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H7N9禽流感常识
积华
7
H7N9概况
• H7N9禽流感病毒既往仅在禽间发现,在荷 兰、日本及美国等地曾发生过禽间暴发疫 情,但未发现过人的感染情况。 • 我国周边韩国和蒙古在禽间分离到人感染 H7N9禽流感病毒。 • 我国从未发现过H7亚型流感病毒感染病例。
9
H7N9概况
• 根据发病日期推算,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 毒已在华东地区存在1个月以上,估计还会 有新发病例出现。 • 宿主、来源、毒力、疾病谱不详,并且尚 未证实该病毒具有人传人的能力。
• 流感病毒 呼吸道纤毛柱状上皮细胞
血凝素
受感染的细胞发生炎症
神经氨酸酶
病毒引起全身急性感染
积华 6
人禽流感历史
人禽流感死亡率高于非典 最早的人禽流感病例出现在1997年的香港。那次 H5N1型禽流感病毒感染导致12人发病,其中6人 死亡。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从2003年到 2012年5月为止全球共有15个国家和地区的604 人感染,其中357人死亡,死亡率63%。中国从 03年至今有49多人感染禽流感,其中30人死亡。
• “九饮”为预防感冒的九种饮品,晚上睡 觉前选择饮用,可以有效地预防感冒的发 生。 • 葱白饮 大葱白100克,切碎煎汤,趁 热饮。 • 姜茶饮 生姜10片,茶叶7克,煎汤, 趁热饮。或绿茶泡开水服亦可,失眠者忌 服。 • 菜根饮 大白菜鲜根200克,切片煎汤 ,趁热饮。
• 姜枣饮 生姜5片,大枣10枚,煎汤,趁热 饮。 • 萝卜饮 萝卜适量,切片煎汤,加食醋 少许,趁热饮。 • 三辣饮 大蒜、葱白、生姜各适量,煎 汤,趁热饮。
隔离观察
• 强制确诊患者住院隔离,确诊病例可置同 一房间,其余的应置单间隔离。限制病人 只在病室内活动,原则上禁止探视、不设 陪护,与病人相关的诊疗活动尽量在病区 内进行; • 不建议疑似患者居家隔离; • 不对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但要进行每日 观察。
19
隔离观察
• 观察期限为接触后7天。(自病人、疑似病 人之日算起),观察期间不限制医学观察对 象的活动,但观察对象活动范围需在禽流 感疫区范围内(疫点周围3公里)。一旦发热 ≥37.5℃,应立即送往医院,并采集血清和 咽拭子标本,进行隔离。
次。 2.按摩迎香穴。
九常九饮防感冒
• “九常”与“九饮”能增强人体抵御“外 邪”的能力,使您远离感冒。 • “九常”为日常防感冒的生活方式: • 水常洗 晨起后用冷水洗脸;平时常洗 手,可洗去手上的感冒病毒;晚上用热水 洗脚。 • 口常漱 每天早晚用淡盐水漱口一次, 可杀死口腔里的微生物。 • 腿常走 早晨到室外散步、爬山、打太 极拳或做操。
预防H7N9禽流感常识
健康是福
• 鉴于该病毒对人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中 国官方已决定将动物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 暂时纳入一类动物疫病管理,扩大H7N9禽 流感病毒监测范围。
禽流感
禽流感是是一种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在禽类间 传播的一种从呼吸系统疾病到严重性败血症等多 种症状的综合病症,通常只感染鸟禽类,少见情 况会感染猪(H1N1)。 甲型流感病毒可分为不同亚型。迄今甲型流感病 毒H有16个亚型,N有9个亚型。 所有禽流感病毒都属于甲型流感病毒,根据禽流 感病毒感染禽类致病性的不同,可以分为高致病, 低致病和非致病性禽流感病毒。 截至目前已发现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主要为H5 和H7亚型的一些毒株(如H5N1)。
预防预案
饮食预防 1.“春夏养阳”,勿食寒凉损伤阳气。 2.饮食要清淡:由冬季的膏粱厚味转变为应季时蔬 的清温平淡。如:菠菜、蒜苗、香葱、小油菜等 3.饮食宜多甘少酸:春季宜吃甘味食物,以健脾胃 之气,温补阳气;肝主升发,与春相应,酸入肝, 少食酸性食物,既防阳气生发太过,又能养肝,提 高抗病能力。
12
个案调查
• • • • 基本情况; 临床表现; 发病前2周内接触暴露情况; 发病后到隔离前接触人员情况;
13
现场处置
• 发现疑似患者,应立即采集双份血清,取 咽拭子标本; • 对所有密切接触者采集双份血清; • 对急性呼吸患者取咽拭子标本。 《全国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排查和管理方 案》 《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采集及实验室策略》
30
•
• •
江苏卫生厅:板蓝根冲剂可预防 H7N9禽流感
江苏省卫生厅发布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治中医方: 板蓝根冲剂、黄芪口服液可用于预防H7N9禽流感 为探索和发挥中医药在防治人感染H7N9禽流感中 的作用,4月3日省中医药局组织专家在国家卫生和 计划生育委员会《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 (2013年第1版)》和临床观察基础上,结合江苏地域 特点,制订了《江苏省人感染H7N9禽流感中医药 防治技术方案(2013年第1版)》。这一方案提供了预 防、诊治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多个中医方。
预防预案
习惯预防
1.保持手部清洁,并用正确方法洗手。 2.避免手部接触眼睛、鼻及口。 3.打喷嚏或咳嗽时应遮掩口鼻。 4.不随地吐痰,如要吐痰应将分泌物包好,
弃置于有盖垃圾箱内。 5.有呼吸道感染症状或发烧时,应戴上口罩, 并尽早就医。
预防预案
非药预防
1.艾灸足三里、神阙、气海等穴位,每日灸1
