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纺织面料纤维成分鉴别

纺织面料纤维成分鉴别

纺织面料纤维成分鉴别
化学纤维业的发展,使各类化纤织物的新产品相继问世,成为裁制服装量主要的材料,很多化纤织物(包含其它与化纤的混纺产品),从外观上看,几乎达到与天然纤维织物乱真的程度。

了解各类织物的成分及其性能必须要掌握纺织材料成分鉴别知识。

鉴别纺织面料的成分就是要弄清某种面料是由什么纤维构成的,这是选择何种服装缝制工艺及熨烫工艺的主要依据。

鉴别纺织面料成分的方法有如下几种:一.感观法
通过人的感觉器官:眼、鼻、耳、手等,直接对被测面料进判断,如先用眼观察所测面料的光泽、染色状况,用鼻闻气味,用手去摸、捏
面料的光滑、弹性及冷暖程度,耳听面料撕裂声等进行判断。

这一方法
无需药物和仪器,比较简单易行。

各类纤维感观法如下:
1.纯棉与棉混布的区别
A.纯棉:外观光泽柔和,有纱头或杂质。

手感柔软,弹性差。

手捏紧
后松开,布易皱,且折痕不易退去。

如果抽几根经纬捻开看,纤维长短
不一,一般在25~35cm之间。

B.涤棉布:外观光泽较明亮,布面平整光洁,几乎见不到纱头或杂质。

手摸布面感觉平整、滑爽、挺括、弹性好,手捏紧后放松,虽有折痕,
但不明显,且能短时间内恢复原状,色彩多数淡雅素静。

C.粘纤布(包括人造棉、富纤布等):光泽柔和明亮,色彩鲜艳。

仔细
观察纤维间有亮光,手摸面料光滑平整。

捏紧后松开,折痕明显,且不
易退去。

经、纬纱用嘴弄湿后,牢度明显下降,面料浸水后增厚发硬。

D.维棉布:大多色泽暗淡,色彩不鲜。

外观比纯棉布细密,光洁。


感柔软,光滑,布面杂质少。

下水后布发滑。

E.丙棉布:外观很像涤棉布,挺括而富有弹性。

布面不及涤棉布光洁
平整,稍有粗糙手感。

2.全毛呢绒与混纺呢绒的区别
A.纯毛精纺呢绒多数面料较薄,外观光泽柔和色彩纯正。

呢面光洁平
整,纹路清晰,手感滑糯,温暧富有弹性,悬垂性好。

捏紧后松开,折
痕不明显,且能迅速恢复原状,捻开纱支看,纱支多数为双股。

B.纯毛粗纺呢绒大多身厚实,呢面丰满,不露底纹,手感丰满、温暖、
富有弹性,质地紧密的膘光足,质地疏松的悬垂性好。

纱支多数为单股。

C.粘胶混纺呢绒光泽不柔和,手感差。

粗纺呢绒具有松散感,捏紧后
放松,折良明显,且恢复速度极慢,悬垂感较差。

粗纺多、精纺少。


纺棉感强,此类纺织已逐渐淘汰。

D.涤纶混纺呢绒多数纺成精纺,如涤毛或毛涤华达呢、派力司、花呢
等。

共同特点是呢面平整、光滑、挺括、织纹清晰。

弹性超出全毛或毛
粘。

手感差于全毛或毛腈,糯性差。

E.腈纶混纺呢绒清纺面料毛感强,胜于毛涤。

手感温暖、弹性好、糯
性差。

多数织成隐条隐格花呢类,粗纺面料较少,多数纺成花呢类,悬
垂性较差。

F.锦纶混纺呢绒毛感差,外观具有蜡样的光泽、手感硬挺、呢面平整,
手捏紧后放松有明显折痕,能恢复原状,但速度缓慢。

3.真丝绸与化纤绸的区别
A.真丝绸类:光泽柔和、色彩纯正。

手感滑润,轻薄柔软。

绸面平整,细洁。

富有弹性。

干燥气候下,手摸绸面有拉手感,撕裂时有“丝鸣声”。

B.粘胶丝织物:绸面光泽明亮不柔和,手感滑润,柔软(上浆后的粘胶绸有硬挺感),飘逸感差。

手捏易皱,而且不易恢复。

撕裂时声音“嘶哑”。

经纬纱用嘴弄湿后,极易扯断。

C.涤纶长丝织物:光泽明亮,但不柔和,手感滑爽平挺、弹性好。

质地轻薄透明,悬垂感差,柔软性差。

手捏后放松,无明显折痕。

经、纬纱用嘴弄湿不易扯断。

