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教案设计
教师:
学校:
多彩的学校生活——小伙伴
学情分析:由于初一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绘画基础,运用语言描写人的特征,抓的还是很准的,所以抓住人的特征还是很容易的,而且学生很喜欢描绘周围的人物。
借助本教材中小伙伴的描绘,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绘画表现能力的好机会。
教材分析:本节教学内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多彩的学校生活》中第一课《小伙伴》,面对如此发达的媒体时代,照片早已不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因此需要发挥巧妙的艺术构思,创作出意义独特,富有创意和特点的艺术形象,怎样让我们的描绘更引人注目,是本课学习的主要内容。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描绘抓住人与众不同的特征,从而了解我们每个人长相的差别所在.
2.能力目标:让学生学会如何去观察一个人的长相,养成细致观察的良好习惯。
增强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知识之间的贯通性,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增强绘画表达和欣赏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重点是引导学生学习观察人物五官的特点。
2.教学难点:在课堂上的组织,引发学生的兴趣,有条理地把学到的知识用于实际观察。
三、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准备:从图书、画册以及通过上网查出一些五官比较有特色的人物的照片。
上课前按照班里的七组把学生分成发型、脸型、眉目、鼻、口、耳六组,分别查资料。
每人带一张照片,图画纸、铅笔、橡皮。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教材、教案。
教学器材准备:电脑、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讲台。
四、教学过程设计
1、组织教学:按常规进行
2、引入新课: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面孔,即便是双胞胎我们也能找到长相的差异,所以我们能根据面容区分我们的小伙伴。
A、板书标题:“多彩的学校生活——小伙伴”
我们每个人的脸都是我们形象的代表,我相信每个人都十分重视我们自己的这张脸,虽然每个人的长相都有所不同,但这都是我们个性的表达。
我们都知道我们这个地球上有各种不同的人,首先我们一起来看一部短片,看看世界各地的人都长的什么样?
看视频片断。
每天我们都和许多人打交道,每个人都有一张个性鲜明的脸。
那么是什么决定了我们每个人都长得各不相同呢?
学生回答:略
B、刚才同学们都说了,五官以及脸型发型是区分人与人差别的主要部分,那么我们今天就来了解一些
关于“长相”的知识。
(课件展示:发型、脸型、眉、目、鼻、口、耳),由各组学生代表介绍各组查到的资料:
a.头发是我们头上的一片茂密的森林,它是头上最醒目的一部分,下面我们就听听第一组同学是怎么介绍头发特点的。
(学生分析略)
教师总结:直发、卷发、长发、短发、传统发型、新潮发型……等等
b.脸是我们头上广博的土地,它的形状对一个人的长相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下面我们就听听第二组同学向我们介绍一下脸型的知识。
(介绍完后教师总结汉字表示的脸型)“田国目用,甲申由风”
c.眉毛是我们脸上的一道防风林,每当下雨的时候,眉毛会挡住流向眼睛的雨水,那么眉毛又是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教师总结:长眉、短眉、浓眉、淡眉、上挑眉、下垂眉……等等
d.眼睛像是什么呢?(问学生?)
教师总结:眼镜是心灵的窗子,人的丰富的感情世界都靠这扇窗子来展示。
e.鼻子又像什么呢?——“脸上挺拔的山峰”
教师总结:高鼻、窄鼻、肥鼻、瘦鼻、长鼻、短鼻……等等
f.下面我们来看看在脸上有着重要作用的嘴。
在总结完嘴的特点之外,向学生讲:“微笑是最好的社交语言!”提倡以乐观的微笑面对人生。
g.我们的头上还有一对永远也不能见面的“双胞胎兄弟”——耳朵
C.看完了七个组的介绍,下面我们来看几张照片:
展示:付彪、巩汉林、葛优等人的照片及漫画像。
和学生一起观察人物的五官特点。
(每看一位名人都让学生讲出他的五官特征、脸型特征以及发型特征,讲完后再让学生看明星的漫画像,通过漫画象证实学生学生分析的正确与否。
)
3.练习
实践活动(一)
请一位学生上讲台,由班里的同学观察他的五官特征为他画像,看谁画的最形象。
(1)学生练习用铅笔描绘,老师巡回指导。
(2)找出画出模特特点的同学作品进行展台展示
(3)学生自评和他评,老师引导和纠正
实践活动(二)
(1)小伙伴间交换照片,为好友画像,看谁能用笔抓住亲密伙伴的五官特点。
(2)教师在教室巡视,帮助一些学生分析他们的特点并进行造型的辅导。
(3)挑出绘画有特点同学的作品进行展示。
(4)点评:优缺点、建议。
五、本课小结:掌握五官特点和利用五官的特点进行人物描写
六.布置作业:
利用自己带的小镜子观察自己的五官特点,并试着画一张自己的漫画像。
教学反思
通过这一节课的设计,我觉得学生的积极性一旦被调动起来,能量是巨大的,他们会去主动地到生活中去寻找许多相关的话题,从而又带动了更多的学生,而且学生的语言又是他们最好接受的,学习效果十分明显,学生能够产生出极大的学习兴趣。
教与学真的是需要花一番工夫去研究的,不能把全部的知识都通过教师交给学生,要善于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去寻找他们想要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