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讲市场供求机制分析

第二讲市场供求机制分析

原来盈利的企业更有利可图,因而会进一步 扩大生产;
企业会把原来用于生产替代品的资源转为生 产这种产品;
会吸引新的企业加入到这个行业中来
5、供给量变动与供给变动(1)
价格(P) P1 P2 O
S
Q2
Q1
供给量(Q)
5、供给量变动与供给变动(2)
价格(P)
S2 S S1
O
Q2
Q
Q1
供给量(Q)
6、供给规律的应用 (1)利用供给规律进行供给量预测。 (2)利用供给规律进行敏感性分析。
(4)供给曲线是一条自左下方向右上方倾斜(斜率 为正)的曲线。
3、影响供给的因素 (1)生产要素价格 (2)替代品的价格 (3)产品的预期价格 (4)供给者数量 (5)技术
4、供给规律
供给规律,就是商品的供给量与商品价格之 间成正方向变化的关系 。
产品价格上能引起供给增加的原因:
原来亏损的不愿意生产这种产品的企业有可 能扭亏为盈,变得愿意生产这种产品了;
并且买卖双方发生交换。 市场的核心是交换关系。 市场经济的三大基本规律:需求规律、供给
规律、供求规律。
(二)需求规律
1、需求量与需求 需求量:需求量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
在某种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购买并能够 购买的某种商品的数量。 需求:在其它条件既定不变的情况下,一种 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之间的整个关系。这 种关系可以用需求表、需求曲线或需求函数 来表示。
更多的效用
第二讲 市场供求机制分析
无差异曲线分析
无差异曲线分析(INDIFFERENCE ANALYSIS)根据不 太严格的假设(消费者的偏好顺序)来解释消费者行 为 (但逻辑是非常相似的)。
对理性消费者的假设条件 对于两组商品,消费者知道愿意要哪组,或两组商
品无差异——偏好是完全的(complete); 如果消费者要A不要B,那么就不会要B不要A——偏
(1)收入效应:价格降低后,消费者可以用同样 的钱买到比以前更多的东西,这意味着消费 者实际收入的提高。
(2)替代效应:价格降低后,人们会把对替代品 的需求转移到这种商品上来。
(3)价格降低后,原先因价高买不起的消费者具 有了购买能力,使购买人数增加了。
5、需求量变动与需求变动(1)
价格(P)
A P1
第二讲 市场供求机制分析
效用理论(Utility Theory)
消费者力求使效用(UTILITY)最大,效用随着消费 的商品的增加而增多,商品的效用就是使消费者的欲 望得到满足的程度。
随着消费者消费更多的商品,每增加一单位商品所 享有的增加的(边际)效用会下降。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the principle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utiity)
好是对称的(symmetric); 如果消费者要A不要B,要B不要C,那么肯定要A不要
C——偏好是转移的(transitive)。
第二讲 市场供求机制分析
无差异曲线分析
商品A
消费者认为 无差异的A、B 两种商品的所有 组合
商品B
无差异曲线具有负斜率表明两种商品之间可以相互替代;无差异曲 线凸向原点表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起作用,造成边际替代率递减。
第二讲 市场供求机制分析
消费者均衡
(Consumer Equilibrium)
最优目标: 支出一定,效用 最高; 效用一定,支出 最少。
Y
当X的价格为20元时


当X的价格 为10元时
消 费 者



X曲
线
第二讲 市场供求机制分析
一、市场供求规律
(一)市场的含义
在经济学中,市场是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 不管什么样的市场,市场必须有买者和卖者,
第二讲 市场供求机制分析
无差异曲线分析
商品A
无差异曲线的斜率表明对 两各商品的相对偏好程度
不太偏好A 的人
偏好A的人
商品B
第二讲 市场供求机制分析
无差异曲线群
越远离原点的无差 异曲线表示的效用 水平越高
第二讲 市场供求机制分析
消费者的预算线
——反映既定收入和商品价格条件下消费者可以购买的商品组合
2、需求曲线
价格(P)
D
O
需求量(Q)
需求曲线的理解:
(1)需求曲线表示的是一定时间内,在其它条件 不变的情况下,商品需求量与商品价格之间 的关系。其他影响因素变化后,需求曲线将 会发生位移。
(2)需求曲线随商品和条件的不同而不同。
(3)需求曲线可以分为个人需求曲线、行业需求 曲线和企业需求曲线。
P2
B D
O
Q1
Q2
需求量(Q)
5、需求量变动与需求变动(2)
价格(P)
O Q3 Q1
Q2
D2 D1 D3
需求量(Q)
6、需求规律的应用 (1)利用需求规律进行需求量预测。 (2)利用需求规律进行敏感性分析。
(二)供给规律
1、供给量与供给 供给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某种价格水
平下,生产者愿意提供并有能力提供的某种 商品的数量。 供给:供给是指在其它条件既定不变的情况 下,一种商品的供给量与其价格之间的整个 关系。这种关系可以用供给表、供给曲线或 供给函数来表示。
2、供给曲线
价格(P) S
OLeabharlann 供给量(Q)供给曲线的理解:
(1)供给曲线表示的是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 商品价格与供给量之间的关系。其他影响因素 变化后,供给曲线将会发生位移。
(2)不同的商品有不同的供给曲线。各种产品因 扩大规模的难易程度不同,其供给曲线也各有 差别。
(3)供给曲线分为企业供给曲线和行业供给曲线。
效用最大化的条件:消费者购买每一种商品上所花 的一元钱所增加的效用相等,或商品的边际效用之 比等于商品的价格之比(等边际原则)。
第二讲 市场供求机制分析
效用理论(Utility Theory)
如果消费者的收入固定,开始是均衡的: MU苹果/P苹果 = MU梨/P梨 随后苹果的价格下降 等式左边>等式右边 有无可能增加效用(收入不增加)? 把支出从梨转向苹果-为何会起作用? 因为多用于苹果的一元钱比多用于梨的一元钱提供
(4)需求曲线总是一条自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 (斜率为负)的曲线。
3、影响需求的因素 (1)消费者的收入 (2)消费偏好 (3)心理预期:未来收入预期,商品价格预期 (4)相关产品的价格:替代品价格,互补品价格 (5)人口
4、需求规律
需求规律--指商品的需求量与商品价格之间 成反方向的变化关系。
价格下降能刺激需求量的原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