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艺术设计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最新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艺术设计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回想起去年这个时候,自己还在犹豫是不是要遵从自己的梦想,为了考研奋斗一次。

当初考虑犹豫了很久,想象过所有的可能性,但是最后还是决定放手一搏。

有一个重要的考量,那就是对知识的渴望,这话听来可能过于空洞吧,但事实却是如此。

大家也都可以看到,当今社会的局势,浮躁,变动,不稳定,所以我经常会陷入一种对未来的恐慌中,那如何消除这种恐慌,个人认为便是充实自己的内在,才不至于被一股股混乱的潮流倾翻。

而考研是一条相对比较便捷且回报明显的路,所以最终选择考研。

所幸的是结局很好,也算是没有白费自己将近一年的努力,没有让自己浑浑噩噩的度过大学。

在准备备考的时候,我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做了一份复习时间规划。

并且要求自己严格按照计划进行复习。

给大家一个小的建议,大家复习的时候一定要踏踏实实的打好我们的基础,复习比较晚的同学也不要觉得时间不够,因为最后的成绩不在于你复习了多少遍,而是在于你复习的效率有多高,所以在复习的时候一定要坚持,调整好心态,保证自己每天都能够有一个好的学习状态,不要让任何事情影响到你,做好自己!在此提醒大家,本文篇幅较长,因为想讲的话实在蛮多的,全部是我这一年奋战过程中的想法、经验以及走过的弯路,希望大家看完可以有所帮助。

最后结尾处会有我在备考中收集到的详细资料,可供各位下载,请大家耐心阅读。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艺术设计的初试科目为:(101)思想政治理论(204)英语二(616)中国工艺美术史(838)首饰设计与首饰制作参考书目为:《首饰设计基础》任进,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11;《现代首饰工艺与设计》邹宁馨,中国纺织出版社,2007;《中国工艺美术史》(第一版)田自秉,东方出版社,1985 先说说英语复习心得一.词汇词汇的复习流程其实都比较熟悉了,就是反复记忆。

考研要求掌握5500的词汇量,这是一个比较大的工,我建议考研词汇复习的参考书至少要有两本,一本是比较流行的按乱序编排的书,另一本是按考试出现频率编排的书,也就是所谓的分级词汇或分频词汇,我使用的是木糖的单词和真题,很精练,适合后期重点巩固使用,工作量也不是很大。

为什么要使用分级词汇书呢,因为我们掌握词汇是服务于阅读的,题做多了就会发现,考研阅读考来考去大部分也就是那2000多个词,到后期一定要发现规律,把握重点。

还有一点就是在做阅读的过程中要学会归纳形近词,有些词出现频率高而且很容易混淆,必须分清楚。

二.阅读理解都说考研最难的是英语,英语最难的是阅读。

那这阅读究竟难在哪里呢?以四六级作为比较,攻克四六级阅读的关键是词汇,只要一篇文章传达的意思你基本清楚,考题对应的细节你能找到,看得懂,基本上就没太大问题了。

但考研英语还不止于此,它还要求就是我在最开始提到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为什么呢?因为大家都知道,研究生是要查阅很多文献的,很多甚至是国外文献,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能看懂一篇文章而且要能看透一篇文章,这才能服务于我们的研究工作。

这也是为什么考研英语取消了听力考试,加大阅读所占比重的原因。

至于如何提高这种能力,我只能在宏观上提供方法:学会总结。

必须要在做题的基础上不断总结题型和方法,归纳出自己的心得。

我个人的经验是考研阅读训练不在量大,而在精。

从复习流程上来说,当词汇量掌握到差不多有3000的时候就可以开始接触阅读了,前期可以随便找本阅读训练的辅导书,刚开始4篇文章可能只能做对7-10个,当我们的水平提高到11-14个时候就会觉得再要提升很难了,而且很多题目都让人犯迷糊,即使看了解答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么选。

