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人口与环境》一、选择题(2015·辽宁模拟)读下面黑龙江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比较图(单位:‰),回答1~2题。
1.黑龙江省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全国同期相比差异最小的年份是()A.2012年B.2010年C.2000年D.1995年【解析】读图,左侧分别是全国和黑龙江的人口死亡率,右侧分别是黑龙江与全国的人口出生率。
可以计算出人口自然增长率黑龙江与全国同期的差异大小。
1995年相差2.6,2000年相差3.6,2010年相差2.4,2012年相差3.6,故2010年相差最小。
B项对。
【答案】 B2.目前,黑龙江省人口自然增长的特点是()A.人口增长模式为“高—低—高”B.总量呈下降态势C.总量呈零增长态势D.总量呈增长态势【解析】根据图中数据可以判断,黑龙江省人口增长模式为“低—低—低”模式,A 项错。
但是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0,故总量仍呈增长趋势,B、C两项错,D项对。
【答案】 D(2015·广州检测)某地区2012年人口总量2 443万,城镇人口1 452万(外来人口有520万),农村人口991万。
下图为该地区部分人口资料图。
读图回答3~4题。
3.目前,该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特点为()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极低自然增长率B.低出生率、高死亡率、较低自然增长率C.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D.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解析】该地区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均低于1%,所以应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答案】 D4.影响该地区城镇与乡村人口老龄化差异的直接因素是()A.人口政策B.医疗条件C.人口迁移D.经济水平【解析】城镇人口60岁及以上人口比例小于农村,是因为农村劳动力人口,即15~59岁的人口向城市迁移,而导致城镇的老龄化小于农村。
【答案】 C(2015·南昌调研)下图示意江西省从新中国成立初期至今人口自然增长轨迹示意图,X表示初期,Y表示末期。
读图完成5~6题。
5.下列有关图中人口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A.Ⅰ阶段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B.O拐点出现是受政策因素影响C.Ⅱ阶段会出现劳动力严重短缺D.从X到Y,人口自然增长速度一直加快【解析】Ⅰ阶段出生率在不断上升,死亡率则在不断下降,人口增长的速度处于加速阶段。
从O开始,出生率下降明显,人口自然增长速度在下降,主要是受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
【答案】 B6.单独二孩政策的实施将对江西近十年产生的影响是()A.老年人口数量会有所下降B.出生人口性别趋衡C.家庭抗风险能力降低D.城市就业压力增大【解析】单独二孩政策的出台,女孩子的数量会增加。
单独二孩政策,直接的影响是青少年的数量会增加,对老年人口数量增减没有直接影响。
【答案】 B(2015·福州质检)图甲表示2010年我国东部沿海某特大城市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柱状图,图乙为我国不同阶段人口增长状况图。
读图,回答7~8题。
7.图甲所示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状况最接近图乙中的()A.Ⅰ阶段B.Ⅱ阶段C.Ⅲ阶段D.Ⅳ阶段【解析】本题考查人口增长。
根据图甲和图乙判断,图中所示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状况最接近图乙中的Ⅱ阶段。
【答案】 B8.图甲所示城市在今后应()①加强老年人的社会保障工作②制定鼓励生育政策,提高生育率③大量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④适当调整生育政策,提高少年儿童比例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本题考查解决人口问题的措施。
该市人口自然增长处于“三低”阶段,人口老龄化严重。
该市是我国东部沿海特大城市,因此一方面要加强老年人的社会保障工作,另一方面要适当调整生育政策(但不能鼓励生育),提高少儿比例,同时适度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缓解劳动力不足的现状。
【答案】 B(2015·成都诊断)下表是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200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2010年)及2013A.劳动年龄人口(15~59岁)数量一直明显上升B.老年人口数量一直明显上升C.人口素质仍需不断提升D.人口流动及迁移比较频繁【解析】由表可知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200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2010年)及2013年人口的相关数据比较劳动年龄人口(15~59岁)数量先增后减,不是呈一直上升趋势,A项错,符合题意;老年人口比例呈一直增加趋势,B项正确;每10万人中大学生人数在明显增加,但总体比例较低,说明我国人口素质仍需不断提升,C项正确;由于地区经济发展差异,人口流动及迁移比较频繁,D项正确。
【答案】 A10.针对上述人口变化特点,我国应该采取的措施是()①改变计划生育政策,促进人口增长②继续健全社会养老保障体系③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技术事业④改革户籍政策,引导人口流动⑤积极鼓励境外移民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⑤D.①②③④⑤【解析】计划生育政策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短期内不能改变,故①错,排除选项里含①的,即A、D两项;积极鼓励境外移民势必会造成大量人才流失,我国人口素质得不到提升,故⑤错,排除C项,本题选B项。
