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思路
为了充分发挥督导在教学管理中的作用,应组织加强对教学工作的监督、检查、评价和指导,促进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摘要]我国课程改革已进入新的历史时期。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积极探索教学改革的思路,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是我国高职教育的重中之重。
高校教师要充分了解分析我国目前高职院校教学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教学改革思路从适应社会工作实践角度出发,有针对性地展开推进、探讨。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学;问题;改革思路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要,然而人才培养的效果与企业的人才需求之间有一定的差距,根据企业所给的反馈,有的学生在职业院校学习了3年后毕业企业所需的很多技能却仍然不会。
学校传授的理论知识在学生的职业能力上并没有得到运用。
如果职业院校毕业生在职业能力的水平上丧失了竞争力,在就业时没有不可替代性,势必给职业院校的发展带来很大影响。
而从企业调研情况分析,企业对员工敬岗爱业、沟通与协调、职业道德等方面的需求更为直接;他们希望毕业生能够正确对待工作,能够将身心都投入到工作岗位中,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企业招聘时将员工的爱岗敬业精神、吃苦耐劳品质、全心全意服务消费者的职业素养普遍放在衡量职业品质的首位。
很多职业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自身也并没有这种职业道德和素养,这一系列的现象让学生和家长们认为高职院校的学习没有太大必要,这对高职院校带来重大的影响。
一、我国高职院校教学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尽管高职教育发展迅速,课程建设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企业调研中,我们深切感受到高职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是各高职院校共同的问题。
企业注重的首要因素是素质,第二是能力要求。
然而,现阶段的情况反映出高职教育对素质教育的不力和教育与需求的不符。
具体表现为:
(一)课程体系与职业岗位要求脱节
有的高职院校课程设置近几年虽有所改革,但教学内容仍较陈旧。
学生所学的知识技能与企业的要求尚存在差距。
由于部分学校因实训条件限制,或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课程有限,仍以理论讲授为主,培训效果不见成效。
现有专业教材形态单一、内容陈旧、实践性差;教学组织形式单一,教学方法僵化。
教学组织脱离不了教室,沿袭“粉笔加黑板”或“电脑加投影仪”,知识应用变成“听景”,实践教学实为“观景”,学生被动的局面。
(二)职业院校专业师资力量不足
科技与社会的高速发展使得企业对复合型技能人才的大量需求,大量优秀毕业生毕业后选择去企业工作,同时造成具有大量实战经验和理论基础的教师数量不多。
很多学校致力于引进既有丰富工作经验又有丰厚理论基础作为支撑的教师,然而由于学校的现状与工资待遇标准,他们在学校能够获得的工资待遇远不及他们在企业一线所得,很多经验丰富的企业人员都不愿去高职院校从事教学或辅导教学工作。
根据高校调查结果显示很多高职院校都存在着不同的程度的缺乏师资或高素质师资。
(三)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不力
大多数职业院校的教师大多来源于高校本科或硕士毕业生,本身没有过多的社会实践经验,他们接受的也一直是课堂知识的讲授,因此他们只能着重培养学生理论知识,课堂内教学缺乏职场环境氛围,职业素养难于培养。
二、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高职院校对人才培养的成效与企业所需的人才差距大,要改进的工作很多,高级教师应将突破口放在教学改革上。
下面出版发行专业为例,以培养技术型人才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为目标,教学改革有以下思路:
(一)职业分析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基础
高等职业教育以职业为基础,其培养目标和业务规格就必须根据对不同职业岗位具体分析。
因此,应请长期从事该职业工作、有丰富经验的行业专家和高职院校教育专家根据职业岗位群的需要进行职业分析,确立高职院校的人才标准。
以我院的出版发行专业为例,据2015年全国新闻出版业报告分析结果显示,2015年全国新闻出版业直接就业人数(不包含数字出版单位就业人员、版权贸易、出版物进出口等业务的人员)约为325.7万人。
全国出版发行从业人数约为69.63万人,新华书店及其发行网点从业人数约13.02万人。
江西省除江西省出版集团公司下7家出版社和江西省新华发行集团外,还有176家民营批发企业,江西省发行业从业人员共计8000余人。
在南昌市近200家出版发行企业中,人才需求的主要类型包括:策划编辑、技术编辑、版权编辑、发行员、营销策划员、财务人员、网站建设及维护人员、数字出版人员。
