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质的组成、构成

物质的组成、构成


B 一滴水中大约有 1.67×1021 个水分子
分子很小
C
敞口容器中的酒精逐渐减少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D
炎热的夏天自行车车胎容易爆裂 夏天温度高,分子间间隔变大
【解析】本题考查用微粒的观点解释现象。物质热胀冷缩,是因为微粒间有间隔,微粒 间间隔大小发生改变,微粒大小没有变。
【答案】A
对下列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B)
【解析】此题考查分子、原子、离子的知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因 为物质的性质包括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因此不能说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粒子,A 错; 物体有热胀冷缩现象,主要是物体中粒子间的间隔随温度变化而变化造成的,实际上,粒子 大小是不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的,B 错;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C 正 确;在化学反应中,有些离子是能再分的,如在反应 H2CO3===H2O+CO2↑中,CO23-就分 开了,D 错。
【解析】此题考查对原子结构示意图的认识.圆圈内的数字表示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 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电子层上的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小于 4 时,原子易失去电子形成 带正电荷的阳离子。故 A、B、C 均正确。钠元素为金属元素,故 D 错误。
【答案】D
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有关该粒子的说法错误的是(B)
(2)原子结构示意图
2.注意事项 (1)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2)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近似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3)原子中不一定有中子,如氢原子的原子核内无中子。 (4)质子(或核电荷)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5)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一般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小于 4,在化 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大于 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既不易失去电子,也不易得到电子,化学性质稳定。最外层电子数为
8(当只有 1 个电子层时,电子数为 2)时的结构是稳定结构。 3.相对原子质量:以碳 12 原子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的比值。相对
原子质量的单位是 1。 相对原子质量越大,原子的实际质量越大;两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等于两种原子
的质量之比。
考点三 离子
考考点点四 四元元素素
◎知识结构
原子核质 中子 子+ 不带电 原子
+ 核外电子-
混合物
金属 单质非金属
物质的 分类
纯净物
稀有气体
化合物
氧化物金 非属 金氧 属化 氧物 化物
酸、碱、盐 有机物
考点二 原子的构成
考 点 二原子的构成 1.原子的结构
(1)原子 原子核带正电质质子子带不正带电电 核外电子带负电
考点考五点 五元元素素符符号号
1.书写:第 1 个字母大写,第 2 个字母小写。 2.意义:可以表示一种元素,也可以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金属、固态非金属及 稀有气体的元素符号还可以表示一种物质。当元素符号前有数字时,该符号只具有微观意义。 如: (1)H 表示氢元素、1 个氢原子; (2)He 表示氦元素、1 个氦原子、氦气; (3)2H 表示 2 个氢原子。
事实
A
在阳光下,湿衣服容易晾干
B
氯化钠固体不导电
C
CO 和 CO2 的化学性质不同
D 10 mL 水和 10 mL 酒精混合,体积小于 20 mL
解释 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氯化钠固体中没有离子 分子构成不同 分子间有间隙
(2010·河北)右图是钠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钠原子的质子数为 11 B.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1 C.钠原子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 D.钠元素为非金属元素
A.核内有 14 个质子 C.核外有 3 个电子层
考考点点六 六元元素素周周期期表表
1.元素周期表合理有序地对所有已知元素进行了排列。表中每一横行表示一个周期, 从左到右元素的核电荷数逐渐变大,电子层数不变;每一竖列表示一个族,从上到下元素的 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化学性质相似。
2.原子序数=质子数(或核电荷数);周期数= 电子层数。
(2010·黄冈)下列有关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粒子 B.物体有热胀冷缩现象,主要是因为物体中的粒子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C.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D.在化学反应中,任何离子都不能再分
物质的组成、构成
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 的微粒。
2.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3.知道原子的构成,并初步认识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4.知道原子、分子、离子、元素之间的关系。 5.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6.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并能够初步使用元素周期表。 7.能从组成上对物质进行分类。
1.概念: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本成 分,是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2.分类
元金属元素:如Na,最外层电子数<4 素非 稀金 有属 气体元素 元素:如 :如O,He最、外N层e,电最子外数层>4电子数是8或2
3.分布 (1)地壳中含量居前 5 位的元素为 O、Si、Al、Fe、Ca。 (2)人体中含量居前 4 位的元素是 O、C、H、N。 (3)海水中除了水由 H、O 两种元素组成外,含量较高的元素是 Na 和 Cl,即海水中含量 最高的盐是 NaCl 。 4.元素与原子的比较 (1)区别:元素是宏观概念,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如: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原子是微观概念,描述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微观构成,如:金是由金原子构成的;也描述 分子的构成,如: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2)联系: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原子和元素是个体与总体的关 系。
【答案】C
பைடு நூலகம்
下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从图中获得的有关信息,不正确的是(D)
A.分子由原子构成 B.分子间存在一定的空隙 C.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为原子 D.该化学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2010·哈尔滨)对下列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选项
事实
解释
A
体温计中的水银(汞)热胀冷缩
原子的体积热胀冷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