D.锦纶长丝织物:光泽似蜡样光,色彩不鲜艳。

手感凉爽,硬挺。

手捏后放松,有折痕,能恢复原状,但速度缓慢。

经、纬纱牢度大。

4.麻织物
麻类织品,一般经、纬纱外观粗细不均匀,布面粗糙,手感硬挺、凉爽。

感观法主要是凭经验,方法简单。

但随着纺织工业、化学工业的发展,许多化学纤维的性质越来越接近天然纤维,光用感观法是很难判断准确的。

因此还需要选择其它的方法进行鉴别。

二.燃烧鉴别法
是在感观法的基础上再作进一步判断的方法。

一般只适用于纯纺或交织。

其方法是用火柴或酒精灯分别点燃从面料上抽出的几束经、纬纱,观察燃烧时的火焰颜色,燃烧速度,散发的气味,灰烬状况等。

在做燃烧试验时,不要将抽出的纱直接放入火中,而应先靠近火焰,观察试样有否卷缩、有否熔融。

然后再放入火中,并离开火焰。

同时还要闻其气味、听其声音等。

不要漏掉每一个环节、每一个观象。

下表是几种常见的纤维燃烧表征。

表一:常见纤维燃烧特征鉴别表
三.显微镜观测法
在显微镜下观察纤维纵向和横向截面的形态,从各种纤维的不同形态来区别。

在显微镜中观察纵向外形即能区别大类。

如果配合进行切片,
就能分清大类中的具体纤维名称。

主要天然纤维和常见化学纤维的纵横截面形态特征见表:
表二:主要天然纤维和常见化学纤维的纵横截面形态特征表
四.化学鉴别法
通过化学反应鉴别纤维的方法。

主要有药品着色法与化学溶解法两种。

1.药品着色法:
药品着法也称染色法。

是利用各种纤维对同一药剂呈现不同着色现象进行鉴别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未染色或未经处理过的单一成份的
纤维。

碘-碘化钾溶液着色法
溶液的配制:取20g碘溶解于100ml的碘化钾饱和溶液中。

将被测的纤维浸入配制的溶液中,等30~60秒钟后,取出冲洗干净,对
照下表进行鉴别。

表三:碘-碘化钾溶液着色鉴别表
试纸显示法
各取一小撮被测纤维,放入试管底部。

上面覆盖一层无水碳酸钠(约1g左右)。

将试管徐徐加热,并在试管口放一张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观察试纸颜色变化情况,对照下表即可判断。

表四:试纸测试变色表
2.溶解性能鉴别法
溶解性能鉴别法是利用不同的纤维在各种化学溶液中的溶解性能各异的原理进行鉴别纤维的方法。

这种方法较准确,适用于各种纺织材料,包括已染色的和混合成分的纤维纱线和织物。

如是测定纯纺纤维面料,可根据表五几种常见纤维在化学溶液中的溶解性能选择相应的溶液进行溶解试验。

如是混合纤维纺织的面料,可与显微镜观察法结合起来鉴别。

具体做法是将被测纤维放在载玻片上,滴上溶液,直接在显微镜中观察溶解情况,然后对照表六混纺化纤织品化学试剂鉴别法进行鉴别。

表五:几种常见纤维的化学溶解性能
表六:几种混纺化纤织品化学试剂鉴别表
3.常用化学试剂配制方法
10%烧碱(氢氧化钠)溶液:将10g氢氧化钠固体溶解于90ml蒸馏水中。

如是5%的烧碱溶液,只要将5g固体,溶解于95ml蒸馏水中。

70%的硫酸:取水300ml,将98%的浓硫酸慢慢沿壁倒入水中,并不断搅拌,直至比重达1.61即可。

20%的盐酸溶液:用蒸馏水与浓盐酸(37%)以8:2的体积之比进行配制,达到比重1.102即可。

铜氨溶液:将1g氢氧化铜粉末溶于50ml 25%的氨水中,即成(此溶液应随配随用)
浓溶液配制稀液时,用稀释溶液配制公式推算更准确方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