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浅谈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浅谈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摘要:当前我国建筑业企业正进入全面深化工程项目管理,加大体制改革力度的关键时期,经济全球化将对我国建设领域产生重要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将带来许多机遇和挑战。

改进施工方法、有效控制成本、合理配置资源、追求项目利润的最大化己成为建筑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

本文系统分析了建筑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现状,特别对国内外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现状,并提出了成本控制存在问题,为以后施工项目工程减少不必要的浪费,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关键词:项目管理控制现状问题
中图分类号:f275.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建筑施工企业生产经营的目的是通过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发挥本企业在技术、设备、管理能力方面的优势,以获得本企业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信誉。

在实现这个目的过程中,作为建筑施工企业成本中心的工程项目则是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和发展依托,因而其成本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1 国内外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现状
1.1 国外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现状
国际上对建筑企业在财务成本控制上和其他企业一样实行内部控制方法,通常由企业和审计机构共同实施。

内部控制分为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

其中,内部会计控制涉及与资金安全和会
计记录的准确性、可靠性有直接联系的方法和程序内部管理控制主要是与提高经营效率和贯彻管理方针有关的方法和程序。

内部控制包括组织机构的设计和企业内部的所有相互协调的方法和措施,这些方法和措施用于保护企业的财产,检查会计信息的标准性,提高经营效率,推动企业执行既定的方针,即保证了建筑企业资产的完整性、合法性,又提高了企业的经营效率。

1.2 国内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现状
当前我国施工企业在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方面,存在着制度不完善,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造成成本支出大,效益低下等不良局面。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成本管理意识不强
在建筑项目成本管理中,公司级管什么,项目部管什么,责任不明确,虽然企业要求项目部要做到先算后做,但实际经常是干了后算,或边干边算。

虽然项目部都配有预算人员,但责任不落实,工作不到位,财务、材料、合同、计划统计等部门工作脱节,有预算无核算,大部分无项目经济分析比较,没有具体的节超建议和措施,即使能从结算上反映项目盈亏,但弄不清盈亏原因。

尤其是有些管理人员受传统观念影响,成本管理意识不强,缺乏法律意识、责任意识,把业主——总包——分包关系理解为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双方友好合作关系,没有合同观念、经济意识,或者由于不涉及较大切身利益关系,有的虽然意识到要找建设单位办理签证手续,但遇到建设单位不愿签或有意拖的情况,没有及时采取措施。

(2)成本核算留于形式,指导意义不大
一般来说,每个项目虽配有预结算员,但其所从事的工作也只是按图按现场指令算量,作为结算依据之一,在施工过程中没有将成本预算和成本核算结合起来,由于项目没有阶段成本分析,没有分部分项成本分析,没有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计划成本的比较,或者没有栋号、班组成本分解,因此对项目施工指导意义不大。

再加上奖励机制不健全,奖罚办法不落实,成本超支与大多数人的个人收入没有直接挂钩;因此,管理人员对情况并不十分关心,不少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所负责工程部分的计划成本、预算成本和实际成本情况,只要进度跟得上,总体感觉就很良好。

另一方面,由于没有分阶段分项目成本控制,没有分部分项成本控制,所以最后项目完工后成本也就没有有效控制,有时甚至到结算时才知道项目亏损。

(3)缺乏可操作的工程成本控制依据
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与一般产品成本管理的根本区别在于它的目标成本管理是一次性行为,它管理的对象只有一个工程项目,随着这个工程的完工而结束其历史使命。

但是很多施工企业对于工程目标成本的制定过于简单化和表面化,有些施工企业只是简单地按照经验工程成本降低率确定一个目标成本,而忽略了该工程的现场环境以及施工条件以及工期的要求。

项目经理部内部又将这一目标成本按照工程成本的构成即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费、间接费用等按同比例套算下来,而不管这些成本项目到底有多大的利润
空间。