恭喜,这就是传说中的瓶颈期。

如果复习顺利的话,这段时间你的词汇应该至少复习了两遍,那么现在就是攻克长难句的最佳时期三.大小作文作文这一块一共是30分(英语一和二不一样),比重不小,要突击拿分很容易,要拿高分很难。

而考研复习是要讲究策略的,4门考试,动辄10几20几本复习参考书,哪些内容是重点要心里有数,所以作文这块放在最后2个月突击拿分是最合理的。

刚开始接触作文的时候仍然会遇到词汇的问题,因为虽然很多单词已经认识了,但却不会写。

可以从图书馆借一本针对写作的词汇书,或者平时注重积累。

作文真题仍然是最关键的资料,大作文在这段时期应当至少背诵15-20篇范文,尽量做到可以默写出10篇真题的范文,最后归纳出自己的作文模板,再锻炼5篇左右。

小作文我只在最后10天每天背诵了一篇范文,自己写了3篇,最后上考场也是得心应手四.新题型阅读新题型阅读有2篇,第一篇是排序或者选标题,第二篇是翻译。

第一篇的复习在论坛里有很多这方面的精华帖,方法都很精练,我的心得就是找关键词,既可以抓住解题重点又可以节省时间,可以后再着手复习。

翻译是比较难的,但如果你的长难句复习比较认真,知道怎么把握句子主干,找主谓宾表状,再看下比较流行的三步翻译法或者四步翻译法,多分析真题,也是可以拿到8分以上的。

五.完形填空先做个比较:阅读理解,20个题40分;完形填空,20个题10分。

从分数比重上我们就可以看出来孰轻孰重,而且完形填空是最考察综合能力的题型,如果我们的词汇、阅读和作文能力都有了显著提升,完形填空的能力自然也水涨船高了。

英语的备考就说这么多吧,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下面介绍一下我在专业课复习上的心得与体会。

一、专业课复习方法1、考试大纲的运用。

考试大纲存在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告诉你需要用什么参考书,他更重要的是要告诉你学习范围,学习内容。

我们肯定不能没有学完规定的内容的就上考场,这样你不怕它考的你没学吗,这样的分丢了你不觉得心疼吗。

我们也不能因为害怕出题超纲,而去多学一部分,因为如果它真的超纲了,那它的范围就太大了,无论你怎么准备都准备不全,所以为了避免这些,各高校考题都不会超出考纲的。

2、参考书的运用。

参考书上有学习内容,也有习题。

我们在多次看参考书的情况下,也要做一下书上的题目,尤其是例题,因为这些题的做题方法在考场的时候肯定能用到。

对于练习题的话,我们也要适当的做一些。

就拿咱们专业来说,每年都有来自参考书上的考题,甚至有原封不动的拿过来,如果你好好利用参考书,这些题都做过的情况下,不就很容易拿到分吗。

所以说这些可能放到试卷上的题,都要好好做明白做题步骤。

比如面对这样的题,我们要尽量做到答案那样标准的地步。

原始玉器和新石器的联系。

唐代工艺美术的风格。

以作品为例,分析明代工艺美术的风格。

3、考研真题、习题的运用。

如果能找到真题的话,这是最好不过的。

我们可以根据真题去分析出常考点和冷门考点。

对常考点的话一定要完全理解并能运用,而且还要找这方面的练习题去进行全面练习的;对于冷门考点的话,我们需要根据考纲来进行考虑,如果考纲中只是简单提了一下的话,就不太需要关注了,否则也需要进行多加练习,以防今年在考场上打你个措手不及。

