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客运专线施工中的环境保护技术措施一、铁路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相关法规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决定人类社会、经济能否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环境的概念: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现代科技和经济迅猛发展给人类物质生活带来了空前繁荣,然而也给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灾害,它不仅破坏整个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甚至还危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九条规定:“国家保障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珍贵的动物和植物。
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自然资源”。
第二十六条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79年9月13日颁布试行,1989年12月26日修订通过并生效,计6章47条。
强调条款如下:(1)明确环境保护,加强环境管理(2)界定环境的概念,确定环境保护的范围(3)规定我国环境保护的管理体制—行政管理(4)建立行之有效的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制度,使环境保护有法可依。
1)环境影响评价制度2)“三同时”制度(5)建立了统一的环境监测制度(6)对保护自然环境与资源作出了法律规定(7)对违法环保法,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法律责任做了响应的规定。
3、环境保护单行法概念:针对特定的保护对象,如某种环境要素或特定的环境社会关系而专门调整的立法,它以宪法和基本法为依据,又是宪法和基本法的具体化。
污染防治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
环境资源方面:《森林法》《草原法》《水土保持法》《矿产资源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
4、环境保护行政法规目前制定的有《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条例》、《风景名胜区环境管理条例》、《陆生野生动物环境保护实施条例》、《自然保护区条例》、《城市绿化条例》、《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30多件环境保护行政法规及有关环境保护的行政规章。
5、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各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人民政府为实施国家环境保护法律,结合本地区具体情况,制定和颁布了600多项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仅适用于特定区域)。
6、环境标准环境标准是环境法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基础标准、样品标准和方法标准。
其中前两个分为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均属于强制性标准,违反强制性环境标准,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7、其他部门法规中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其他部门法中也包含许多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规范,如《节约能源法》、《文物保护法》、《卫生防疫法》等。
8、国际环境保护公约我国政府为保护全球环境而签订的国际公约,是我国承担全球环境保护义务的承诺,如《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等30多项国际公约。
国际公约的效力高于国内法律(我国声明保留的条款除外)。
9、铁路建设项目常遇到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2)中华任命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3)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7)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物防治法(8)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9)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二、某客运专线施工中环保及水土保持措施(工程实例)第一节施工环境保护措施1、施工环保水保目标在该铁路客运专线施工中,将认真执行《铁路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管理办法》和国家水土保持的的相关规定,坚决贯彻落实“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的环境保护工作方针,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所有关于控制环境污染和水土保持的的法律和法规,主动与当地环保部门签订施工环保水保协议,积极努力协调各方工作,保障本工程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竣工验收,以对国家、对人民、对社会、对将来高度负责的精神,担负起工程施工环境保护的伟大责任。
为此,承包人将努力实现以下目标:施工扬尘、有毒有害气体及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在国家或工程所在地当地环保部门规定的标准以内,施工污水排放控制在当地方环保部门规定的标准以内,环境敏感地区施工场界噪声达标排放,消除环境污染责任事故。
