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礼泉海螺水泥有限公司实习报告班级 : 材料 0701姓名 : 邢益豪指导老师 : 云斯宁实习安排:实习地点:咸阳礼泉海螺水泥有限公司实习时间:2011年 3月 2日~2011年 3月 3日实习内容:参观水泥厂各生产车间,了解生产工艺和和工艺流程。
实习期间根据安排,我主要到生料粉磨工艺段进行实习。
目录前言 . (1)1 实习目的 . (2)2 公司简介 . (3)3 水泥工艺发展史及前景 . (4)3.1水泥的定义及历史 ......................................................................................... 4 3.2工艺简介 (4)3.3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工艺流程 (5)4 水泥生产原燃料及配料 . (6)4.1硅酸盐水泥的矿物组成 (6)5 生料粉磨工艺流程 . (8)5.1生料制备 ......................................................................................................... 8 5.1.1 原料的开采和运输、破碎及均化堆放 . .............................................. 8 5.1.2 原料的粉磨及工艺流程 . ...................................................................... 9 5.1.3 生料的质量要求 . .................................................................................. 9 5.2生料制备系统设备介绍 (10)5.3生料均化 (13)6 水泥熟料的烧成 . (15)6.1预热分解 ....................................................................................................... 15 6.2熟料煅烧 . (15)6.3熟料冷却 (15)7 水泥的制成 . (17)7.1水泥粉磨的功能和意义 . ............................................................................. 17 7.2水泥包装 ....................................................................................................... 17 7.3制成车间主要设备 (18)8 余热发电 . (20)9 实习体会 . (21)前言20世纪 60至 80年代,世界水泥工业发生了一系列重大革命。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新技术的出现、应用和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扩大了生产规模,降低了产品热耗、有效控制了烟尘、粉尘、有害气体的排放, 世界水泥工业的快速发展, 满足了全球对水泥产品的大量需求。
近 10年来,国际水泥界在工艺方面并未取得新的突破性进展,新技术绝大部分是在上世纪几大创新技术的基础上开发或发展的,这些新技术包括降低热耗、提高自动化程度、扩大生产规模、废物利用、环境保护、产品深加工等方面,都是对原有创新技术的完善和提高,总体上还未出现重大的技术创新。
大量的工作主要还是对新型干法生产工艺全过程进行优化和完善提高方面。
利用以信息技术为主的一大批高新技术对传统的水泥工业进行改造, 使其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
作为一名硅酸盐专业的本科大学生,我们有必要了解和到现场了解掌握水泥工业工艺的生产过程和工艺特点。
1 实习目的毕业实习是本科教育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教学中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其目的是使学生获得所学材料的生产工艺和管理知识,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其在生产实际中调查研究,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为深化和巩固专业理论的学习打下基础。
通过毕业实习,对学生进行与有关水泥的生产劳动训练,学习生产实践知识,增强学生的劳动观念,培养学生进行生产实践的技能。
在生产劳动、生产技术教育和查询阅读现场资料中,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深入了解硅酸盐工厂的工艺流程、技术指标、生产设备及技术操作、产品质量、生产成本、劳动生产率等有关管理生产和技术情况。
通过专题报告和现场参观,了解工厂的生产工艺流程。
通过本次毕业实习,同学们在云斯宁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与有关水泥的生产劳动训练,学习生产实践知识,增强了学生的劳动观念,培养了学生进行生产实践的技能。
使学生学习和了解水泥从原材料到成品生产的全过程以及生产组织管理等知识,培养学生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以及生产现场中将科学的理论知识加以验证、深化、巩固和充实。
2 公司简介礼泉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 (以下简称“公司” 成立于 2009年 2月 10日, 注册资本 1.8亿元人民币,是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公司位于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烟霞镇下韩村,距咸阳城区 25公里,距西安市中心 50公里,是西安、咸阳大都市圈近辐射区,紧靠陇海铁路、 312国道、关中环线、福银高速公路,西平铁路穿境而过。