关于大题来说,只要出题组成员不做太大变动,出题思路也就不怎么变化了,题目会变,出题方向也可能会变,但是考点可能会重复。

在真题资源比较丰富的情况下,仔细过完第一轮复习后就可以接触最之前的真题了,从历年的真题中总结出题特点以及答题技巧。

关于习题我建议做一下课后题并在研教新版上再寻找一部分练习题,上面的题目与参考书贴合度高,题库也比较大,基础题、综合题都有,对提高解题技巧有很大的帮助。

其实不光是专业课,多做题对公共课同样非常重要,多做几遍《木糖英语真题手译》,反复钻研阅读和完型中出现的长难句,对比较难的语法句型,进行归纳总结,然后剖析,对我们提高阅读理解的做题水平很有帮助,政治同样是如此,李凡《政治新时器》对每个版块都进行了分解,不管是马原、史纲还是分值最重的毛中特,反复刷题不仅是提升做题技巧的方法,更是对基础知识的二次加固,所以不要以为刷题是专业课的专利,对公共课来说刷题同样是很重要的。

说了这么多我们还是继续回归专业课。

二、专业课复习过程中得到的经验1、复习专业课时要保证学习的有效,所以在白天的学习上不能无精打采,这样就无法保证学习效率。

切忌晚上开“夜车”,白天没精打采,这样很容易形成恶性循环。

作息规律是考研人所应培养的最重要的习惯。

因为真正投入到考研备考中去的同学,时间久了就会发现,作息对于复习效率是有很大影响的。

考研人会为了保证自己的复习质量而逐步建立起相对规律的生活作息;会早起抓住早上的时间对需要记忆的地方进行背诵,到最后阶段甚至还会按照考研科目的考试时间来对自己的复习内容进行分配。

熬夜对身体健康来说其实是一种“过度消耗”。

所以在考研期间养成的良好作息习惯其实也提高了身体素质和免疫力,这样还可以减少生病,考研中最好别让自己有患病的风险,这样会打乱学习计划的。

2、学习计划制定。

很多同学在复习的时候没有制定学习计划的习惯,今天看这一部分,明天觉得这部分太难,又转移到另一部分;或者听人说真题很重要,要花时间刷,就一个劲儿做真题。

学习计划是实现学习目标的保证。

计划可以减少我们学习的盲目性、随意性,缺乏明确而具体的学习目标,会使我们的学习没有清晰的行动导向,就造成了一种盲目、混乱的状态,由此造成了时间与精力的诸多浪费。

我建议及早制定计划,规定好每一天的复习进度,计划好每一周的学习内容,严格按照预订的时间,完成预订的任务,一步一个脚印地复习。

3、制定的可行的目标。

一直看着一个大目标很累,也很沉重,压力也很大,而压力又会激发大脑中的“战-逃”机制,长期的压力会产生负面效果。

制定详细的计划表,充分利用时间合理进行安排,严格遵守,坚持下去,形成习惯,在制定一个长期目标的同时,设置几个小目标,逐步实现,赢得阶段性的胜利,从而实现大目标。

目标被分解后,就变得容易多了。

但这个目标要切合自己的实际,通过努力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达到了一个目标后,再制定下一个目标,确保一个目标一个目标地实现,一步步稳健前行。

制定合理的目标还能刺激人的心理,阶段性的胜利会带来积极的心态。

如果制定了目标不去实现,目标也就变得没意义了,而且还会带来惰性。

4、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方法来制定适合自己的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笔记将信息图形化,能帮助我们理清楚逻辑结构,系统的梳理知识,也更加的方便我们回顾知识点。

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可以帮我们梳理清楚各级知识点,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笔来标注难点、重要考点等信息,层次鲜明,记忆更加方便。

比如下面关于中国工艺美术史的知识,是不是很容易就引起回忆与思考。

一、各个历史时期的时代特点和民族特点:装饰纹样:商代的饕餮纹,周代的窃曲纹,战国的蟠螭(panchi)纹,汉代的四神纹和云气纹,六朝的莲花,唐代的牡丹,元代的松竹梅,明代的串枝莲。

原始社会几何纹,商周至汉魏六朝的动物纹,隋唐以后的花鸟图案。

艺术风格:商代的威严庄重,周代的秩序,战国的清新,汉代的凝重,六朝的清瘦,唐代的丰满华丽,宋代的理性美,元代的粗壮豪放,明代的敦厚,清代的纤巧。

关于专业课的问题就说这么多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