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会展经济与城市发展

会展经济与城市发展

会展经济与城市发展目录一、世界会展经济发展概况 (2)1.1综述 (2)1.2会展经济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 (3)1.3走进国外会展经济 (4)1.4新经济下的会展经济 (7)二、会展经济大国——德国的发展经验 (9)2.1德国的会展经济发展概况 (9)2.2德国会展业成功的原因 (10)2.3德国典型会展城市——汉诺威的成功案例 (12)三、我国会展经济发展情况 (13)3.1概况 (13)3.2我国会展经济的成功案例——东莞厚街镇 (13)3.2.1厚街镇的的地理位置 (13)3.2.3厚街镇发展会展经济成功的原因 (14)3.2.4周边产业结构、主导产业和厚街镇会展经济发展的关系 (15)四、如何利用会展经济促进城市发展? (16)4.1坚持“四化”,创特色品牌展 (16)4.2会展的营销 (17)4.2.1切实更新营销观念 (17)4.2.2争取相关组织支持 (18)4.2.3理顺行业管理体制 (19)4.2.4积极开展联合促销 (19)4.2.5推进营销技术创新 (20)4.3对希望发展会展经济的城市的建议 (21)一、世界会展经济发展概况21世纪,如何加快城市的现代化、国际化发展,已成为当今中国社会具有深远意义的重大课题。

会展业作为城市产业体系中的一个分支,对城市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都将起到积极的拉动作用,被不少城市作为经营城市的切入点。

1.1综述当今世界会展经济已成为一个令世人瞩目的新型经济形式。

通过举办大型会议、展览活动,带来源源不断的商流、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直接推动商贸、旅游业的发展,不断创造商机,吸引投资,进而拉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并最终形成一个以会展活动为核心的经济群体。

会展经济已被视为促进区域经济高效、快速、低成本发展的新兴行业而受到重视和扶持。

美国一位市长曾说过:“如果在我这个城市开一个国际会议,就好比有一架飞机在我们头顶上撒美元。

”显然,会展经济加速了现代城市建设的发展。

当前,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和一些新兴的发展中国家的商品市场体系正在发生着深刻变革。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能够覆盖全球的高智能互联网络的出现,以及越来越多的具有高科技含量商品的发明,客观上要求与之相适应的新型市场形式、交易形式的出现和市场组织形式的创新。

这种新型的市场形式应该具有多功能、高智能和综合性的特征,是一种较高层次的市场组合。

这种类型的市场已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有了成功的范例。

美国的达拉斯、比利时的布鲁塞尔、日本的大阪、韩国的汉城、台湾地区的台北等都有了成功的市场运作先例。

这些市场的共同特点是将短期展览和常年商品展示、交易结合在一起,将各类目标产业的产品集中起来,吸引各行业的制造商、代理商、进出口商以及批发商进入市场,从而形成独特的内销与外贸相结合的“交易市场”,并联合有关机构,将海关、商检、报关、运输等业务引进市场,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

同时,利用市场的聚集效应,建立商情网络,提供商情咨询服务等等。

这种新型市场以其独特的功能赢得了众多客户,显现出勃勃生机。

在我国,这种市场形式在一些大城市已经出现(如上海的世贸商城等),初步显示了其综合性、多功能的市场优势,成为会展经济的一种有效载体。

1.2会展经济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会展经济已经成为城市竞争力的新焦点,首先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快,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以及新信息技术、新网络技术的出现,会展业以其产业关联度高、经济影响力大等优势迅速在全球发展起来,随着全球化的经济发展和国际展览市场竞争的加剧,全球展览业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和趋势,随着展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对展会服务要求的不断提高,许多国家都掀起了兴建大型的、配套设施齐全、智能化的会展场馆的热潮。

在国际上,会展业的专业化、国际化和集团化,成为会展业发展的主流,代表着会展经济的发展趋势。

营销时代由于会展业的低投入,低污染和高效能,使其成为全球城市竞争一个重要的手段,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城市不惜一切代价,角逐各种类型的博览会、交易会、商洽会和许多国际性的论坛举办起来,这样同时每年许多国家的城市,从会展中获得了巨大的收益,从中国来看,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会展业经济初具规模,成为我国城市经济中的一种新经济现象,在全国各地,尤其是在一些大中城市,各种类型的国际国内技术交流会、商品交易会、信息发布会、经济研讨会等会议逐年增加,多种集商品展示、交易和经济技术合作等功能为一体,并具备信息咨询、投资融资和商务服务等配套功能在内的综合性展览展销和经济波兰等形式也纷纷出现,城市之间争夺会展资源、市场和服务的竞争十分激烈。

所以说会展经济是中国城市经济竞争的一个新的焦点。

会展竞争力,它是城市一个重要产业的竞争力。

城市竞争力是一个综合竞争力,会展竞争力它是一个会展产业的竞争力,它是一个产业。

首先我们说会展是城市所有产业中一个关键的环节,如果我们把所有的部门都放进一个产业里来看,每一个产业,每一个企业都要有推销,都要有宣传,都要有展览,所以所有的产业都要有会展环节,那么会展这个环节是产业链中高附加值的一个环节,它能为各个产业带来巨大的利润和财富。

据经验数据统计,发达国家会展业利润高达25%,同时会展产业又是所有产业的会展环节,组合在一起形成的一个大产业,那么会展产业是城市价值体系中高附加值的产业,它能直接为增值巨大的财富和利润,西方国家展览也产值约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0.2%。

