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概论期末复习(文本)一、单项选择题MS培养基的特点是(A无机盐浓度高)。
巴式杀菌乳,保温杀菌采用(A62~65℃)。
保护性耕作技术,主要是采用(B少、免耕)的方式。
标准的种子水分测定方法是(C烘干法)。
表示种子发芽力用( B发芽势和发芽率)。
波角羊属于(B肉用)。
采用臭氧处理,可以(D氧化产品表面的微生物,灭菌消毒)。
采用减压贮藏的方法贮藏苹果大气压应为(B1/10)。
草木灰是碱性肥料,不宜与(C铵态氮肥)同时施用。
常用的打破种子休眠的方法是(C层积处理)。
传统农业的主要功能是(A生产)。
蛋鸭优良品种为(A绍兴鸭)。
到2050年,农业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达到(C70%~80%)。
低温冷库的温度一般在(D-18℃)以下。
低温速冻采用的温度一般在(A-30℃)以下。
调节植物成熟衰老的重要激素是(A乙烯)。
对小型农业设施,搞活经营权,保证收益权,可以通过(D拍卖、租赁)等方法盘活。
干草、干草粉及农副产品秸秆等属于(A粗饲料)。
关于农产品加工业现状,错误的是(C各地产业加速分散,布局日趋合理)。
关于设施农业,错误的是(D发展历史很短,近年才出现)。
关于现代农业的特点,不正确的是(D主要依靠资源投入)。
积极支持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主要是大力发展(A农产品加工运销业)。
减压贮藏采用的气压,一般为正常大气压的(B1/10)左右。
减压贮藏桃子、樱桃采用大气压应为(C1/15)。
解决大量化肥、农药的使用造成的农田环境污染等问题,可采取(B生态化栽培技术)。
经营农产品坚持以( B品牌)的理念。
经营农产品要坚持(B品牌)的理念。
据统计,全世界每天物种灭绝的数目有(C75个)块茎含有丰富淀粉的是(A甘薯)。
利用引进的瘦肉型猪与地方品种进行杂交,已培育出商品瘦肉猪新品系(B9)个。
利用周氏啮小蜂防治美国白蛾的方法,属于(B生物防治)。
林林采穗圃的更新周期一般(D3~5年)。
林木遗传改良研究,已培育出不同树种的优良家系和部分无性系品种(C1500)多个。
林木遗传改良研究,已培育出不同树种的优质种源(D153)个。
美利奴羊属于(C细毛羊)。
棉花生产优势区主要是在(D黄河流域)。
母树林又称(B种子林)。
目前,全国粮、棉、油等主要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A85%~95%)。
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需要突破行政区域的限制,发挥农业的区位优势,这是着眼于(C规模化)。
农业产业化的中心是(B经济效益)。
农业产业化是以(A市场)为导向。
气调贮藏通常是增加贮藏环境中的(ACO2)浓度。
强化消毒乳添加了一些(D维生素)。
禽蛋的蛋白约占(C55%~56%)。
肉类产品贮藏主要是降低(C微生物和酶的活动)。
乳品应使用避光容器包装,以减少维生素(AVB1)的损失。
森林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入出氧气,可以(A减缓温室反应)。
设施内光照过强时,使用遮阳网遮光,遮光率一般在(D25%~75%)。
设施内使用小拱棚,光照减弱(C30%)左右。
设施内使用小拱棚,可以提高气温(A3~4℃)。
设施栽培床面补光一般在(B3万~5万)lx。
设施中病虫害发生较多的主要原因是(D温度高、湿度大、照度低)。
生态农业中着重开发利用垂直空间资源的是(C立体农业)。
世界著名猪种中原产于丹麦的是(B长白猪)。
1世界著名猪种中原产于英国的是(A大约克夏猪)。
水稻、小麦、大豆等自花授粉作物常规种子生产的三圃制,不包括(A良种圃)。
碳酸氢铵、硫酸铵属于(D铵态氮肥)。
提高种子发芽势,可以在播前采取(B预浸)。
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的关键措施是(C发展壮大农业龙头企业)。
