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包装行业分析报告作者:吕芸一、纸包装行业基本情况(一)纸包装所属行业类别根据中国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纸包装行业属于“C22 造纸和纸制品业”;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纸包装行业属于制造业大类下的“C2231 纸和纸板容器制造”。
纸包装按用途可分成运输包装及销售包装两大类,其中运输包装具体指用于降低运输流通过程对产品造成损坏、保障产品安全、方便储运装卸以及加速交接点验等以运输储运为主要目的的包装;销售包装具体指直接接触商品、最终将进入零售网点并流入购买者手中的包装,按应用还可进一步分为食品饮料包装、电子电器包装及药品包装等。
(二)包装行业发展状况目前,包装业中三个增长最快的地区分别为北美、欧洲、亚太地区。
未来几年,作为北美地区三大国家之一的墨西哥包装业增长速度预计将会拔得头筹。
各类包装产品中纸质包装盒将领衔包装业市场,尽管金融危机期间纸质包装盒需求出现相对下滑,但目前已经恢复至较高水平。
2011年北美地区包装业消费最大为纸盒包装,占比33.7%。
其中,瓦楞包装盒板块不仅增速最快,而且市场占有量最大,涵盖了纸质包装盒市场的64.3%份额。
此外,零售包装业越来越受到大众的青睐,随着众多大型连锁经营店加大在北美地区的布局,零售包装业将成为市场新宠。
全球包装市场产销分布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中国包装行业于过去十年间亦已取得显著增长。
根据中商情报网报告,2009年中国包装行业产值已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包装国。
中国包装行业产值已从2003年约2,806亿元增至2012年约13,829亿元,期间复合年均增长率约为19.40%。
预计中国包装市场在2014年至2016年将以每年9.8%的速度快速增长,增长速度将远远超过其他亚洲国家。
显然,中国的包装行业整体开始步入产业升级阶段,行业的快速发展相应地促进了行业要求的提高。
据国际经验市场调研,包装行业能够孕育巨型企业,而目前我国包装企业普遍规模较小,包装企业未来的三大发展目标为:扩大现有市场、提高经营效率以及推出新产品和新服务。
在这个巨大行业中,拥有核心竞争优势、能够快速复制商业模式的小公司,将迎来持续成长的机遇。
中国包装行业可分为六个类别,即(1)纸品包装业;(2)塑胶包装业;(3)金属包装业;(4)玻璃包装业;(5)包装机器制造业和(6)其他包装行业。
2012年,上述各类别所贡献的产值情况如下:数据来源:中商情报网报告注:其他包装业主要指陶器制包装及木材包装(三)纸包装行业概况1、纸包装已逐渐趋势化随着环保意识的发展,包装行业正在往绿色环保方向发展。
这样的发展趋势势必引导更为绿色化包装形式的发展,例如纸制品包装。
纸包装时代的到来为正在被产能过剩困扰的造纸行业带来了商机。
绿色包装又可以称为无公害包装和环境之友包装,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无害,能重复使用和再生,符合可持续发展。
当今这个全球都在呼吁绿色包装、珍爱地球的时代,纸制技术势必将广泛应用于包装行业上,绿色包装将成为未来包装行业发展的趋势,以纸代木、以纸代塑、以纸代玻璃、以纸代金属、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共识。
以纸和纸板为基材的纸型包装,具有低成本、节省资源、易于机械加工、更环保、无污染、便于回收、再生利用等优点。
无论是用于运输包装的纸箱,还是用于销售产品的外包装的纸盒、纸袋、都是以纸材为首选。
随着造纸技术的发展和环保意识的增强,传统单一的纸材料正向复合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复合材料纸、功能型专用纸和无污染的植物纤维纸不断的被开发,纸材的功能和适用性今非昔比,正在逐渐取代其他材质的包装。
在现今各种商品的同质化趋势下,包装成为了商品质量、售后服务之后的第三种决定销售和建立品牌形象的重要因素。
包装从原有的商品保护和方便使用的功能,向增加商品价值、塑造品牌、促进销售方面的发展。
包装设计已成为商品营销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六大包装之首的纸制品包装,随着纸材料及其加工技术的不断发展,其造型形态日趋多样,更具创意变现力。
2、纸包装行业发展迅速中国纸制品包装行业经过将近30年发展,如今已经走到工业化的中期阶段,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雏形已形成。
近年来,随着金融危机的逐渐消退,国外纸制品包装市场回暖;同时,中国部分纸制品包装出口企业由外销向内销转型,国内政策对纸制品包装行业大力扶持,中国纸制品包装行业出现欣欣向荣的发展局面。
2012年,中国纸和纸板容器行业销售收入(容器类纸包装市场规模)达到3,48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5%。
从历史数据来看,中国纸和纸板容器行业的市场规模呈逐年扩张趋势,2004年至2012年的复合增长率达到18.11%,其中2011年度较2010年度呈现出跃进式增长,涨幅达到了35.71%。
从毛利率来看,中国纸包装行业2006年至2012年呈现波动向上的趋势,其中2009年达到峰值14.56%,随后回落至2010年的13.59%,之后两年都呈现稳步上升趋势,已经接近2009年峰值水平。
从销售利润率来看,2008年以前行业销售利润率都处于稳定增长的趋势。
2008年以来,受到金融危机、人民币升值以及原纸价格涨价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使得销售利润率有了明显的下降,跌至近三年的谷底。
2009年,中国调高了部分纸制品的出口退税率,由5%上调至13%,一定程度提高了纸包装制造企业的利润空间。
受此影响,行业迅速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销售利润率大幅增长,远超出金融危机之前水平,并且一直保持增长态势,2012年首次达到6%以上。
由此可见中国容器类纸包装的利润水平仍然处于增长的态势中,市场收入规模的增长也较为迅速。
结合中国纸包装行业市场收入规模和利润水平的历史发展情况判断,目前中国的纸包装行业正处于其生命周期的成长期阶段,但是已经越过了成长期的初期阶段。
