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义学习”,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归纳类比法将教材中分散的内容进行了归纳、比较和总结,便于学生学习理解。
譬如在学习铁碳相图,讲解铁碳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变化规律时,为使学生在“成分一组织—性能”之间建立起联系,画出铁碳合金的成分—组织一性能的对应关系图表,通过图表的介绍与讲解,逐步归纳出三者间的内在联系。
(二)启发教学法为启发学生思考,使教与学同步有机地联系起来,提高教学质量,根据教学内容适时进行启发式教学。
金属的塑性变形是学生普遍反映难以理解的内容,在讲授这部分知识时,采用了问答式启发教学法。
首先根据单晶体变形过程中的教学重点、难点及大纲要求将单晶体变形过程中的几个重要内容化成几个递进式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进而推进到多晶体的塑性变形.使学生的思维与教师同步,进而对该部分内容有一个清晰完整的认识。
(三)课堂讨论式教学法课堂讨论式教学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讨论方式完成学生自学、自讲的一种教学方法。
在教学实践中,主要是围绕一些具有启发性或争论性的问题来进行课堂讨论。
在课堂讨论过程中,教师会及时抓住学生讨论时的闪光点加以鼓励和评价,引导讨论不断深入,在倾听完学生的讨论后会及时进行总结点评。
这样的“教与学”能够有效地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增进学习交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教师也在此过程中能够发现学生学习中的疑难问题,从而使教学更有针对性。
(四)实际案例教学法工程材料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引入实际案例,缩短了理论与实践的距离,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所学知识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例如,以机械课程设计中比较典型的减速器为例,针对减速器中箱体、轴、齿轮、滚动轴承、键、螺栓、销等不同零件的不同工况条件和使用性能要求,逐一分析其失效形式,并进行合理的选材,正确安排其热处理工艺等,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教学手段的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在许多方面已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教学需求,通过引进多媒体和建立QQ交流群等教学手段,教学效果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一)引进多媒体教学对于材料的微观结构及一些动态演变过程,用传统的板书很难直观表述出来,而多媒体教学,则能把一些利用陈述性表达无法取得满意效果的教学内容生动形象、新颖直观地展示出来,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学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又节省了教师的书写时间。
另外,对于一些实践性较强的知识,由于学生缺乏相应的实践经验,学起来会感到比较吃力。
但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使狭小的教室空间得到广阔的延伸,使学生不出教室便可置身于实验室和工厂车间中,所学的知识更贴近生产实践,易于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
(二)建立《工程材料》QQ群在信息时代,QQ聊天已成为人们交流联系的一种重要方式。
由于网络可以突破时空界限,延伸课堂空间,我利用QQ组建了《工程材料》群。
建立《工程材料》QQ群既可以解疑答惑,加强师生间交流,利于加深师生情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另外,学生还可以在这里交流学习心得,或是对某一知识点发表自己的见解。
特别是一些已经毕业的学生提出的一些材料在应用中遇到的问题,会引发大家的积极讨论,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实验教学的改革实验教学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纽带和桥梁,也是培养具有开拓性和创新性人才的重要课堂。
以往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使得实验教学长期处于从属于理论教学的地位。
为此我们对实验教学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改革探索:(一)精选实验内容。
在实验学时数有限的情况下,本人依据“实验个数不在多而在精”及“实验内容由浅入深”的原则精心设计编排实验内容。
除了选择一些最基本的实验,还把一些相关的实验进行组合,如将硬度、碳钢的基本热处理操作及热处理后显微组织观察三个实验有机组合起来,使学生既能了解碳钢的基本热处理工艺方法和实际操作,又能进一步加深对热处理工艺、组织、性能三者之间关系的理解,开拓了学生思路,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二)利用视频进行实验演示。
对于学时数有限的《工程材料》课程来讲,利用视频做好演示实验也是一个事半功倍的举措。
在做实验之前让学生观看演示实验,节省了教师做演示实验的时间,使学生做实验的时间更加充裕:而且还克服了教师演示实验时部分学生看不好听不清的缺点:另外,还可以了解一些教学环节没有安排的实验内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三)改革实验考核方式。
由于学生较多且考核时间有限,实验的考核不可能让每个学生通过操作来进行,故一般都是以实验报告来考核。
