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理学作业

管理学作业

管理学作业1.《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古代名著中有哪些管理智慧?《西游记》是国人家喻户晓、耳熟能详的古典文学名著,叙说唐三藏发愿赴西天取经,在徒弟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的护送、陪同下,克服九九八十一道难关,终于圆满完成取经任务返回中土的故事。

《西游记》中的管理哲学。

一、从《西游记》团队看员工心态管理西游团队是一个1114的团队模式。

第一个1是董事长:如来;第二个1是观音:总经理;第三个1是项目经理:唐僧;4就是员工:悟空、八戒、沙僧和白马。

取经项目组实际操作人员就是后面的14,前面的都是各级领导。

其次,项目组的终极任务是:取经。

组织、人员、目标,这是一个和我们日常工作中所见的团队相同。

领导的经理人的苦恼,主要有三点:1、员工跟随企业的目的是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状态。

2、员工在遭遇困难时,希望得到团队和上级的帮助。

3、员工希望团队目标的实现和个人需求的实现一致。

所以,想要团队目标得到更好更快的实现,请您不要忽视了员工的心态。

谭小芳老师认为,了解自己的员工,了解他们加入团队的真正目的;帮助他们让个人需求和团队需求尽量协调一致;而不是一味的用高尚的企业理念、严格的企业制度来激励和约束员工,才会让员工更好的发挥出自己的最大能量为团队创造利益。

二、《西游记》看团队管理西游的团队在运作中为什么能成功,而没有反抗,没有不遵循指令?团队能够协调除了观音外还有一点,就是在孙悟空收服后3者中,他们已经确立了各自的地位,按武功和法术以及收服的前后顺序确立了自己的地位和职能,而这就是他们的团队磨合期,各自确定自己的职能和在这个团队里所处的位置,工作。

到最后才会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优势,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去适应市场的运作。

西游的团队在运做中为什么能成功?有如下因素:第1,观音(执行董事,代表资方),协调人,出资方第2,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白龙马有共同的前提,就是都犯过错误第3,都有共同的目标,都期待自由《三国演义》是段妇孺皆知的历史,而从企业管理的角度来看三国,将使我们受益匪浅。

三国的角逐精彩纷呈,透过战争的硝烟,我们发现管理思想的光辉,千百年过去了依然熠熠生辉。

众所周知,在三国年代企业的竞争非常激烈,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

在这样的情况下,诸国经过激烈的竞争、市场的洗牌,兼并之后,最后天下只剩下了实力最大的魏、蜀、吴三大民营企业集团。

魏蜀吴的创业并不是一开始就是有很大的企业资产传下来的:刘备是最典型的例子,他白手起家,成就了大业。

曹操的条件稍好一些,但也不足以一开始就能够名震天下。

孙权继位的时候虽然条件好一些,但是他的父兄,他的爸爸和他的哥哥孙策创业的时候条件仍然很艰苦。

在条件很艰苦,竞争又非常激烈的情况下,三家都能够成就伟大的事业,从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角度研究,他的营销和管理之道也必然是非常高深的。

成就最大的魏、蜀、吴三大集团,除了有正确的发展战略外,卓越的管理成就了他们卓越的事业。

卓越的管理使他们聚集了人才,整合了资源,事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最终迈上事业的巅峰!一、刘备管理的特点:(1)吸引最优秀的人才加盟。

