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负数单元教学总述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了解正数、负数的意义和读、写法,认识数轴,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量。
这些内容是在学生了解了自然数、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小学阶段负数的学习有两方面的作用。
一是对数系加以扩展,为中学学习有理数做准备。
由于负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比较广泛,学生也经常有机会接触负数,学习一些负数的知识,有助于他们理解生活中负数的具体含义,从而拓宽数学视野。
同时,扩展了数的认识范围。
二是会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在实际生活中存在很多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想要简洁地表示意义相反的量,需要引入负数。
用正数和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充分体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时,要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并在活动情境中完善数轴的模型,让学生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1.借助熟悉的生活情境,经历负数的产生过程,体会负数的意义,明确正、负数可以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掌握正、负数的读写方法。
3.知道数可以分为正数、0、负数,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正数、0和负数。
4.经历探索用负数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的过程,会用正、负数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重点:1.认识正数和负数,理解正数、负数的意义;能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2.掌握负数的读写方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掌握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正数、0和负数的方法。
难点:1.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掌握0的作用。
2.能在数轴上表示正数、0和负数。
课时教学设计负数的意义和读写法教学设计表学科:数学年级:六年级册次:下学校:教师:课题负数的意义和读写法(P2例1、P3例2)课型新授课计划学时1教学内容例1呈现了中央气象台某一天发布承前启后自然数、分数、小数→分析的六个城市的气温预报,通过温度的表示方法自然地引出生活中的负负数的意义和读写法→有理数数。
例2通过呈现存折上的收支明细,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另外一类常见的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实例。
教学目标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感知负数的相对大小,会用负数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体会负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难点重点:理解负数的意义、掌握负数的读写方法。
难点:能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化解措施练习实践,数形结合教学设计思路游戏互动,初步感知→自主探索,认识负数→结合素材,深入理解→巩固应用,提升能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教学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温度计学生准备:温度计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同步检测一、游戏1.初步感知具有相反意 1.积极参与游戏,与教师 1.照样子填一填。
互动,初义的量。
互动。
向前走18步(向后走步感知。
设计“说反话”的游戏,(1)向后走5步。
18步)。
(5分钟)教师说出前半句,让学(2)电梯下降6层。
从银行取出1500元生说出后半句。
(3)向银行存入2000元。
(向银行存入1500(1)向前走5步。
(2)电梯上升6层。
(4)阳光超市本月亏损2500元。
元)。
电梯上升5层(电梯(3)从银行支出2000元。
……下降5层)。
(4)阳光超市本月盈利2500元。
……2.进一步明确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明确:这些相反的词语和具体的数量结合起来,就形成了一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2.认真倾听,明确什么样的两个量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向东跑了50米(向西跑了50米)。
二、自主1.尝试表示具有相反意 1.(1)以小组为单位讨论2.读出下面各数,并探索,认义的量。
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指出哪些是正数,哪识负数。
(1)组织学生讨论:怎样方法,并尝试写一写。
些是负数。
(8分钟)用数学的方法表示上面这些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并让学生选择其中一个,试着写一写。
(2)交流、展示结果。
(只写数据的大小;借助文字表达;用正、负数的方式表示……)-7读作:负七2.5读作:二点五0读作:零-5.2读作:负五点(2)组织学生交流、展示。
2.通过比较,得出用“+”二“-”表示的方法最简洁。
-2读作:负五分之52.引导学生说一说哪种 3.倾听教师的介绍,明确二方法最简洁。
正号“+”和负号“-”+4.1读作:正四点3.介绍正号“+”、负号“-”。
的读写方法。
4.先跟着教师读负数,再一正数:2.5,+4.14.板书一组负数,并领尝试读出其他的负数,并负数:-7,-5.2,读一个负数,指导学生读出其他的负数。
在小组内互读、互评。
-25三、结合 1.教学例1:气温预报中 1.(1)认真观察六个城市 3.通常,我们规定海素材,深的负数。
的气温情况,说出自己的平面的海拔为0m,入理解。
(1)课件出示教材第2发现。
