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仪的规范使用
内分泌代谢科
血糖仪的选择
(三)准确性要求。血糖仪检测与实验室 参考方法检测的结果间误差应当满足以下 条件: 1.当血糖浓度<4.2mmol/L时,至少 95%的检测结果误差在±0.83mmol/L的范 围内; 2.当血糖浓度≥4.2mmol/L时,至少 95%的检测结果误差在±20%范围内; 3.100%的数据在临床可接受区。
内分泌代谢科
临床应用
帮助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提高治疗依从性;
提供一种用于糖尿病教育的可视化手段。而在评估
血糖波动及发现低血糖方面动态血糖监测具有独特的优 势。
中国动态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2009) 内分泌代谢科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
医生为监测者插入探 头并设置好记录器 病人佩戴 CGMS三天
内分泌代谢科
贮存、维护和保养规程
4、没有擦除残留的漂白液将导致出现错误 信息或是测量结果偏高。 5、请在血糖仪处于关机状态下清洁仪器。 6、请勿将血糖仪整个浸泡在水中或是置于 高压灭菌器中清洁或是消毒。
内分泌代谢科
检测血糖的一般步骤
用物准备:采血笔-采血针头、血糖仪-试纸条、 酒精、棉签
内分泌代谢科
内分泌代谢科
几种使用葡萄糖脱氢酶法的血糖仪
美国雅培: 利舒坦 安妥 罗氏: 优越 罗康全活力 美国会好: 优测型
内分泌代谢科Leabharlann 影响血糖仪检测结果的主要因素
消毒液:建议使用75%的酒精,自然晾干。 避免使用含碘消毒液。否则所测血糖值偏 高。 在血糖仪开始倒计时之前,请勿将仪器移 动,以确保测试结果的精准。
内分泌代谢科
便携式血糖仪发展史
第一代血糖仪 ——水洗式血糖仪 第一台真正商业化的血糖仪,由德国拜耳 公司于1979年推出的,售价为400美元 。 使用过程非常烦琐:首先在试纸上滴加血 样,需要等一分钟后用水冲洗以去除红细 胞,再将试纸插入机器以读取结果。
内分泌代谢科
便携式血糖仪发展史
操作后处置
使用过的一次性采血针、试纸条、棉签按 医疗 废物处理, 严格执行标准预防原则,避 免职业暴露导致的损伤,预防交叉感染。 洗手或手消毒后,再做下一位患者或其它 操作。
内分泌代谢科
贮存、维护和保养规程
1、用沾有清水的棉签清洁血糖仪的外表面。 如有需要,请蘸用含氯消毒液擦拭血糖仪, 然后再蘸用清水清洁并除去所有残留液。 2、避免使用含有酒精的消毒液清洗血糖仪。 3、将血糖仪彻底晾干。
内分泌代谢科
血糖仪的选择
(四)精确度要求。不同日期测量结果的 标准差(SD)应当不超过0.42% mmol/L (质控液葡萄糖浓度<5.5mmol/L)和变异 系数(CV%)应当不超过7.5%(质控液葡 萄糖浓度>5.5mmol/L)。 (五)操作简便,图标易于辨认,数值清 晰易读。血糖仪数值应当为血浆校准。单 位应锁定在国际单位“mmol/L”上。
内分泌代谢科
常用光电比色法血糖仪
内分泌代谢科
便携式血糖仪工作原理
电化学法血糖仪 血液中的葡萄糖与试条里的酶反应, 产生氧化电流。仪器收集所产生的氧化电 流,并根据电流的大小换算出血液中葡萄 糖的浓度。
内分泌代谢科
便携式血糖仪工作原理
电化学法血糖仪优、缺点 优点: 误差小,人为操作影响小。 缺点: 电磁辐射如微波炉、手机则会影响仪器的 准确性
内分泌代谢科
检测血糖的一般步骤
手指穿刺
形成血滴
穿刺后等待几秒钟,然后 由掌心往采血部位方向抚 摸挤压手及手指,促进血 滴的形成 不要紧压穿刺部位的四周
内分泌代谢科
检测血糖的一般步骤
滴血: 检查血样是否完全覆盖试 纸的测试孔,若采血量不 够则影响测试结果,应重 新更换试纸,重新测试。
等待测试结果并记录。 确认试纸已经充满!