【答案】 B(2015·武汉联考)当人口负担系数(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小于或等于50%时,称为人口机会窗口期,也可称为人口红利期。
据专家预测,我国人口红利将从2014年开始消失。
据此回答11~12题。
11.下列四幅图中,未来几年人口红利增长较快的是()【解析】四幅图中B图显示10~14岁和20~24岁年龄段人口比重较大,可推测15~19岁人口比重较大,同时50~60岁人口和10岁以下人口比重较小,则未来几年劳动年龄人口会快速增长。
而非劳动年龄人口增加较慢,必然是未来几年人口红利增长较快。
A图年轻人口增长快,C、D两图老年人口增长快,都会使人口红利增长减慢。
【答案】 B12.人口红利消失将带来的影响为()A.劳动力充足B.社会负担轻C.经济增速减缓D.人口数量减少【解析】人口红利消失意味着,劳动力人口增长慢于非劳动力人口的增长,则社会负担加重,使经济增速减缓。
【答案】 C(2015·苏州模拟)图甲示意某国人口数量和每十年人口增长率状况。
读图完成13~14题。
13.该国()A.人口容量小,人口问题突出B.人口迁入率高,人口数量增加快C.人口以自然增长为主,增速趋缓D.经济发达,人口老龄化十分严重【解析】图中显示该国2001年人口达到10亿,人口容量很大,且该国只能是中国或印度,属于发展中国家,故A、D两项错误;从十年人口增长率可看出,人口增速先快后慢,经济较落后的国家人口迁入率一般不高,故C项正确、B项错误。
【答案】 C14.图乙中反映该国2011年的人口年龄结构的序号是()A.①B.②C.③D.④【解析】根据图中人口增长率分析,70年代后该国人口增长率下降,则2011年少年儿童比重应较低,不会超过40%;同时由于总体上人口增长较快而老龄化不应很严重,即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应低于20%。
据此可判断可有②符合。
【答案】 B(2015·保定调研)下图为成都市2001~2008年人口增长统计图,图中四条曲线分别表示总人口数、户籍人口数、迁入率、机械增长率。
读图完成15~16题。
15.图中表示机械增长率的曲线是()A.①B.②C.③D.④【解析】由材料可知,成都市人口快速增长,因此其户籍人口数也应是增长的,总人口数也是增长的,故②曲线表示总人口数,④曲线表示户籍人口数;机械增长率是迁入率减去迁出率之后的值,成都市的迁入率是高于机械增长率的,故①曲线表示迁入率、③曲线表示机械增长率。
【答案】 C16.人口变化给成都市带来的影响是()A.老龄化趋势加剧B.社会公共资源相对不足C.出现逆城市化现象D.产业结构升级【解析】成都人口数量的快速增长,会导致社会公共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减小,从而出现社会公共资源相对不足的局面。
【答案】 B(2015·长沙联考)读我国某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迁移率(净迁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随时间变化曲线图,回答17~18题。
17.该地区人口增长率最高的时期是()A.①B.②C.③D.④【解析】人口增长率是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迁移率之和,①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迁移率均为正值,且人口自然增长率值较高,故此时期该地区人口增长率最高。
【答案】 A18.③时期以后人口迁移率下降的原因最有可能是()A.劳动力指向型产业转移B.生态环境恶化C.技术人才外流D.本地人口大量外迁【解析】该地在③时期之前人口迁移率总体是提高的,说明该地区对劳动力需求大,有大量劳动力迁入该地,而③时期之后迁入人口减少。
说明其对劳动力需求减少,故人口迁移率下降最可能是劳动力指向型企业外迁造成的。
【答案】 A(2015·成都诊断)下图是2012年我国和美国人口迁移年龄分布图。
读图,完成19~20题。
1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中国人口迁移率峰值比美国早与农村早婚有关B.美国老年人口迁移率较高主要是因为和子女团聚C.美国老年人口迁移的方向自南部向东北部D.中国与美国10岁儿童的迁移量相当20.针对我国人口迁移的特点,迁入地今后应重点()A.加强法制和道德建设B.加大城市幼儿园建设C.加大医疗、卫生事业建设D.加强户籍管理制度建设19~20.【解析】美国老年人因气候、环境等原因主要向南部、西部“阳光地带”迁移;我国农村人口婚育年龄早,且农村人口多,因此人口迁移率峰值提前。
我国大量人口因经济因素向城市迁移,迁移人口主要集中在婚育年龄阶段,故需要加大城市幼儿园建设。
【答案】19.A20.B二、非选择题21.(2015·南京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国家人口计生委发布的《2012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指出,当前,我国的城镇人口比重超过50%,流动人口规模达到历史新高。
2011年,我国流动人口总量已接近2.3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7%。
材料二2010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地区构成情况。
材料三2010迁出迁入乡村75.6% 22.8%城市24.4% 77.2%材料四2010年重点地区流动人口性别年龄金字塔。
(1)结合材料分析我国目前人口流动的主要特点。
(2)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
(3)人口大量流动,给流入区造成的影响主要有哪些?【答案】(1)流动人口数量大;流动人口以农业人口的流动为主(流动人口主要从农村到城市);主要流向东南沿海城市(人口流动方向主要从内陆到沿海);流动人口以青壮年为主。
(2)农村有大量剩余劳动力;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人口流入地区的就业机会较多;流入地区生活水平一般较高等。
(3)有利影响:提供大量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加快城市化速度,提高城市化水平。
不利影响:一定程度上加重交通、就业及社会经济秩序等方面的压力;带来社会治安管理问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