• 姜糖饮 鲜姜末3克、红糖(或白糖)30克 ,开水冲泡代茶饮。 • 橘皮饮 鲜橘皮50克,糖适量,开水冲 泡代茶饮。 • 菊花饮 菊花6克,开水冲泡代茶饮。
病例定义
• 1、不明原因肺炎病例 – 同时具备以下4条,不能明确诊断为其它疾病的肺炎病例: – (1)发热(腋下体温≥38℃); – (2)具有肺炎的影像学特征; – (3)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降低或正常,或淋巴细胞分类计数减少; – (4)经规范抗菌药物治疗3-5天(参照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颁布的 2006版“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详见附件2),病情无明显 改善或呈进行性加重。
4.两手互握互搓指背
1.掌心对掌心搓擦 2.手指交错掌心对 手背搓擦 3.手指交错掌心对 掌心搓擦
4.两手互握互搓指背
5.拇指在长中转动搓擦
6.指尖在掌心中搓擦
流行病学
• 传染源:推测为携带H7N9禽流感病毒的禽类及其 分泌物或排泄物 • 传播途径 :推测为经呼吸道传播、密切接触感染 的禽类分泌物(排泄物)、经受病毒污染的水 感或直接接触病毒被感染。 • 无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确切证据 • 易感人群 :现有确诊病例均为成人 • 高危人群 :从事禽类养殖、销售、宰杀、加工 业者,;发病前1周内接触过禽类者
22
临床表现
根据流感的潜伏期及现有H7N9禽流感病毒感
染病例的调查结果,潜伏期一般为7天以内。
一般表现
患者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
少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 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表现为重症肺炎, 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出现呼吸困难, 可伴有咯血痰;可快速进展出现急性呼吸窘 迫综合征、纵隔气肿、脓毒症、休克、意识 障碍及急性肾损伤等7N9禽流感
甘肃省卫生厅紧急下发《发关于加强人感染
H7N9禽流感防控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 《通知》)。《通知》要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 要高度重视,加强甘肃省人感染H7N9禽流感 疫情防控工作,有效应对可能出现的疫情, 提高疫情的应急处置能力,切实保障人民群 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14
防护标准
• 标准预防+飞沫传播预防+接触传播预防
15
对手清洗和消毒的要求和方法
1.何时应洗手、消毒? 1)接触人禽流感病例前后; 2)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和被污染 的物品后; 3)进入和离开隔离病房穿戴防护用品前、脱掉 防护用品后; 4)在同一病人身上,从污染操作转为清洁操作 之间; 5)戴手套之前,摘手套之后。
积华
20
密切接触者
• 与出现症状后的病人或疑似病人共同生活、 居住、护理或直接接触过病人的呼吸道分 泌物、排泄物和体液的人员。
21
禽流感暴露者
• 饲养、贩卖、屠宰、加工病禽或死禽的人 员; • 捕杀、处理病或死禽,未按相应规范采取 防护措施的人员; • 直接接触病或死禽及其排泄物、分泌物等 其他相关人员。
。
胸部影像学检查。
发生肺炎的患者肺内出现片状影像。重症患
者病变进展迅速,呈双肺多发磨玻璃影及肺 实变影像,可合并少量胸腔积液。发生 ARDS时,病变分布广泛。
预后。
人感染H7N9禽流感重症患者预后差。影响预
后的因素可能包括患者年龄、基础疾病、合 并症等。
预防措施
• • 加强体育锻炼,注意补充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和 休息,以增强抵抗力。 尽可能减少与禽类不必要的接触,尤其是与病或死 禽及其分泌物的接触。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加强室内空气流通,每 天1~2次开窗换气半小时。 若出现发热、头痛、鼻塞、咳嗽、全身不适等呼吸 道症状时,应戴上口罩,尽快到医院就诊。 暂时不要食用禽类产品。鸡蛋时蛋壳应用流水清洗, 应烹调加热充分,不吃生的或半生的鸡蛋。
10
判断
• 华东地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在动物间 已广泛存在 • 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来源于动物 • 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毒力似乎比H5N1 要强
11
防控要点
• 目标 1.及时发现H7N9禽流感病毒病例; 2.及时发现其它以肺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聚 集性呼吸道传染病; 3.通过监测、流调、检测,来开展风险评估, 及时调整防控策略。
预防预案
起居预防 1.春季万物复苏,应当早睡早起,以适应自然界的 生发之气。 2.“春捂”防病:春季乍暖还寒,气候多变,要保 暖防寒,提高人体的防御能力。 3.运动锻炼:春天,万木吐翠,空气清新,增加户 外运动锻炼,既采纳自然之气养阳,又使气血通畅、 郁滞疏散,提高正气,强体防病。 4.调畅情志:多晒太阳,多听音乐,保持乐观情绪。
禽流感病毒的抵抗力
病毒对紫外线敏感,加热56℃30分钟或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