内分泌代谢科
常用电化学法血糖仪
内分泌代谢科
血糖检测操作规范流程
(一)测试前的准备。 1.检查试纸条和质控品贮存是否恰当。 2.检查试纸条的有效期及条码是否符合。 3.清洁血糖仪。 4.棉签、消毒液、采血针等物品的准备。 医护人员手消毒,皮肤破损时建议戴手套。
内分泌代谢科
血糖检测操作规范流程
第三代血糖仪 比色法血糖仪 1987年美国强生公司上市了第一台不需要 擦血的血糖仪——One Touch 强生公司在1989年更推出了 One Touch2成为美国市场上 的领导品牌,并从罗氏公司 抢走了绝大部分市场。
内分泌代谢科
便携式血糖仪发展史
第四代血糖仪——电化学法血糖仪 电化学法技术开始于1981年,到1986年雅 培公司开发了第一台电化学法血糖仪在美 国获准上市。随后,电化学法技术逐步取 代了原先的比色法技术成为这个领域的主 流。 血糖仪需血量也从原来的20μl减至1μl左右, 反应时间从最早的2分钟减至5秒左右
内分泌代谢科
内源性和外源性药物的干扰
对乙酰氨基酚;含碘的药物、Vc、水杨酸、 尿酸、胆红素、甘油三酯、氧气、麦芽糖、 木糖等,如血液中存在大量干扰物时,会 有偏差;
内分泌代谢科
实验环境的影响
PH值 温度(试纸和血糖仪) 湿度(10-90%) 海拔高度等。(3000米以下)
内分泌代谢科
血糖仪及动态血糖监测仪 的规范使用
内分泌代谢科
主要内容
血糖仪的选择 血糖检测操作规范流程 影响血糖仪检测结果的主要因素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
内分泌代谢科
血糖仪的选择
(一)必须选择符合血糖仪国家标准,并 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登记注册准入 临床应用的血糖仪。 (二)同一医疗单元原则上应当选用同一 型号的血糖仪,避免不同血糖仪带来的检 测结果偏差。
内分泌代谢科
便携式血糖仪工作原理
光电比色法血糖仪 是通过试纸上的酶与血样 中的葡萄糖反应,产生的中间 物(带颜色物质),血糖仪向 试纸发射光束,并接收试纸的 反射光,将这些反射光的强度, 转化成葡萄糖浓度。
内分泌代谢科
便携式血糖仪工作原理
光电比色法血糖仪优缺点
优点是: 较少受到血样中内源性代谢产物和外源性药物浓度的影 响。 缺点是: 光电血糖仪探测头暴露在空气里,容易受到污染,使用一 段时间后应及时清理。 在强光环境下操作会产生误差(如夏天室外)。 高脂血症和高胆红素血症的病人用这种血糖仪时,误差也 会加大。 操作忌振动。
(二)、压积的影响:相同血浆葡萄糖水平时, 压积越大,测值越偏低;有红细胞压积校正的血 糖仪可降低这一差异; (三)血糖仪原理不同:(生物酶不同) 葡萄糖氧化酶GOD 优点: GOD 特异性高,不受其他糖类影响(木 糖、麦芽糖、半乳糖) 缺点:易受氧气干扰 建议避免长时间与氧气 接触,取出试纸后立即盖紧试纸瓶盖。打开的试 纸3月内使用完毕。不建议使用其它容器装试纸。 手拿试纸时,避免污染试纸。
内分泌代谢科
血糖仪的选择
(九)血糖仪应当配有一次性采血器进行 采血,试纸条应当采用机外取血的方式, 避免交叉感染。 (十)不同的血糖仪因工作原理不同而受 常见干扰物的影响有所不同。应当根据具 体应用而选用适宜的血糖仪。常见的干扰 因素为温度、湿度、海拔高度,以及乙酰 氨基酚、维生素C、水杨酸、尿酸、胆红素、 甘油三酯、氧气、麦芽糖、木糖等物质(
水平滞后,一般滞后4~10分钟,特别是血糖急剧变化的时候。
受检者佩戴记录器72小时,期间每日至少输入4次指尖 血糖值进行校正,并输入可能影响血糖波动的事件,如进餐、 运动、降糖药物及低血糖反应等。3天后取下感应器,经信 息提取器将数据下载到计算机,用专门的分析软件进行数据
分析,可获得患者连续3天内血糖动态变化的信息。
内分泌代谢科
几种使用葡萄糖氧化酶法的血糖仪
内分泌代谢科
葡萄糖脱氢酶法:
优点: 1.不受血液中氧分子的干扰。 2.不受空气中氧气的干扰 ,试纸有效期不受开封的影响 。 缺点:特异性较差,可能与麦芽糖、木糖或半乳糖等其他糖类发生反 应。 使用木糖醇作为甜味剂的食品、疾病引起半乳糖浓度增高时、静脉 输注部分品牌的免疫球蛋白(含有10%麦芽糖做为稳定剂)、使用含 有环糊精的腹膜透析液产品(代谢产物为麦芽糖)。 (试纸多为整罐包装,且开封后可以使用至标明的有效期的,均为葡萄 糖脱氢酶)
(二)血糖检测。 1.用75%乙醇擦拭采血部位,待干后进 行皮肤穿刺。 2.采血部位通常采用指尖、足跟两侧 (婴儿)等末梢毛细血管全血,水肿或感染 的部位不宜采血。 3.皮肤穿刺后,弃去第一滴血液,将第 二滴血液置于试纸上指定区域。
内分泌代谢科
血糖检测操作规范流程
4.严格按照仪器制造商提供的操作说明书要 求和操作规程 (SOP) 进行检测。 5.测定结果的记录包括被测试者姓名、测定 日期、时间、结果、单位、检测者签名等。 6.出现血糖异常结果时应当采取的以下措施: 重复检测一次;通知医生采取不同的干预 措施;必要时复检静脉生化血糖。
入受检者腹部脐周皮下,并与皮下组织间液中的
葡萄糖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电信号。记录器通过线 缆每10秒接受1次电信号,每5分钟将获得的平均 值换成血糖值储存起来,每天可储存288个血糖值。
内分泌代谢科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简介
CGMS测定的是皮下组织间液的葡萄糖浓度,而非血浆 或血清中的葡萄糖浓度。组织间液葡萄糖水平较血浆葡萄糖
血糖波动的趋势,发现不易被传统监测方法所探测的高 血糖和低血糖。临床上使用的CGM技术可分为回顾性 CGM系统和实时CGM系统两种,目前我国以回顾性 CGM系统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