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如何创新

浅谈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如何创新

浅谈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如何创新【摘要】创新是企业各部门发展的灵魂,也是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灵魂。

档案管理工作千头万绪,只有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创新,通过各种形式的开发利用使档案信息同科研生产的实践结合起来,把档案潜在的价值和作用发挥出来,档案事业才能够得得到较好的发展,企业也才能在市场经济中增加竞争力。

【关键词】企业档案;管理创新
企业档案纵连企业诸多历史阶段,横贯企业各个领域,记述了企业各类活动的全过程,具有不可替代的凭证和史料参考作用,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是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的基础,是企业各项活动得以承前启后的保障,在企业做强做大的不断发展过程中,尤其需要不断创新档案管理工作。

如何使档案管理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笔者在企业从事多年档案管理,参与了对各科室档案的接收进库工作,共接收文书档案358卷,会计档案1216卷,人事档案430卷,底图档案15卷,科技档案17卷,照片档案34张。

现结合工作实际,试对档案管理工作创新作以下论述。

创新是档案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信息化步伐加快,企业推进跨越发展,对企业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档案工作要适应这个要求,必须要有新思维、新理论、新方法。

要解放思想,破除因循守旧观念;要与时俱进,树立大服务理念,要摆正位置,在企业加快发展的大环境中发展自己。

1 在创新中解决好四个关系
创新不是凭空想象,不是“空中楼阁”,创新必须在原有基础之上进行。

长期以来,档案工作形成了一整套理论、方法和工作经验,档案事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工作体系,这些基础对今后的档案管理工作仍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是创新的根基,因此,创新绝不能抛弃这个基础,要在认真研究、总结过去的基础上,分析现在和将来的形势,在发展中寻求新的突破,不断推进档案管理工作创新发展。

1.2 创新与现实的关系
工作创新不能脱离实际。

在由计划经济模式向市场经济模式的转变过程中,企业档案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档案工作还处于受多种条件限制发展较慢、企业员工档案意识不强、档案部门工作不到位、档案事业发展后劲不足等状态。

创新就要重视现实,面向未来,从实际出发,围绕如何解决现实存在的问题,在打好基础、快速发展上求突破。

1.3 创新与学习借鉴的关系
学习是创新的基础,借鉴是创新的阶梯,创新是学习的动力,也是学习的目的。

档案工作创新既要学习本行业专业知识,借鉴本行业成功的经验和方法,又要学习相关专业、其他行业知识,借鉴其他行业和专业创新方法和成功经验。

创新要坚持“推陈出新”原则,运用否定之否定认识规律和批判、继承观念,在学习和借鉴中创新。

创新是事业发展的动力,但创新绝不能是虚无飘渺的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都要经过实践检验,凡是对事业的发展有促进作用的创新,都要大力推广,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在企业档案管理工作中,要把创新思维和工作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要做到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探索、敏于创新,激发求知欲和好奇心,在打好知识根基的前提下,提高创新能力,在实践中发现新知、运用真知,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增长才干,为创新档案管理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2 运用新技术创新服务手段
2.1 建立档案馆(室)网页,开展网上服务
随着档案馆(室)内部局域网的建立,档案部门将充分利用企事业单位的网站制作自己的网页,积极组织上网数据和信息,使档案管理服务系统联上企事业单位网站,实现档案信息的网上检索,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2.2 建立“电子文件(档案)数据管理中心”
档案馆(室)与企事业单位信息管理部门可加强密切配合,建立“电子文件(档案)数据管理中心”。

该中心设在企事业单位档案馆(室),是企事业单位信息资源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电子文件(档案)数据管理中心集中管理网站内各单位的归档电子文件,并在网站上提供有限制性或非保密电子文件查询、利用服务,实现电子文件信息资源共享。

其优点是覆盖面广,内容丰富,利用率高。

2.3 电子文件的自动上传收集
目前在单机上形成的电子文件的收集工作,已成为档案管理部门不容忽视的问题。

与传统纸质档案收集有很大差异的是,许多电子文件的形成通过下载和上传就完成了,因此,档案部门可以改变传统工作模式,在网页上建立电子文件自动上传的工作窗口,在第一时间将其收集到,并在档案馆(室)的服务器上归档。

2.4 开展档案管理在线服务
传统的档案利用方式,如到档案部门利用档案、参加档案展览、阅读档案复制件或公布件,特别是到档案部门利用档案原件的方式,在信息化时代里必然要发生变化,至少是部分变化。

社会的全面信息化改变了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环境,使人们更注重信息的时效性,希望通过信息系统、信息网络及时准确地获得多种信息。

因此,被动的、手工式的档案提供利用方式必然逐步被主动的、现代化的档案服务方式所代替。

2.5 开展现行文件阅览服务
随着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到档案馆(室)查阅党政机关及有关部门制定的文件的人员增多。

企业出于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投资兴业等需要,希望能够更加便捷地了解到有关政策信息。

为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档案管理部门要进一步转变工作职能,提高工作效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使档案管理更加适应企业发展的要求。

3 通过创新拓展服务领域
3.1 转变观念提供多方位多元化服务
企业档案由主要为本单位内部服务转化为社会全方位服务,已成为档案管理者的共识。

这是因为档案部门既要面对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一切社会活动中利用或可能利用档案信息的组织和个人,又要针对性地为特殊利用者提供特定服务。

信息化社会中,人们对各类信息的需求日益迫切。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从事的科学研究和生产建设、行政管理活动变得越加复杂,越离不开信息服务。

对档案信息的单一需求必然将被对档案、文件、图书、情报检索资料的综合需求所代替。

3.2 兴办服务实体,发展档案产业
处于信息化社会的今天,从信息资源开发的角度看,档案人员不再单纯是档案的保管员,还应是档案信息财富的拥有者和提供者;档案馆(室)也不再是单纯的收藏机构,还是档案信息的聚集中心、交流中心和信息技术的用户。

知识经济时代档案馆(室)的改革创新方向就是走信息化道路,在为社会提供档案信息服务的基础上,创建档案信息服务产业,建立以档案信息搜集、加工、贮存、检索、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工作实体。

3.3 加强横向联合,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人类的知识和信息总量在急剧增长,面对浩瀚繁杂的文献情报,任何一个文献部门都不可能将所有知识和信息全部加以搜集、整理、加工、保存和利用。

因此,必须打破档案、图书、情报等部门各自为政的局面,建立一个完整的社会信息系统,实行一体化管理,充分发挥整体优势。

实现资源共享能使档
案、图书、情报等文献部门相互分享各自的资源,使利用者很方便地获得更多、更广泛的知识、信息、情报。

通过建立联合目录,形成网络,实现资源共享,使各文献部门充分挖掘资源潜力,实现文献资源互补,提高馆(室)藏资源利用率,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和浪费。

3.4 注重“反馈”,深层次开发档案信息
反馈方法在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反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可以提高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科学性、合理性、系统性。

例如,产品经过用户使用之后,能否适应需要、哪些需要改进等,这是检验企业为适应市场需求而采取的改革措施是否成功的关键,也是对产品质量作出的评价。

通过对产品质量的反馈材料进行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企业进行自我调节,评判自身,检查企业产品改进的目标是否已达到、已经做了些什么、还应做些什么等。

[责任编辑:王迎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