突破不能免疫预防难题的病是(A马传贫)。
土壤的气相,约占整个土体的(A10%~20%)。
土壤固相物质体积约占整个土体的(B50%)左右。
土壤液相部分,约占整个土体的(B30%~40%)。
推广配方施肥,比一般传统粗放施肥方法增产(C8%~15%)。
推广配方施肥,提高化肥利用率(B10%)以上。
为水稻等禾谷类作物花药培养而设计的是(DN6培养基)。
我国地方品种与国外引进品种杂交选育而成的品种是(C哈白猪)。
我国居世界首位的是( C人工林面积)。
我国种子法中所称的种子是指农作物和林木的(A种植材料或繁殖材料)。
我国猪肉生产(B世界第一)。
我国著名的内江猪,特点是(A抗逆性强)。
我国著名的太湖猪猪种,特点是(D繁殖力最高)。
下列采用块根繁殖的是(D大丽花)。
下列达不到一级良种而降为二级良种的指标是(B纯度)下列对外植体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器官分化起着重要和明显作用的是(C细胞分裂素)。
下列利用匍匐茎分株繁殖的是(B草莓)。
下列优良肉用品种为( D夏洛来牛)。
下列优良乳用品种为( C荷斯坦牛)。
下列种子包装材料中防潮性较好的是(D铁皮罐)。
下列种子包装材料中强度最高的是(C铁皮罐)。
下列属于非营养性添加剂的是(C调味剂)。
下列属于苗木活力指标的是(A根生长潜力)。
下列属于生态化栽培技术的是(A节水灌溉技术)。
下列属于营养性添加剂的是(D微量元素)。
鲜蛋贮藏温度不能低于(D-5℃)。
鲜蛋贮藏最适温度为(C-2~-1℃)。
现代林业的发展方向首先是(D集约化)。
现代农业是(C以市场为导向)。
现代品种蛋鸡年产蛋可达(C280~290)枚。
硝酸铵、硝酸钙等属于(A硝态氮肥)。
小生产与大市场矛盾的解决要靠(B农业产业化)。
小尾寒羊属于(B肉脂羊)。
新收获的种子含水量高达(A25%~45%)。
研制的微灌技术比喷灌节水(B30%~40%)。
研制的微灌技术比喷灌增产粮食(D20%~50%)。
一般病毒侵入寄主,是通过(D伤口)。
一般情况下,温室通过覆盖材料散失的热量占总散失热量的(D70%)左右。
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栽培作物的种类、面积和配置的总称是(C作物布局)。
以下不符合养殖业发展趋势的是D农户家庭少量散养)。
(以下属于种子生产管理标准的是(B种子条例)。
引起大部分植物病害的是(A真菌)。
营养液的温度,冬季应保持在(D15℃)以上。
营养液的温度,夏季应保持在(A28℃)以下。
由地、市、县种子公司建立的生产基地来生产的是(C良种)。
于前季作物生长后期的株行间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的种植方式称为(D套作(种))。
在《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中,着力发展山羊的是(D西南)。
在农业重大病虫害防治方面,开发出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B150)多种。
在我国现有耕地中,中低产田约占(D70%)。
植物组织培养的重要条件是(D保证无菌和人工控制环境条件)。
指标中达不到一级良种降为二级良种是由于(C纯度)。
指导现代农业建设要以(A生态农业)的理念。
2中卫山羊属于(D裘皮用)。
紫檀、橡胶树等的种子宜采用(C播种贮藏法)。
组培室内常年保持相对湿度应在(A70%~80%)。
组织培养中,不同植物繁殖的最适温度不同,大多为(D25±2℃)。
二、名词解释:“换茬”或“倒茬”:生产上把轮作中的前作物(前茬)和后作物(后茬)的轮换通称为“换茬”或“倒茬”。
“重茬”:即连作。
病程:病原物引发植物病害的过程。
采穗圃:是以优树或优良无性系作材料,生产遗传品质优良的枝条、接穗和根段的良种基地。
初次侵染:病原物在新一季作物上的最初侵染称为初次侵染。
萃取:根据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中溶解度的差异,使混合物中各组分得到部分或全部分离的分离过程,称为萃取。