同时会展产业,会展与企业地方经济活动有不可分性,是决定了会展对城市、产业和居民具有较强的财富和福利效应,它直接刺激了外贸、旅游、旅馆、交通等行业的发展,它的带动效应为一比九!那么对企业来说,会展它促进企业的学习、创新、信息采集和产品销售,带动城市关联企业的产业的发展。

会展的作用,能够迅速提升城市的功能,增加收入,增强东道主与会展相关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促进城市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改善城市的形象,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国外一些会展之都有许多例子可以引证,同时会展业给居民带来许多福利,它提供了就业、交流、学习、增进知识、锻炼能力的机会,增加了居民的社会幅度。

1.3走进国外会展经济世界会展业至少可以包括会议和展览两个基本组成部分,在西方,一般称之为会议展览业。

展览场地一般都同时兼有接待会议和举办展览会的功能,称为会展中心。

在功能上,会展是人们进行信息交流、洽谈商业合作和进行市场营销的场所,它发挥的是一种桥梁和媒介作用。

西方大多数企业把每年的参展费用开支作为对外联系交际费列在COMMUNICATION项目下,在营销方式上则把它与直接销售和电子商务相并列,三者属同一范畴的概念。

由于会展业本身是一种无污染产业,且对整个城市经济发展具有较大的带动和促进作用,因此对那些地域狭小,但在交通、通讯和对外开放度方面具有较大优势的国家或地区来说,发展会展业常常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首选战略之一。

新加坡和香港都在采取各种措施,努力把自己建设成为亚洲一流的会议展览举办地。

在一些办展历史悠久、展览业高度发达的国家,如德国,会展业成为服务业中最重要的经济部门之一。

权威资料表明,国际展览业利润率超过25%,是高效益、无污染且对相关产业带动力极强的产业,具有“一比十”的带动效应。

据英联邦展览业联合会调查,展览会是优于专业杂志、直接邮寄、推销员推销、公关、报纸、电视会议等手段的营销中介体。

通过一般渠道找一个客户,需要成本219英镑,而通过展览会,成本仅为35英镑。

每增加1000平方米的展览面积,就可以创造近百个就业机会。

展览业能量巨大,能创造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因而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

会展业对经济发展的带动和推动作用可以通过量化为数字比例关系来体现,在国际上,这种比例关系通常为1∶5~10左右。

以德国和香港为例。

德国贸易展览会的组织者年收入约为45亿马克,拉动参展商和参观商的消费为170亿马克,展览业从业人员10万人。

综合评估展览业为经济发展创造的价值,每年展览业的综合产值为410亿马克,为社会创造23万就业机会。

办展单位的经营收入与展览业创造的社会综合产值之比为1∶9.1。

而香港展览业的年收入约为1.9亿美元,为国民生产总值创造的价值为10亿美元,两者之间的比例约为1∶5.3左右。

从经济总量和经济规模的角度来考察,会展经济在世界各国的发展很不平衡。

欧洲是世界会展业的发源地,经过一百多年的积累和发展,欧洲会展经济整体实力最强,规模最大。

在这个地区中,德国、意大利、法国、英国都是世界级的会展业大国。

德国会展业的突出特点是专业性、国际性的展览会数量最多、规模最大、效益好、实力强。

在国际性贸易展览会方面,德国是第一号的世界会展强国,世界著名的国际性、专业性贸易展览会中,约有三分之二都在德国举办。

按营业额排序,世界十大知名展览公司中,也有六个是德国的。

每年,德国举办的国际性贸易展览会约有130多个,净展出面积690万平方米,参观商逾千万,参展商17万家,其中有将近一半的参展商(约为48%)来自国外。

在展览设施方面,德国也称得上是头号世界会展强国。

德国现拥有23个大型展览中心,其中,超过10万平方米的展览中心就有8个,另外,还有5个展览中心展出面积超过5万平方米。

目前,德国展览总面积达240万平方米,世界最大的4个展览中心中,有3个在德国。

地处南欧的意大利,会展经济也相当发达。

每年在意大利境内举办的各类展览活动达千余次,会展上的成交额年均约600亿欧元,为推动意大利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欧洲,意大利已成为仅次于德国的第二大会展业大国。

意大利生产体系的最大特点是中小企业众多,而且中小企业的分布相当分散,而展会成功地将这些小企业集中在一起,成为它们交流信息的平台。

有关机构的调查显示,约75%的意大利企业将展会作为其拓展业务的平台。

为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意大利展览业最近几年也发生了重大变革,比如拓展展览业范围等。

北美的美国和加拿大是世界会展业的后起之秀,每年举办的展览会上万个,其中,净展出面积超过460平方米的展览会约有4300个,举办展览最多的城市是拉斯维加斯、多伦多、芝加哥、纽约、奥兰多、达拉斯、亚特兰大、新奥尔良、旧金山和波士顿。

美国2000年举办的展览会就达13000个,总收入100亿美元。

亚洲会展经济的规模仅次于欧美。

除日本外,东亚的中国及中国香港地区、西亚的阿联酋和东南亚的新加坡,或凭借其广阔的市场和巨大发展潜力,或凭借其发达的基础设施、较高的服务水平、较高的国际开放度以及较为有利的地理区位,分别成为该地区的展览大国。

以新加坡为例。

新加坡会议展览局和新加坡贸易发展局专门负责对会展业进行推广。

加之,新加坡本身具有发达的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较高的服务业水准、较高的国际开放度以及较高的英语普及率,2000年被评为世界第五大会展城市,并连续17年成为亚洲首选会展举办地城市,每年举办的展览会和会议等大型活动达3200多个。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