据出版发行企业调查资料表明,编辑及管理人员一般需要本科乃至硕士学历;发行员学历应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且大多要求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多要求有、企业管理、新闻等学科背景,能够制订销售计划,组织实施市场推广与管理工作,完成销售目标,能与客户良好沟通;随者出版数字化趋势日益加强,数字出版方面人才需求增多,从事数字出版的人才应具有网站建设和推广能力,网络营销能力,有些企业要求具有相关从业经验;营销策划员、财务人员等也有一定需求,应具有专科以上学历。
从数量上看,在具有一定规模的出版发行企业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从事发行、数字出版、财务等岗位的人才不足10%,在小规模的发行企业中则不足40%。
综上所述,将出版与发行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出版发行企业在发行
岗位、营销岗位、财务岗位、数字出版岗位等从事中、低层业务工作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合适的。
(二)教学设计和课程体系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
为了通过教学活动实现职业分析中确定的各项培养目标,应安排体现对高职学生进行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培养的教学环节。
以《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关于制订高职高专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的意见》等文件精神为基本依据,在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时,基于工作过程的完整性、系统性,以工作过程系统化构建系统的项目课程。
紧密围绕典型的职业活动,有目的地将专业知识融入工作过程。
学习与实践相结合,使知识灌输转变成能力训练。
课堂上的所有内容都更加实用,对学生产生吸引力,彰显职业教育特色。
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项目训练将大大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成为高素质的工作者。
1.基于结合的教学模式
将学习过程与工作(发行)过程结合,让学生通过在具体职业实践过程中,获取相应理论知识。
将理论知识具体化,强化应用性,教会学生工作方法,合理运用理论知识提高工作效率。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形成教学做一体的工作过程教学法,将知识点与技能有机结合,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教学实训与实践相结合,校企共建与工学结合,提高就业上岗能力。
三年的学习过程围绕行动领域而开展的工作过程,将以知识储备为目的学习过程转变为以完成完整的工作过程为目的学习过程。
2.职业素质培养的课程设计
(1)在工作过程中培养基本素质学生基本素质主要包括:思想素质(理想信念)、职业道德素质(职业态度和职业道德修养)、科学素质(科学精神、求知欲望、创新意识)、专业技能素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身心素质。
职业素质是劳动者走向就业的基本条件。
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以专业技能培养为主线,同时注重提高其他素质。
职业素质的培养通过三种途径:一是通过课程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思想方法;二是在职业活动中熏陶和培养,比如出版与发行专业人员的职业习惯,在日常的任务导向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多观察、爱分析、勇于与人沟通,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如在发行实训中要熏陶学生遵循高质量、高效率、低成本发行方针,教育学生把这个发行方针贯穿于整个发行过程;要使学生的每一个选择都基于这个方针,在技能培养中牢固树立质量意识、效率意识和成本意识;要使学生在工作的过程中培养文明自觉的习惯和爱岗敬业的精神。
三是通过丰富的课内外活动学习锻炼。
(2)在开放课堂活动中锤炼基本素质人才培养方案中采用第一课堂与开放课堂结合的方法。
要求学生必须完成第二课堂中的文化素质教育、技能培训、就业指导、社会实践等内容。
如果没有完成第二课堂中要求的项目内容,不给予毕业,使得学生主动去创造社会实践、实习机会,促进其全面发展。
开放性课堂不仅为学生获取知识、促进能力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而且根据学生的个
性差异,实施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组织形式,是适应学生个性化和个别化和谐发展的需要。
3.职业能力培养的教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