(武汉和长沙的气温高于海平面的为正,(15分页例1,引导学生观察情中都有3℃,但是武汉的低于海平面的为负。
钟)境图,结合对正、负数3℃带有“-”)世界著名大盐湖——的认识,说说发现了什(2)思考并尝试说出两个死海,低于海平面么。
温度表示的意义。
明确:415m,记作(-415)m;(2)课件出示-3℃和-3℃表示零下3摄氏度,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3℃,引导学生思考:-3℃表示零上3摄氏度。
湖——青海湖,高于3℃和3℃有什么不同?(3)明确:以0℃为分界海平面3196m,记作表示的意义一样吗?点,零上温度都用正数来(+3196)m。
(3)讲解零上温度和零表示,零下温度都用负数 4.如果卖出50kg水下温度如何表示。
来表示,正数前面的“+”果记作-50kg,那么(4)引导学生讨论:0℃是零上温度还是零下温度?能用正、负数表示吗?可以省略,但负数前面的“-”不可以省略。
(4)经过讨论,明确0℃是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20kg表示(运进20kg水果)。
5.三峡大坝的正常蓄水位是175m,如果(5)根据情境图中的信分界线,且0既不是正数,超出正常蓄水位1m,息填写教材第2页的表格,同桌之间互相说说也不是负数,所以不能用正、负数表示。
记作+1m,那么低于正常蓄水位2m,记每个数所表示的意义。
(5)根据情境图中的信息作(-2)m。
2.教学例2:存折中的负数。
组织学生自学教材第3将表格填写完整,并与同桌说说每个数所表示的意义。
四、巩固应用,提页例2,讨论:存折中的正数表示什么?负数表示什么?3.讲解正、负数的意义和读写法。
4.引导学生举例说出生活中的负数。
1.完成教材第4页“做一做”第1题。
2.在讨论中明确存折中的正数表示存钱的数额,负数表示支出的数额。
3.深入理解正、负数的意义,会读写正、负数。
4.举例说出生活中的负数,感受负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1.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做法,小组选代表陈述问题6.判断。
(1)一个数不是正数升能力。
2.完成教材第4页“做的答案,集体订正。
就是负数。
(×)(7分钟)一做”第2题。
2.独立完成,并汇报结果。
(2)0℃表示没有温度。
(×)五、课堂小结,拓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引导学生回顾总结。
2.在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两种量时,一教师个人补充意见:展延伸。
般用正数表示增加、上升、超出……用负数表示减少、(5分钟)下降、不足……3.查阅资料,了解负数的发展史。
板书设计培优作业2016年3月1日,某地的气温为-1.5℃~11.5℃,这一天该地的温差是(13℃)。
提示:解决有关正、负数计算的问题时,可以用画图的方法,以0为分界点,分成两段来计算。
教学反思教学时,把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与已有的生活经验紧密结合,利用温度计和存折明细感知日常生活中许多量的意义是相反的,明确正数和负数可以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会正确地读写正、负数,并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经验,丰富对负数的认识。
微课设计点教师可围绕“用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设计微课。
在直线上表示数教学设计表学科:数学年级:六年级册次:下学校:教师:课题在直线上表示数(P5例3)课型新授课计划学时1教学内容分析教材从生活情境入手,通过“向西走承前启后多少米”“向东走多少米”这一表示距离和方向的实际问题,引出在直线负数的意义和读写法→在直线上表示数→有理数上表示正、负数,从具体的数量逐渐过渡到直观模型。
教学目标1.能在直线上表示正数、0和负数。
2.初步体会直线上的数的顺序,能用正、负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经历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数的过程,体会数形结合思想和一一对应思想。
重难点重点:能在直线上表示正数、0和负化解措施动手操作,自主探究数。
难点:掌握在直线上表示负数的方法,体会直线上数的顺序。
教学设计思路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合作交流,探究新知→巩固应用,提升能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教学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大树图片、学生图片(4张)学生准备:直尺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同步检测一、创设情境,导1.创设情境。
教师让两名学生背靠背站1.认真观察、思考。
2.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表1.分一分。
-8+100-0.5入新课。
好,分别向两个相反的方示这一情境。
120300-13-(5分钟)向走。
2.让其他学生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表示这一情境。
预设:画一条直线,中间一个分界点,一名同学向左,另一名同学向右。
12.5正数:(+10,120,300)负数:(-8,-0.5,-1,3-12.5)二、合作交流,探1.在直线上表示正数和0。
1.(1)动手操作,在直线(1)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在上表示0,1,2,3。
2.在直线上表示下面各数。
究新知。
直线上表示出0,1,2,3。
(2)学生讨论后汇报:-4.56-1 3.5(20分钟)(2)课件出示例3情境图,先画一条直线,在中间提问:如何在一条直线上画一棵大树作为起点;表示他们运动后的情况?再确定方向,如大树的-3-64122适时提示:确定好起点(原点)、方向和单位长度。
左边为西,右边为东;最后确定距离,如1个3.小明刚开始的位置在0点处。
(3)教师在黑板上画好直单位长度为1米。
(1)如果小明从0点向线,在相应的点上分别用小图片代表大树和学生。
提问:怎样用数来表示这些学生和大树的相对位置关系?(3)认真观察黑板上的直线和小图片,尝试把直线上的点和正、负数对应起来。
(4)结合图示,先用数东走5m,记作+5m,那么从0点向西走3m,记作(-3)m。
(2)如果小明现在的位置是+3m,那么表示小(4)结合学生的回答,教表示出大树和学生的相明从0点向(东)走了师在相应点的下方标出对应的数,再让学生说说直线上其他几个点对应的对位置,再说出直线上其他几个点对应的数。
对用直线上的点表示(3)m。
(3)如果小明现在的位置是-4m,那么表示小明从0点向(西)走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