(2)慧眼识人,睿智知人。

(3)给人才最能发挥的舞台。

(4)给人才最大力度的支持。

(5)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二、曹操管理的特点:(1)打破常规用人。

(2)爱才如命,求贤若渴。

(3)以信任换忠诚。

(4)善于向下属请教。

(5)个人才干的充分展示。

三、孙权管理的特点:(1)虚怀若谷,集思广倚。

(2)重大决策睿智不犯错。

(3)慧眼识才,大胆用才。

(4)给人才绝对信任,不理会“小报告”。

四、诸葛亮管理的特点:(1)知己,清楚资源和阻力。

(2)善于短时间内创造卓越的业绩。

(3)率先垂范,敬业感召。

(4)凭才干和业绩服众。

(5)未能放手用人。

《水浒传》可以看作一个独立企业(“梁山泊”集团公司)的管理案例。

这个企业先后更换了两任企业主要领导人:晁盖和宋江。

两个企业主要领导人的不同领导风格和管理方式,使得“梁山泊”集团公司的面貌大为不同。

1、看《水浒传》学管理,要侧重于研究两个企业主要领导人的差异。

晁盖的治企风格是小打小闹。

他通过带领弟兄们劫生辰纲发了一笔横财上了梁山泊,斗杀王伦,取得了“梁山泊”集团公司的头把交椅。

于是就和弟兄们大碗喝酒、大块吃肉,过上了逍遥快活日子。

至于未来是什么、未来会发生什么、未来应该发生什么,且不管它,老子快活一天算一天。

宋江则不同。

宋江被众兄弟扶上头把交椅后,立即把“聚义厅”改为了“忠义堂”,然后打出“替天行道”的杏黄旗,对“梁山泊集团”今后的经营管理(即打家劫舍)做出了明确的规范:只反贪官,不反皇帝;只抢恶霸财主,不扰黎民百姓,并且明确了集团的愿景——干好,闹大,等皇上招安。

进一步对比“梁山泊”集团公司两个企业领导人的作风,我们可以进一步发现:晁盖是小作坊式的管理,家庭式的管理;宋江是集团式的管理,是正规化的管理。

晁盖是脚踩西瓜皮,溜到哪里是哪里;宋江有企业愿景,有企业品牌,有规章制度,有人力资源发展计划和开发、管理机制。

晁盖把经营梁山泊当作玩乐,宋江把经营梁山泊当成事业。

晁盖没文化,目光短浅,对外界知之甚少或不想知道、也不愿知道;宋江有知识、有文化,很会把握信息和天下大势。

因为领头人的不同,梁山泊的前后发展出现了天壤之别。

2、看《水浒传》还要看宋江如何发现人才、对待人才、挽留人才、使用人才。

“梁山泊”集团公司的“业务骨干”和高层领导如武松、林冲、花荣、秦明、呼延灼、卢俊义、孔明、孔亮、李逵等等,很多都是冲着宋江来的。

而后期上山的许多人,则是宋江用计把他们赚上山来的。

有时为了挖到一个优秀人才,宋江不惜用“下三滥”的手段,非将其收入囊中方才善罢甘休。

如赚取号称“河北玉麒麟”的大名府员外卢俊义“同志”上山时,宋江先生真可谓无所不用其极,想尽了心思,使尽了手段。

有些招数虽然损了点儿,但更体现了宋江“爱才如命”的人才价值观。

这其中许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3、看《水浒传》还要注意研究宋江在干部和员工队伍建设方面的工作经验。

宋江此人之所以出名,在于其讲义气,重感情。

最典型之处就在于此人对朋友挥金如土、乐善好施。

朋友有难,宋江总是主动为其两胁插刀。

因此赢得不少弟兄的追随。

宋江担任“梁山泊”集团公司主要领导人后,深知要在地处深山水泊的偏僻之地带好这支背景复杂、人员庞杂的队伍,并取得企业的长期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不仅要在感情上、思想工作上下功夫,更要在后勤保障上做足文章。

宋江很注意改善和解决干部和员工的后勤条件,关心职工的工资收入和福利建设。

每次有大收获,都给弟兄们大秤分金银。

每有弟兄上山,都要大兴土木盖房子。

荒山僻壤的梁山泊虽比不了皇宫内院,但是却并不逊色于山下地主老财的生活待遇。

因此,一帮弟兄死心塌地跟着宋江“闹革命”。

宋江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和福利、待遇留人的做法值得今天的企业领导人认真借鉴和思考。