2、施工环境保护措施为做好施工期间的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工作,将采取健全组织机构加强组织领导、加强环保教育提高环保意识、抓好薄弱环节保证环保重点工作的措施,把施工中的环保水保工作做好,把铁路工程建设成环保水保的绿色风景线。
2.1 健全组织领导机构,建立环境保护体系根据有关政策、法规和本工程环保水保的要求,为保障落实施工环保水保工作,项目经理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一名项目副经理和总工程师为副组长、各部、室及施工队主要负责人担任组员的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制定项目部环保水保制度,负责施工中环境保护领导工作。
各工程队也成立以队长为组长,一名副队长和技术主管为副组长、各工班长、专职环保工程师、专职质检员、安质工程师等的环保领导基层组织,负责落实和督促检查具体的环保水保工作,两级组织各负其责,协调开展各方面的工作,形成强有力的环保水保组织管理体系,从组织、制度、经济和技术四个方面,保证环保目标的实现。
2.2加强环保教育,提高环保意识依据国家保护政策和相关的法律法规,围绕项目部环境保护目标,对全体参建人员进行环境保护教育,通过专人讲座辅导、收看环保新闻、读书、读报、办版报和图片展览等形式,广泛宣传环保工作的伟大意义,从思想上提高人员对热爱祖国、爱护环境的认识,增强环保意识。
2.3 抓好薄弱环节,保证环保重点工作2.3.1 控制薄弱环节,消除环保死角环保工作同其它任何工作一样,重点易抓,死角难灭。
对此,将着重以下方面:施工中开挖的弃土、弃碴运到指定弃土场堆放,对确定的弃土场及时做好环保设计,弃土堆放整齐,边坡稳定平整,及时平整绿化,做好排水设施,防止水土流失及泥水冲刷淤积周围农田和施工场地。
随主体施工同时完成环保施工。
行驶在既有公路上的运送散料(砂石料等)必须装载适量,严禁沿途漏洒和污染路面。
运送易被风吹落的粉状料时进行必要的覆盖;雨季必须保持车辆轮胎卫生,以免污染既有道路。
施工现场设置足够的临时卫生设施,做好施工现场的卫生管理工作,生活垃圾堆放在指定地点,按规定及时清理或处理。
合理布置施工场地,生产、生活设施尽量少占农田,施工尽量不破坏原有植被,不损坏用地范围外的耕地、树木、果林、堰塘、水渠及其它设施,保护自然环境。
靠近居民区的工点为了防止噪音,选择低噪音的机械设备,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减少对居民的干扰。
为防止烟尘污染,各种运输车辆使用装有符合中国国家卫生标准的净化装置。
对施工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公共设施,如埋入地下的管线电缆等,制定可靠的防止损坏或位移的实施措施,并向施工人员交底。
施工营地、场地、便道在使用完毕后立即恢复。
2.3.2 抓住环保重点,采取对症措施施工中,将以大气污染、水污染、噪音扰民、粉尘污染、火工品及化工品的运输、固体废物处置、建筑垃圾及生活垃圾的处置为重点,采取针对性措施,确保实现环保工作目标。
环保工作管理制度 环境保护责任制度 环保工作检查、评比与奖惩制度 技术管理 经济管理 制度管理 项目部环保领导小组基层队环保工作小组保证环保工作经费投入 兑现环保奖惩制度 建立环保工作台帐 环境影响因素识别 施工方案中制定环保方案 工程检查验收包括环保验收 组织管理环境保护管理体系施工环保管理人员环保教育负责环保检查、评比活动2.3.2.1 防止大气污染措施弃土必须运至弃土场,严禁随意抛撒。
施工垃圾及时清运,适量洒水,减少扬尘。
施工期间做好既有道路养护工作,不得随意占用道路施工、堆放物料、搭设建筑物。
对现场临时道路经常洒水并栽树种草进行绿化,防止尘土飞扬,污染空气。
严禁在施工现场焚烧废弃物和会产生有害有毒气体、烟尘、臭气的物品。
施工中若产生有害气体,则采取有效的措施,及时治理,尽量减少有害气体排放对大气的污染。
施工现场使用的锅炉、茶炉、大灶,排烟必须符合环保要求。
烟尘排放黑度达到林格曼Ⅰ级以下。
2.3.2.2 防止水污染措施施工营地及料场尽量避开环境敏感地段,选址离开河岸及水源井一定的缓冲距离,防止对水体的污染,防护距离约20~30m。
施工营地产生的污水集中处理,其中粪便污水设化粪池并定期清掏,工程结束后化粪池用土填埋并恢复地表植被。
凡需进行砼、砂浆等搅拌作业的现场,必须设置沉淀池。
清洗机械和运输车的废水经过沉淀后,方可排入污水管线,亦可回收用于洒水降尘。
凡进行施工作业产生的污水,必须控制污水流向,防止其直接流入河流和灌溉渠中,并在合理的位置设置沉淀池,经沉淀后方可排入污水管线。
现场存放沥青、油料、漆料等化学品的库房,不得设于河流、鱼塘、湖泊及饮用水井附近,须备有遮盖的帆布,进行防渗处理,储存和使用都要采取措施,防止跑、冒、滴、漏,污染水源。
施工现场临时食堂,用餐人数超过100人时,设置简易有效的隔油池,定期淘油,防止污染。
施工过程中严禁将含有污染的物质或可见悬浮物的水排入河渠、水道。
所有机械废油回收利用或妥善处理,严禁随意泼倒。
本工程桥梁墩台基础一般为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将产生大量的泥浆,泥碴严禁弃入河道,泥浆严禁弃入河中,现场设沉淀池,沉淀后自然干化,施工结束后用土填平沉淀池,恢复地表植被。
2.3.2.3 降低噪音、减少扰民的主要措施施工现场严格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制定降噪的相应制度和措施。
做好宣传工作,倡导科学管理和文明施工。
合理安排施工场地,施工场地尽量远离居民区敏感点,施工场界内合理安排施工机械,根据场地的布置情况实测或估算场界噪声,特别是有敏感点一侧的噪声,如果超标可采取加防振垫、包覆和隔声罩等有效措施减轻噪声污染。
在居民生活区的施工,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噪声大的作业尽量安排在白天,在村庄、居民区附近施工时注意避开午休、夜间施工,减少扰民。
一般情况下把作业时间限定在7:00~22:00时,避免夜间作业,或按监理工程师限定的作业时间施工,必须昼夜连续作业的施工现场,采取降噪措施,做好周围群众工作,并报有关环保单位备案。
合理规划施工便道和载重车辆走行时间,尽量远离村庄,减小运输噪声对村民的影响。
同时做好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教育,降低人为因素造成的噪声污染。
施工选择性能优良、噪音小的施工机械,对本工程使用的机械设备进行详细的建筑噪音影响评估,并采取消音、隔音材料、护板等设施降低噪音。
对各种车辆和机械进行强制性的定期保养维护,以减少因机械故障产生的附加噪声与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