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35kV线路继电保护设计开题报告

35kV线路继电保护设计开题报告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继电保护发展现状电力系统的飞速发展对继电保护不断提出新的要求,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又为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不断地注入了新的活力。我国从70年代末即已开始了计算机继电保护的研究,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起着先导的作用。华中理工大学、东南大学、华北电力学院、西安交通大学、天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重庆大学和南京电力自动化研究院都相继研制了不同原理、不同形式的微机保护装置。1984年原华北电力学院研制的输电线路微机保护装置首先通过鉴定,并在系统中获得应用,揭开了我国继电保护发展史上新的一页,为微机保护的推广开辟了道路。在主设备保护方面,东南大学和华中理工大学研制的发电机失磁保护、发电机保护和变压器组保护也相继于1989、1994年通过鉴定,投入运行。南京电力自动化研究院研制的微机线路保护装置也于1991年通过鉴定。天津大学与南京电力自动化设备厂合作研制的微机相电压补偿式方向高频保护,西安交通大学与许昌继电器厂合作研制的正序故障分量方向高频保护也相继于1993、1996年通过鉴定。至此,不同原理、不同机型的微机线路和主设备保护各具特色,为电力系统提供了一批新一代性能优良、功能齐全、工作可靠的继电保护装置。随着微机保护装置的研究,在微机保护软件、算法等方面也取得了很多理论成果。可以说从90年代开始我国继电保护技术已进入了微机保护的时代。
[2]刘介才,申鸿光.工厂供电设计指导[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5
[3]杨晓敏,王艳丽,王双文.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及应用[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7
[4]许建安,王风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整定计算[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7
[5]许建安.电力系统微机继电保护[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7
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名称
35kV线路继电保护设计
学生姓名
王玉
专业班级
09电气-5班
学号
0916301029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本次任务的主要目的在于疏通、整理大学四年来所学知识,系统地进行再学习,从一个比较高的高度来掌握所学习过的知识,体现了由薄变厚再由厚变薄的学习理念;培养学生对于各科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分析问题的能果。掌握变电站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整定计算的方法。运用常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对本次设计电网系统进行保护。
[6]工厂常用电气设备手册上、下册.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7
[7]于海生.计算机控制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5
五、毕业设计(论文)进度安排(按周说明)
第五周:熟悉课题,找参考资料,继电保护的知识。
第六周:整理资料,确定设计的大体方向及内容,完成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第七周:查看资料,掌握所需的设计理论知识。
电力是当今世界使用最为广泛、地位最为重要的能源。变电所是电力系统在实际运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与经济运行,是联系发电厂和用户的中间环节,起着变换和分配电能的作用。变电站是供电系统的枢纽,在生产和生活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电力系统的运行要求安全可靠、电能质量高、经济性好,便于扩建。但是电力系统的组成元件数量多,结构各异,运行情况复杂,覆盖地域辽阔。因此,受自然条件、设备及人为因素的影响,可能出现各种故障和不正常运行状态。故障中最常见、危害最大的是各种形式的短路。为此,需要安装各种形式的保护装置,用分层控制方式实施安全监控系统,对包括正常运行在内的各种运行状态实施监控,以确保电力系统安全正常且更好的运行。
三、毕业设计(论文)所用的主要技术与方法:
运用电力系统及继电保护的知识,编制运行方式,对整个35kv电网进行相应的短路计算;然后,对电网中的输电线路进行相应的保护整定,对电网中的主要母线进行相应的保护整定,最后,在输电线路上配置自动重合闸方案,绘制保护配置图。
四、主要参考文献与资料获得情况:
[1]刘介才.工厂供电[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5
第八周:整理理论知识,进行论文整体框架设计。
第九周:跟导师探讨分析设计的内容进行查缺补漏。
第十周:写毕业论文。
第十一周:进行整体论文修改,送导师检验。
第十二周:将毕业论文定稿并按论文要求装订完毕。
第十三周:充分做好准备,进行毕业答辩。
六、指导教师审批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继电保护的未来发展继电保护技术发展趋势向计算机化,网络化,智能化,保护、控制、测量和数据通信一体化发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及计算机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领域中的普遍应用,新的控制原理和方法被不断应用于计算机继电保护中,以期取得更好的效果,从而使微机继电保护的研究向更高的层次发展,出现了一些引人注目的新趋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