管理学作业2.对德鲁克的《管理学的实践》体会最深的三个管理思想。

德鲁克一生以“旁观者”自居,以“除非能改变人们的生活”作为从事学术研究的重要法则,运用其睿智的才思及远见卓识,带着一双“热眼”去观察和感知世事运行的规则和规律。

作为“一个走在信息时代前面的人”,“他集丰富的知识、广泛的实践经验、深邃的洞察力、精辟的分析和拨云见雾般的常识于一身”,在政治、法律、社会、管理、历史等多个学科领域都留下了精辟的见解和耐人寻味的启示,成为“当代最经久不衰的管理思想家”。

德鲁克凭其扎根于实践基础之上的30余部著作所带来的深远影响,奠定了他在现代管理学上的开创者地位,被世人尊称为“现代管理学之父”、“大师中的大师第一、作为一种社会功能与人文艺术的管理管理的基本任务:使人们能为了共同的目标,带着共同的价值观,在适当的组织内,通过培训和开发共同开展工作以及对外界变化作出相应的反应。

管理最初只建立在为数不多的几条基本原则之上:1、管理是关于人类的管理。

其任务是使人与人之间能够协调配合,扬长避短,发挥最大的集体利益。

可以说,我们的生计依赖于管理,我们为社会做贡献能力的大小既取决于我们自己的技术、奉献和努力,也依赖于我们所在工作单位的管理水平。

2、因为管理涉及人们在共同事业中的整合问题,所以它是被深深地根治于文化之中。

3、每一个企业都有责任坚定不移的树立一个共同的目标与统一的价值观,如果没有这种责任,企业将会成为一盘散沙,也就谈不上存在企业。

管理面临的首要任务在与思考、制定和说明这些宗旨、价值观与价值。

4、管理必须根据需要与机会的变化而变化,以此促使企业及其成员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5、每个企业内部都拥有具备不同技术与知识、从事不同工作的员工。

6、无论是产品的数量还是净收益或净损失本身,都不足以衡量管理与企业的工作业绩。

业绩应被纳入企业与管理之中,必须能够被有效衡量——至少要能够加以评估——并且要得到不断的改进。

7、最后,对所有的企业来讲,我们都应该记住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结果只存在于企业的外部。

而在企业内部,只有成本。

管理是涉及行动与应用的学科;评价管理的标准应该是成效。

第二、企业的宗旨和使命营利性却不是企业的和商业活动的最终目的,它只是其中的一个限制性因素。

利润并不是企业的行为和决策的解释、原因或其合理性的依据,而是对其有效性的一种考察。

我们必须从企业的宗旨入手来理解“企业是什么”。

企业的宗旨必须是存在于企业自身之外的。

因为企业是社会的一种器官,所以企业的宗旨必须存在于社会之中。

企业的宗旨只有一种适当的定义:那就是创造顾客。

“企业是什么”是由顾客决定的。

顾客所购买的,并认为有价值的东西,绝不是一件事实在在的产品,而始终是“效用”。

顾客是企业的基础,是使其持续存在、发展的动力源泉。

企业具有两项基本职能:市场营销和创新。

市场营销的目标是对顾客有很充分的了解,确保产品和服务完全适合顾客的需要,从而很自然的销售出去。

但只有市场营销,还不能算是一个真正完整的企业。

只有在扩张经济中,通过不断的发展,才存在企业。

换句话说,至少在把变革看成既是自然的有时可以接受的经济之中,才存在企业。

企业是增长、扩张和变革中的一种特殊组织。

因此,企业的第二项职能就是创新——满足顾客提出的不同经济需求。

所谓创新,就是一种使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拥有新的、更大的创造财富能力的工作。

对于“我们的业务是什么”这一问题,只有从外部、顾客、市场的视角来看,才能找到答案。

成功的实现总是使“促进成功的哪些行为”成为“过时的行为”,这正符合一种发展的理念。

成功总是会产生一些新的实际情况,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总会产生一些自身特有的不同问题。

这就是现实。

在确定“我们的业务是什么、将来会是什么以及应该是什么”的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个步骤是:对现有产品、服务、生产过程、市场、最终用途和分销渠道进行系统的分析。

企业的具体目标:1、企业的各项目标必须源于“我们的业务是什么、它将来会是什么和它应该是什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