动物福利:畜禽动物福利定义为“动物与它的环境相协调一致的精神和生理完全健康的状态”,其基本含义就是:善待活着的动物,减少动物死亡的痛苦。
发酵乳:为乳或乳制品在特征菌作用下发酵而成的酸性凝状产品。
抚育采伐:是指在未成熟的林分中,为了给保留木创造良好的生长条件,而采伐部分林木的措施。
复种:是指在同一年内于同一块田地上收获两季或多季作物的种植方式。
间作:在同一田地上于同一生长期内,分行或分带相间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的方式称为间作。
减压贮藏:又称低压贮藏,是在冷藏的基础上将密闭环境中的气体压力由正常的大气压状态降低至负压,造成一定的真空度,来贮藏园艺产品的方法。
连作:是在同一田地上连年种植相同作物或采取相同复种方式的种植方式。
良种:是由常规种原种的第一至第三代和杂交种达到良种质量标准的种子。
林分改造:是指对在组成、林相、郁闭度与起源等方面不符合经营要求的那些产量低、质量次的林分进行改造的综合营林措施。
林木结实周期性:林木结实丰年和歉年交替出现的现象叫做林木结实周期性。
轮作:在同一田地上不同年度间按照一定的顺序轮换种植不同作物或采取不同的复种形式的种植方式。
母树林:是在优良天然林或确知种源的优良人工林的基础上,按照母树林营建标准,经过留优去劣的疏伐,为生产遗传品质较好的林木种子而营建的采种林分,又称种子林、采种母树林。
耐候性:是指覆盖材料的抗老化性能,它关系到覆盖材料的使用寿命。
农业:是指栽培农作物和饲养牲畜的生产事业。
在国民经济中,农业还包括林业、渔业和农村副业等项生产在内。
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民及相关企业为了在生产经营上谋求共同发展,按照平等自愿、互助互利原则组织起来,共同出资、共担风险、共享利益,在技术、资金、购买、销售、加工、储运等环节开展互助合作的经济或技术组织。
配合饲料:是指根据动物的营养需要,将多种饲料原料按照一定的饲料配方,经过规定的工艺流程加工而成的具有一定形状的饲料产品。
气调贮藏:是调节气体成分贮藏的简称,是指改变新鲜园艺产品贮藏环境中的气体成分(通常是增加CO2浓度和降低O2浓度)来贮藏产品的一种方法。
扦样:是从大量的种子中,随机取得一个重量适当、有代表性的供检样品。
全价配合饲料:除水分外能完全满足动物营养需要的配合饲料称为全价配合饲料。
设施农业:是通过一定设施,在局部范围改善或创造环境因素,为动植物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而进行有效生产的农业,也叫环境调控农业。
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遵循人类、自然、社会相互间和谐发展基本规律的基础上,所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也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的文化伦理形态。
饲养标准:是根据实验测定的平均营养需要量,并参考实验生产条件为畜禽确定的营养供应定额。
套作(种):于前季作物生长后期的株行间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的种植方式。
土壤肥力:是指土壤能够同时而且不断地供应和协调作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水分、养分、空气、热量和其他生活必需条件的能力。
无土栽培:又称营养液栽培,是指不用土壤,而使用人工配制的营养液,或营养液加固体培养基栽培植物的方法。
现代农业:是指运用现代的科学技术和生产管理方法,对农业进行规模化、集约化、市场化和农场化的生产活动。
营养需要:是指畜禽维持生命活动和进行生产活动所需要的各种营养成分的质量和数量。
育种家种子:由育种单位或育种者生产、繁殖的高纯度种子,称为育种家种子。
原种:用育种家种子繁殖的第一至第三代或按原种生产技术规程生产的达到原种质量标准的种子,称为原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