为了真正考核每个学生对实验的的掌握程度,我们采取的笔答或口述形式将实验操作过程详细陈述出来,然后根据学生作答情况来进行评分。
这种考核方法,既鼓励了学生平时做实验的热隋,又能真实反映每个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四、结论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课堂上死气沉沉、学生学习兴趣不浓的现象已经得到一定的改观,并已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课程改革不是一项短期工程,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仍需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单位:张向阳蒋慧琼:武昌工学院;崔慧敏: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赵北龙: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工程电磁场导论》讲稿《电磁场是怎么杀死你的?》-教育教学方案电磁场是怎么杀死你的?大家好!今天我要讲的题目是《电磁场是怎么杀死你的?》。
关于电磁场,不知道大家还有什么印象吗?我相信,作为一个工科生,很多人对于电磁场的认识,都是从一场噩梦——《工程电磁场导论》——开始的。
而我们身边的与电磁场又来自哪里呢?电视?手机?WIFI?……其实我们什么的电磁场无处不在!无论是自然界的,还是因人为活动产生的,或者是宇宙辐射的,我们的生活环境是被电磁场所环绕的。
那么就让我们看看,在这么复杂的电磁环境下,我们究竟是怎么死于电磁辐射的。
死于电磁辐射的方法有:1)电死;2)热死;3)变异;4)内分泌失调。
So what is DIANCICHANG?让我们来看看电磁场的定义吧:电场是由电压的差值产生的:电压越高,产生的电场也会越强。
磁场是由电流流过时产生的:电流越大,磁场越大。
在没有电流流过的时候,电场也会产生。
如果有电流流过,磁场强度将随着功率消耗的变化而变化(注:也就是说跟电阻大小有关系),但是电场强度保持恒定。
那么何为电场何为磁场呢?电场:将电器的电线插到插座里,电器周围的空气中就会有电场存在。
电压越大,产生的电场强度越大。
由于即使没有电流流过的时候,电压仍然存在,电器周围不是只有电器开关打开的时候才存在电场。
磁场:磁场只有电流流过的时候才会产生。
在房间里,磁场和电场可以同时存在。
电流越大,磁场越大。
高电压用于电力的传输和分配,相对低的电压用于家庭的使用。
电力传输线每天使用的电压会有些许变化,而电力传输线中的电流会随着电力消耗的大小而变化。
所以可以总结为:电磁场者,电与磁之场也!电磁场的来源有哪些呢?1)电磁场的自然来源在我们周围的环境中,电磁场无处不在,但是我们的眼睛看不到。
在雷雨天气时,空气中局部电荷的积累可以产生电场。
而地球的地磁场可以让指南针指向南北方向,鸟类和鱼类就是用地磁场来判断方向的。
2)电磁场的人造来源除了自然来源以外,电磁波谱也包括了很多人造来源产生的电磁场:X射线可以用来检查运动时意外骨折的四肢;每一个电源插座的电力与极低频电磁场有密切的联系;拥有更高频率的无线电波可以用来传递信息,无论是通过电视天线,广播电台还是手机基站。
电磁波可分为非电离性的电磁场和电离性的的电磁场。
它们又有什么区别?波长和频率决定了电磁场的另外一个特性:电磁波是以小微粒光子作为载体的。
高频率(短波长)电磁波的光子会比低频率(长波长)电磁波的光子携带更多的能量。
一些电磁波的每个光子携带的能量可以大到拥有破坏分子间化学键的能力。
在电磁波谱中,放射性物质产生的伽马射线,宇宙射线和X光具有这种特性,被称作“电离性辐射”。
光子的能量不足以破坏分子化学键的电磁场称作“非电离性辐射”。
组成我们现代生活重要部分的一些电磁场的人造来源,像电力、微波、无线电波,在电磁波谱中处于相对长的波长和低的频率一端,它们的光子没有能力破坏化学键。
电磁波也可按照静止电磁场与交变电磁场来区别,它们分别为:静止的电磁场不会随着时间变化。
直流电(DC)是只朝着一个方向流动的电流。
在电池驱动的电器中,电流由电池流向电器,再由电器流回电池。
这将会产生一个静止的磁场。
地球的地磁场也是一个静止的磁场。
一块磁铁周围的磁场同样是这样的,把铁屑撒到磁铁的周围就可以观察到磁场的模式。
作为对比,随着时间变化的电磁场是由交流电产生的。
交流电在周期性的时间段中会来回反向流动。
在大多数欧洲国家,电流的方向以每秒50次的频率改变,或者说50Hz。
同样的,产生的相应的电磁场的方向也会以每秒50次的频率改变方向。
北美电力使用的频率是60Hz。
我们正常生活中所能遇到的电磁场的特点有哪些呢?1)电磁波谱既包含了自然产生的,也包含了人造的电磁场来源。
2)频率和波长反映了电磁场的特性。
在电磁波中,这两个特性直接互相联系在一起,频率越高,波长就越短。
3)像X射线、伽马射线一类的电离性辐射包含了能量足以破坏分子间化学键的光子。
工频(译者注:各种电力设备、电源、电器的频率,主要是极低频)和射频的电磁波的光子的能量则低得多,没有电离性作用。
4)只要电荷存在,电场就会存在,电场强度的大小是以伏/每米(V/m)为单位来衡量的。
磁场是由电流产生的。
它们的磁通量密度使用微特(μT)和毫特(mT)为单位来衡量。
5)在射频和微波的频率,电场和磁场作为电磁波的两个元素来一起考虑。
以瓦/平方米(W/m2)为单位的功率密度被用来衡量此类电磁场的强度。
6)低频率和高频率的电磁波以不同的方式影响人体7)我们生活中低频率电磁场的主要来源是电源和电器,射频电磁场的日常来源主要是电信设备、广播天线和微波炉。
关于电磁场,有着多种多样的流言。
比如:1)长期电磁场的辐射导致神经衰弱症,头晕、头痛、乏力、记忆力减退、睡眠不好等症状;2)短期强电磁场辐射导致严重烧伤;3)超短波和微波电磁场辐射下,除神经衰弱症加重外,植物神经功能将严重失调。
表现为心血管系统症状比较明显,如心动过缓或过速、血压降低或升高、心悸、心区有压迫感和疼痛等;4)微波炉会引发癌症;5)打手机时电磁波会严重损害大脑;6)德国人不用电磁炉。
那么,is that TRUE?我们首先要了解“如果你暴露在了电磁场中会发生什么”这个问题。
首先,在没有外界电场的情况下,我们人体内也会有作为正常身体功能的一部分的化学反应产生的很微弱的电流。
比如,神经会以发送电脉冲的形式传递信号;大多数的生物化学反应,包括消化和大脑活动,都伴随着带电粒子的重新排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