Fe粉分离出来。

2、化学方法
化学方法除杂的原则:①所加试剂一般只与杂质反应,而不与所要物质反应;②除去旧的杂质不引入新杂质;③反应后的产物容易分离(有气、有水、有沉淀)。

(1)沉淀法:适合于杂质中含有能生成沉淀的离子(如Cl-、SO42-、CO32-、OH-)。

如固体NaNO3中含有少量Na2CO3杂质,将混合物加水溶解,加入适量Ca(NO3)2溶液,Ca(NO3)2与Na2CO3反应生成NaNO3和CaCO3沉淀,过滤,蒸发滤液获得NaNO3固体。

(2)气化法:适合于杂质中含有能生成气体的离子(如CO32-)。

如NaNO3固体中含有少量Na2CO3杂质,可将混合物加水溶解,再加入适量HNO3溶液,HNO3与Na2CO3反应生成NaNO3、H2O和CO2,再蒸发滤液,获得NaNO3固体。

(3)加热法:适合于通过加热可使杂质分解。

如CaO中含有CaCO3,可采用高温加热的方法,使CaCO3分解成CaO和CO2,除去杂质。

(4)吸收法:适合于气体混合物的除杂。

如CO中含有CO2时,可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NaOH 的浓溶液,将所得气体干燥即可。

H2(HCl)
(5)置换法:如固体ZnSO4中含有少量CuSO4杂质,可将混合物溶解之后,加入适量Zn粉,再过滤除去被置换出来的Cu,蒸发滤液获得ZnSO4固体。

(6)溶解法:如铜中含铁或铜中含锌。

C(CuO)
(7)还原法:适合于气体混合物(有还原性气体)。

如CO2中含有少量CO时,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热的CuO,CO和CuO反应生成CO2和Cu,杂质被除掉。

(8)逆向思维法:适合于杂质无法选择试剂出去的情况。

如从氯化钡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氯化钡。

先配成溶液,然后先加入适量的碳酸钠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即可生成氯化钡溶液,最后蒸发即可。

三、操作:选择具体的操作方法以最终想得到什么物质为主
............进行思考。

特别提醒:要注意区分主要物质与杂质的关系;除杂剂的量的控制。

例一:拟用实验方法除去下列⑴-⑷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限从A-D提供的试剂及操作方法进行选择,并将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A.加适量的稀盐酸,搅拌、蒸发、结晶。

B.加适量的稀盐酸,搅拌、过滤、洗涤沉淀、干燥。

C.加适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沉淀、干燥。

D. 加适量的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⑴碳酸钙中含少量碳酸钠。

⑵铜粉中含少量杂质氧化铜粉末。

⑶氯化钠中含杂质碳酸钠。

⑷氯化钾中含少量杂质二氧化锰。

四、需要注意的其他问题:
①除氧气一般用灼热的铜网;②二氧化碳中含有一氧化碳时,不能采用点燃的方法,而是通过灼热的氧化铜;③一氧化碳中含有二氧化碳时,最好将混合气体通过氢氧化钠溶液而不是石灰水;④气体的除杂:先净化后干燥。

如氢气中含有二氧化碳和水。

⑤碳粉中含有氧化铜时,将混合物放入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即可。

⑥氧化铜中含有碳粉时,采用在空气(或氧气)中加热,即可除去碳粉。

例二.选用合适的试剂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并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生石灰(碳酸钙)
(2)氯化钾晶体(碳酸钾)
(3)碳酸钙固体(碳酸钠)
(4)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5)氯化钠溶液(硫酸铜)
(6)Cu粉(Fe粉)
例三:请回答下列与物质提纯有关的问题:
(1)下列两个方案都可以除去铜粉中的少量氧化铜
①用稀盐酸除去氧化铜②用CO还原氧化铜
从环境保护和操作简便等方面考虑,较好的方案是 (选填“①”或“②”);(2)要除去K2SO4溶液中的少量KOH,不能选用稀盐酸,原因是会生成 (填写具体物质
的名称或化学式),而引入新的杂质:
(3)要使NaCl溶液中的少量Na2SO4转化为沉淀而除去,可选用适量的,
(4)要除去氢气中的少量水蒸气和氯化氢气体,将混合气体先通过足量的浓硫酸再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后,氢气中仍含有的杂质是。

习题精练:
1.为了除去下表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试剂(过量)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2.下表中,除去物质所含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
3.
4.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
5.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6.下列除去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A.CO(CO2)——通过足量的灼热氧化铜
B.MnO
2
粉末(KCl)——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C.FeSO4溶液(CuSO4)——加入足量锌粉、过滤
D.Na2SO4溶液(NaCl)——加入适量硝酸银溶液、过滤
选项物质所含杂质所选试剂及用量
A 碳酸钠氯化钾适量的水
B 盐酸硫酸适量氯化钡溶液
C 氧化钙碳酸钙过量稀盐酸
D 氯化钾溶液稀盐酸过量的碳酸钠溶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