区域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公司项目分期建设, 一期规划建设2×4500t/d熟料水泥生产线及 18MW 纯低温余热发电机组, 计划投资 16亿元。
礼泉海螺公司系统运用当今国际最先进的旋风预分解窑新型干法生产工艺技术,采用集散式自动化控制系统、一流的质量均化和质量检测设备,生产过程能够实现中央控制室集中控制,现场无人操作。
环保收尘设备配置齐全, 达到国际先进标准, 各项生产技术指标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礼泉海螺水泥项目是 2010年咸阳市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 43亿元,是礼泉县有史以来最大的招商引资项目。
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 经过 15个月紧张施工,投资 21亿元的日产 5000吨新型干法优质水泥熟料生产线 2条、年产 440万吨水泥粉磨系统、 18MW 纯低温余热发电站 1座、 110KV 变电站 1座,和生产生活设施建成。
二期将投资 22亿元, 建设日产 12000吨新型干法优质水泥熟料生产线 1条,年产 560万吨水泥粉磨系统、 20MW 纯低温余热发电站1座。
项目建成后,每年可产优质水泥 1000万吨以上,实现销售收入 38亿元,增加财政收入 5亿元,年减排二氧化碳 20万吨,可直接、间接安置劳动力 5000多人,礼泉也将成为中国西北最大的水泥生产基地。
公司将依托礼泉县丰富的石灰石资源、便利的交通、优越的区位以及海螺集团雄厚的经济和技术实力,秉承“为人类创造未来生活空间”的经营理念,努力把公司建成管理效益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环保生态型的大型水泥企业,推动西部水泥工业结构调整升级,加快县域工业经济发展,拉动交通运输、金融、通信、饮食服务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对促进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3 水泥工艺发展史及前景3.1 水泥的定义及历史水泥,粉状水硬性无机胶凝材料。
加水搅拌后成浆体,能在空气中硬化或者在水中更好的硬化,并能把砂、石等材料牢固地胶结在一起。
水泥是重要的建筑材料,用水泥制成的砂浆或混凝土,坚固耐久,广泛应用于土木建筑、水利、国防等工程。
水泥是建筑工业三大基本材料之一,使用广、用量大、素有“建筑工业的粮食”之称。
生产水泥虽需要较多的能源,但水泥与砂、石等材料的混泥土是一种低能耗新型建筑材料。
例如,在相同荷载的条件下,混泥土柱的耗能量仅为钢柱的 1/5-1/6,砖柱的1/4。
根据预测,在未来的几十年内,水泥依旧是主要建筑材料。
水泥具有较好的可塑性,与砂、石等胶合后的混和物具有较好的和易性,可浇注成多种形状及尺寸的构件,以满足设计上的不同要求;水泥的适应性较强,适用于海上、地下、深水、严寒、干热、腐蚀、辐射等多种条件下; 水泥还可与多种有机、无机材料制成多种用途的水泥复合材料; 水泥耐久性较好,维修工作量小,不易生锈、耐腐朽。
目前,水泥已广泛用于建筑、水利、道路、国防等工程中。
近年来,宇航、信息及其它新兴工业中对各种具有特种性能的水泥复合材料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因此,水泥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目前甚至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水泥仍将是人类社会的主要的建筑材料。
3.2 工艺简介水泥的生产工艺,以石灰石和粘土为主要原料,经破碎、配料、磨细制成生料,喂入水泥窑中煅烧成熟料,加入适量石膏(有时还掺加混合材料或外加剂磨细而成。
水泥的生产工艺简单讲便是两磨一烧 , 即原料要经过采掘 , 破碎 , 磨细和混匀制成生料 , 生料经 1450℃的高温烧成熟料 , 熟料再经破碎 , 与石膏或其他混合材一起磨细成为水泥 . 由于各地条件、原料资源和采用的主机设备情况的不同,水泥生产方法也有所不同。
水泥生产工业,干法回转窑生产线大致经历四个阶段:干法中空窑生产线;立筒预热器回转窑生产线;旋风预热器回转窑生产线和预热预分解窑生产线。
不同的时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水泥生产工艺的不断改进,使回转窑的熟料产量在不断提高。
例如:φ2.5m 中空窑生产线台时产量 5t/h,加上立筒预热器后产量达到 7.5t/h,产量提高近 50%,当加上预分解系统后,产量达到 20t/h左右,产量翻倍增长。
φ3m 中空窑生产线日产量为300t/d, 加上五级预热器后,产量达到 600t/d,变为预热预分解窑生产线后,产量达到1000t/d左右。
干法生产的特点干法是将生料粉直接送入窑内煅烧,入窑生料的含水率一般仅1%~2%,省去了烘干生料所需的大量热量。
以前的干法生产使用的是中空回转窑,窑内传热效率较低,尤其在耗热量大的分解带内,热能得不到充分利用,以致干法中空窑的热效率并没有多少改善。
干法制备的生料粉不易混合均匀,影响熟料质量,因此40~50年代湿法生产曾占主导地位。
50年代出现了生料粉空气搅拌技术和悬浮预热技术, 60年代初诞生了预分解技术,原料预均化及生料质量控制技术。
现在干法生产完全可以制备出质量均匀的生料,新型的预分解窑已将生料粉的预热和碳酸盐分解都移到窑外在悬浮状态下进行, 热效率高, 减轻了回转窑的负荷, 不仅热耗低使回转窑的热效率由湿法窑的 30%左右提高到 60%以上, 又使窑的生产能力得以扩大, 目前的标准窑型为 3000t/d, 最大的 10000t/d。
我国现在有 700t/d, 1000t/d, 2000t/d, 4000t/d的几种规格,逐步向大型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