在项目成本管理措施方面,只有简单的规章制度,具体由谁去做,怎样做,做到什么程度都没有提及,都是一些空洞的理论性规定,根本无法执行。

这样的目标成本由于没有和实际施工程序结合起来,可操作性差,起不到控制作用,更无法分析出成本差异产生的原因。

因为各工程项目之间没有可比性,结果到下一个工程项目照样如此,使目标成本永远停留在目标上。

(4)缺乏完善的责权利相结合的奖励机制
有些施工企业因为各部门、每个岗位责权利不对应,以至于无法考核其优劣。

奖罚不到位的做法,不仅会严重挫伤有关人员的积极性,而且会给今后的成本管理工作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因为职工所关心的就是企业执行责权利相结合原则是否有力度。

(5)没有形成全员参与的整体成本管理观念
在现行的成本管理模式中,成本管理的要求还没有渗透到企业的各个职能部门和层次上。

对企业的职能部门及附属机构而言,成本控制的意识还不强,认为这是项目部的事,没有形成相应的约束和激励机制,其成本支出没有得到有效地控制,造成管理成本过大、企业整体效益低下的现象。

在项目经理部,虽然采取一些加强成本管理的措施,但有些项目经理部简单地将项目成本管理的责任归于成本管理主管,或一谈成本管理就认为是财务部门的事,没有认识到成本管理是全员、全过程的工作。

(6)没有建立完整、明确的成本责任制
建筑企业原有成本管理模式中,一个完整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
全过程处于割裂状态,如成本预测和成本计划职能在经营预算部门;成本控制职能在施工现场项目经理部和供应、劳资、设备等各管理部门;成本核算职能在财务部门。

工程项目责任成本和对责任成本指标的反馈修订完善以及分析考核等工作尚未落实到具体部
门和人员。

由于责任未能得到完整、明确的划分,当面临成本管理产生的具体问题时,就成了“谁都该管,谁都管不了”,或者”谁都有责任,又谁都负不了责任”的状况,这样的责任制是无法得到贯彻落实的。

2 工程项目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目前,建筑施工企业在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方面还处于一种初级、粗放、经验型管理的层次上,成本控制体制缺乏应有的活力,缺乏一套激发项目管理者创造力的激励、竞争和约束机制,具体表现为:(1)成本控制认识不清,成本控制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但推行这么多年来,仍有一部分人员成本观念模糊,意识不强。

对成本控制的认识存在误区,认为成本控制只是成本管理部门或成本管理人员的职责。

企业的成本管理只需要成本管理部门的人员执行即可,与己无关。

形成粗放型的或是”凭着感觉走的”局面。

(2)成本职责不明,各专业工种之间,分部分项之间成本没有明确的划分。

(3)成本控制程序、环节缺失,缺乏系统化、程序化的成本控制流程。

(4)成本计划方式、方法不科学,经验性成份太多,缺乏可信
的依据和富有创意的计划配套方案。

(5)施工成本经常处于失控状态,其因素有项目管理者的主观因素控制目标的片面性、单极化缺乏有效的控制手段和方法等方面。

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项目管理部门组织由于成本控制数据缺失,未能形成可查询的工程成本控制数据库,由于资料的不完整,造成项目过程控制混乱,无法核定单项工程盈亏水平,只能是秋后算帐,完工后盖棺定论,结果损害了企业的利益。

(6)项目经理对各项成本控制不够重视,导致项目的利润大打折扣。

(7)工程成本控制成果考核欠科学、缺制度、束缚太多,以致在多项目部”流于形式”,违背了控制的初衷,起不到成本控制的作用。

3 结语
随着建筑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企业能否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关键在于有无低廉的成本。

我们只有正视发展中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才能达到有效地控制施工项目成本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蔡玉学.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体系的研究[d]. 西安
建筑科技大学.2009
[2]王道先.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与项目成本控制[j].新疆农垦经济.2010.2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