这一阶段的行业特点表现为,产品已经被大众所认识,但是仍然需要不断的更新换代;市场需求逐步扩大,销售收入迅速增长,利润水平经过初期的亏损或微利状态后,保持增长态势。
3、市场竞争仍较为激烈中国纸制品包装行业规模以上生产企业超过4000家,绝大多数为中小型企业;虽然经过20余年发展,行业内已出现一批上规模、技术先进的生产企业,但从整体看,纸制品包装行业集中度仍很低,属于原子型市场结构,行业竞争非常激烈。
同时,在中国纸制品包装市场庞大需求总量和快速增长趋势下,全球主要纸制品包装生产企业均已进入中国市场,行业竞争日趋激烈。
中国纸制品包装生产企业正处于规模化发展阶段,这促进了行业的进一步升级。
但不容忽视的是,造纸行业环保问题成为国家尤为重视的方面,纸制品包装生产企业在排污减耗方面的成本必将增加;另一方面,国际纸制品包装企业在中国不断加大投资,采取同盟、兼并等策略,使得国内纸制品包装企业进一步面临发展压力。
总体而言,纸制品包装行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国内纸制品包装生产企业尤其需要注重品牌优势的建立及技术设备的更新前进,以获得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和优势。
二、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一)主管部门及监管体制我国纸包装行业不断发展,逐渐形成市场化的竞争格局,各主管部门和监管机构主要针对该行业的宏观层面进行管理。
目前,纸包装行业的主管部门和监管机构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质量监管检验检疫总局、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以及中国包装联合会。
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作为国务院的职能机构,综合研究拟定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政策,是指导总体经济体制改革的宏观调控部门。
针对包装行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制定整个行业的发展政策、行业规划、行业法规以及经济技术政策,组织制定行业规章、规范和技术标准,实施行业管理和监督。
2、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是纸包装行业在质量监管方面的政府主管部门,负责起草包装行业在质量监督检验方面的法律、法规草案,研究拟定包装行业在质量监督检验方面的方针、政策,组织实施与质量监督检验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并实施纸制品加工行业质量标准的产品质量认证。
3、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环保总局是纸包装行业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政府主管部门,主要负责拟订并实施包装行业的环境保护规划、政策和标准,监督管理其环境污染防治,协调解决重大环境保护问题等事务,并对包装行业环保政策的制定、行业环保执行情况进行监管。
4、中国包装联合会中国包装联合会是中国包装行业的自律性行业组织。
主要负责落实国家包装行业方针政策,协助国务院有关部门全面开展包装行业管理和指导工作;开展全行业调查研究,提出有关经济发展政策和立法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组织人才、技术、职业培训;组织技术交流会、展览会等。
中国包装联合会和地方包装行业组织作为政府与企业间的桥梁与纽带,为企业技术创新和高科技技术产业化的各种需求提供服务,及时反映会员企业的正当需求,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
(二)行业主要法律法规目前,我国包装行业适用的法律法规主要涉及四个方面:规范企业市场行为和产品质量的通用性法律法规;有关包装产品的技术性国家强制标准;有关包装产品环保要求的法律法规;规范包装产品进出口行为的法律法规。
相关法律法规如下:(三)产业政策包装行业为国家产业政策所支持,该产业不仅涵盖了包装产品的设计、生产,包装印刷,还包装原辅材料供应,包装机械以及包装设备制造等多个生产领域。
包装产业的发展与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被誉为“朝阳产业”。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包装行业一直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来鼓励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部门多次出台鼓励发展和规范包装行业的政策,体现出我国政府对包装行业的高度重视,主要产业政策如下:三、纸包装行业经营模式及上下游分析(一)纸包装行业经营模式传统纸包装供应商的盈利模式较为简单。
如下图所示,在获得订单之后,传统包装供应商采购原材料并完成生产加工步骤,再以高于成本的价格卖出包装产品即可盈利,利润主要来自于其加工过程。
在这种简单的模式中,降低成本是其维持产品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当原材料价格有较大波动时,传统包装供应商将面临较大的经营风险。
传统包装供应商的价值链结构此外,随着市场中的竞争者数量越来越多,简单的加工过程所产生的增值已经越来越小,利润空间越来越窄。
现代化新型纸包装企业在上述传统业务模式的基础上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一体化食品包装解决方案(Integrated Food Packaging Solutio n),即为客户提供包装产品设计、包装方案优化、包装产品物流配送以及辅助包装作业等一体化服务,融入了与客户包装环节相关的全过程。
该经营模式起源于美国,随后得到欧美等发达地区包装行业的广泛应用。
随着国外大型生产企业陆续进驻中国,包装一体化经营模式已成为包装行业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