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静脉输液进展及输液工具的选择

静脉输液进展及输液工具的选择

—头皮针
优点 价格低 操作简单,容易穿刺
缺点 活动受限 高渗漏率,不能保留 反复穿刺的痛苦
针刺伤的概率增加
Page 10
四、输液工具的适应症及特点
—留置针
适应症: 间歇性、连续性或每日静脉输液治疗 溶液处于或接近等渗状态
溶液处于或接近正常PH范围
刺激性药物:仅为间歇性推注
静脉途径无限制
Page 11
三、静脉输液工具的分类
Page 8
四、输液工具的适应症及,小量一次 • 建议留置时间仅2-4小时 • 非刺激药物/溶液采血 • 溶液处于等渗或接近等渗状态 • 溶液处于或接近正常PH范围 • 静脉途径无限制 • 合作的病人 • 采血
Page 9
四、输液工具的适应症及特点
四、输液工具的适应症及特点
—留置针
优点: • 费用 - 价格低廉 • 方便 - 操作步骤已被广泛接受
• 通常为护士操作
Page 12
四、输液工具的适应症及特点
—留置针
特点:
留置时间72- 96小时 需要用肝素盐 水封管
Page 13
四、输液工具的适应症及特点
—留置针
• 缺点:
• 不能超过 96 小时
Page 17
五、合理选择静脉输液工具
• 病人的考虑因素
病程 年龄性别 病人活动状况 病人的配合程度 皮肤状况 穿刺部位
文化程度
Page 18
五、合理选择静脉输液工具
• 治疗考虑因素
外周静脉疗法
等渗溶液240-340mOsm/Kg <500mOsm/Kg 正常PH值〉5或〈9 〈10%葡萄糖 非刺激性 非发泡剂
• 堵塞率、脱出率高
• 静脉炎发生率高 • 药物可能过分刺激外周血管
• 病人最终可能没有可以穿刺的血管
Page 14
五、合理选择静脉输液工具
• 原则
• • • • • 满足输液治疗需要 穿刺次数最少 留置时间最长 对病人损伤最小 风险最小 INS标准: 在满足治疗需要的情况下,尽量选择 最细、最短的导管。同时考虑患者的 年龄、静脉局部条件、输液的目的和种 类、治疗时限及患者的活动需要。
中心静脉疗法
渗透压的极端 >500mOsm/Kg PH值的极限 〉10%葡萄糖 刺激性药物 发泡剂
Page 19
五、合理选择静脉输液工具
• 不同部位血管的回血流量
• 手背及前臂静脉 • 肘部及上臂静脉 • 锁骨下静脉 • 上腔静脉 < 95 ml/分 100-300ml/分 1-1.5L/分 2-2.5L/分
Page 4
二、静脉输液治疗的范畴
• • • • • • 液体与电解质的治疗 抗感染治疗 抗肿瘤治疗 全血与血液成分输注 镇痛治疗 营养治疗
Page 5
Page 6
三、静脉输液工具的分类
外周静脉输液器材 中心静脉输液器材
头皮针
留置针(PIV) 中线导管(Midline)
经外周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 (PICC) 急性期使用中心静脉导管 (ACVC) 隧道型中心静脉导管 (TCVC) 完全植入型输液港 (PORT) Page 7
静脉输液进展及输液 工具的选择
Page 1
目录:
1、静脉输液发展史
2、静脉输液的治疗范畴 3、静脉输液工具的分类
4、静脉输液工具的适应症及特点
5、合理选择静脉输液工具 6、静脉输液的风险
Page 2
一、静脉输液发展史
• 1923年佛罗伦斯(Florence Seibert)发现致热 源,因此制成无热源液体,提高了静脉输液的安 全性。 • 1940年英国人特德(Albedshoh)等用结晶氨基酸 液做静脉输液。 • 1945年伯钠德(Bcrnard)、齐默尔曼 (Zimmerman)应用下肢静脉输营养物质,输入高 渗葡萄糖,为从静脉输注高渗液体开辟了途径 • 1952年罗伯(Robere Aabenic)报道了用锁骨下 静脉插管中心静脉输液10年的经验 Page 3
一、静脉输液发展史
• 1957年使用头皮静脉针,为输液后固定针头、方 便患者起到积极作用,至今大部分医院仍沿用头 皮静脉针。 • 1964年B-D公司用生物原材料制成套管针,在静脉 内留置。 • 我国在1971年也开始应用静脉内高价营养,1972 年国内制成硅橡胶导管,采用静脉导管水射置管 法。 • 目前浅静脉和深静脉插管的技术已为护士掌握, 解决了危重患者穿刺难,反复穿刺的痛苦,因此, 静脉切开的方法也基本被取代。
Page 20
六、静脉输液的风险
化 疗 性 静 脉 炎 药 物 外 渗
Page 21
正确的输液工具意味着 成功的开始!
Page 15
五、合理选择静脉输液工具
确定所需治疗的病人, 对病人进行全面的评估后, 再做出选择。 评估因素主要有病人 因素、治疗因素、材料因 素等。
Page 16
六、合理选择静脉输液工具
• 治疗的需求
要加入溶液的类型 药物的渗透压 药物的酸碱度 流率 治疗的需求 药物的粘稠度 治疗期 短或长的疗程 静脉保存的必要? 及早考虑长期的选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