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雾剂的设计原理和正确使用
肝脏
由肺部吸收
B
A
肠道来源的 有效药物
全身浓度 = A + B
体循环
Pulmicort® International Product Monograph 17
不同ICS的药代学参数比较1
参数 糖皮质激素效能
1,2,3
布地奈德 中等
氟替卡松 高
糠酸莫米松 高
二丙酸/单丙酸 倍氯米松
极低/中等
亲脂性1,3 分布容积
气雾剂的有效药物微粒直径2-5µm, 可实现有效肺部沉积
沉积部位
微粒直径
口咽和咽喉 > 5 µm
临床影响
无临床疗效,吞咽进胃肠 道后被机体吸收
气管,支气
管和细支气 2-5 µm
管
可实现有效肺部沉积, 发挥理想临床疗效
毛细支气管 直达气泡
1-2 µm <1µm
临床效果不明确, 可被机体直接吸收, 或随潮气呼吸被呼出
吸入给药是防治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呼吸道疾病的首选给药方式。
5
吸入给药制剂的优势
直接作用于靶器官1 迅速起效2 局部药物浓度高,疗效好2 所用药物剂量小1,2 避免或减少全身用药可能产
生的副作用2
1.Little FF, et al. US Respiratory Care 2006;98100.
√ 中等
高
高
亲脂性越高,吸收越快越多,越容易进入血液和组织1,3
低
高
中等/高
高/中等 极低/高
气雾剂质量控制与正确使用
1
2
主题
3
4
5
吸入制剂
定义:系原料药物溶解或分散于合适介质中,以蒸气或气溶胶形式递
送至肺部发挥局部或全身作用的液体或固体制剂。根据制剂类型,处方 中可能含有抛射剂、共溶剂、稀释剂、抑菌剂、助溶剂和稳定剂等。
要求:所用辅料应不影响呼吸道粘膜或纤毛的功能。 剂型:
吸入气雾剂 吸入粉雾剂 供雾化器用的液体制剂 可转变成蒸气的制剂。
气雾剂产品设计,要考虑各种有效成分、溶剂和添加剂相互之间的配比及相容性,涉
及配方和配制工艺的设计,以及生物学、生态学、毒理学、物理、化学等诸多方面;
抛射剂作为气雾剂诞生的基础及动力源,一方面关系着保护臭氧层——人类生存的保
护伞不受破坏,另一方面又涉及生产中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操作、运送、贮存及废弃
2.俞森洋.现代呼吸治疗学.P442-P448.
6
气雾剂
定义:系指原料药物或原料药物和附加剂与适宜的抛射剂
共同装封于具有特制阀门系统的耐压容器中,使用时借助抛 射剂的压力将内容物呈雾状物喷出,用于肺部吸入或直接喷 至腔道黏膜、皮肤的制剂。
组成:一般由药物、辅料、耐压容器、定量阀门系统和喷
射装置组成。
物的处置,易燃易爆空气混合物浓度检测、报警及通风,防火防爆紧急事故处理,对
人员的各种安全防护,符合各种政府法规、条令的要求。
9
气雾剂的原料
主药的理化性质对制剂性能有重大影响。 影响气雾剂的理化性质主要有pH值、pKa值、密度、粒度 分布、粉末表面特征、粉末形状、晶型、水分、溶解度、溶 剂化/或水合状态等。 对于混悬型气雾剂,可能因药物在粉碎或贮藏条件下发生 转晶或粒径发生变化而影响疗效。 此外,也应考察原料药的残留溶剂、杂质限度等。
7
Set area descriptor | Sub level 1
气雾剂分类
8
Set area descriptor | Sub level 1
概述
气雾剂技术是一门涉及众多学科的综合技术;
气雾剂容器应用到金属材料、涂料、密封及耐腐蚀材料,涉及材料学、力学、加工工
艺学、涂覆及印刷、机械强度设计及测定;
量
残留的量 (比如在:连接器、口
含器、储雾罐)
在漱口水中的量
14
Pulmicort® International Product Monograph
肺部沉积是气雾剂发挥作用的绝对要求1
• 肺部沉积率: 是评估到达肺部的 药物激素吸入体内的过程3
1. Pauwels R, et al. Eur Respir J 1997;10:2127-2138 2. Borgström L, et al. Int J Clin Pract 2005;59(12): 1488-1495 3. Hochhaus G. Ann Allergy Asthma Immunol 2007;98(Suppl 2):S7–S15
CFDA《吸入制剂质量控制研究技术指导原则》(2015)
抛射剂
抛射剂系气雾剂中的驱动力。 常用的抛射剂有氢氟烷烃类(HFA)如四氟乙烷(HFA134a)和七氟 丙烷(HFA227)。 在处方中常见一种或几种抛射剂联合使用,以达到理想的抛射动力和 稳定性。 原来尚有氯氟烷烃类(CFC氟里昂)抛射剂,但由于其对臭氧层的破 坏和对环境的影响,已被对环境破坏作用小的氢氟烷烃所取代。
质量研究和质量标准
最低装量 泄漏率 每揿主药含量 含量均一性 每瓶总揿数 雾滴的粒度或粒度分布 药物在装置中的残留 分散性试验 喷射模式 低温条件下的质量研究
气雾剂的剂量定义
无法确定的药物丢失 (比如:进入空气、残 呼出的量
留在面部)
设定剂量
输出剂量
吸入/ 喷出 剂量
进入体 内的剂
CFDA《吸入制剂质量控制研究技术指导原则》(2015)
11
气雾剂质量控制的主要指标和参数
药物/雾滴的粒度和粒度分布; 喷射模式; 每揿主药含量/每喷主药含量/每吸主药含量; 每瓶总揿次/每瓶总喷次/每瓶总吸次; 如单剂量或多剂量的粉雾剂需考察含量均匀度和排空率。
CFDA《吸入制剂质量控制研究技术指导原则》(2015)
气雾剂产品上最关键,最复杂,变化最多的组成部分之一的气雾剂阀门,应用到塑料
、橡胶及金属材料,涉及结构设计、精密模具及成型工艺、喷射速率控制及雾化原理
、雾滴尺寸的选择及测定、封口及严格的气密性试验,它的质量状况及与产品是否有
良好的匹配,对保证气雾剂产品获得所需的喷出图形(或状态)及发挥最佳效能具有
十分重要的影响;
Wolff and Niven. J Aerosol Med. 1994;7:89-106 Meng X,et al. Environ Health Perspect.2013 Oct;121(10):1174-8
气雾剂体内药代动力学
肺
口腔和咽部
肺部沉积
吞咽部分
由肠道吸收
胃肠道
经由 肝脏首过 代谢而失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