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效率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效率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效率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有的语文教师认为需要增加学生的学习时间,有的教师则认为,要在课堂教学中增加知识的容量。

这种做法无疑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

笔者在多年的教学经验中,积累了一些教学经验,加上多次的培训学习,自己专心研究,对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效率,有一些自己的看法,现与大家分享。

一、找到学生的“兴趣点”,让学生“乐学”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

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

”因此我们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是点燃渴望知识火药的导火索。

我们想: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教师教得愉快,学生学得就轻松,教学效果自然会好一些。

那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该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笔者认为,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效率,可以从课堂导入入手。

以生动有趣的课堂导入,往往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

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导入。

导入的方式有很多,比如音乐导入、谜语导入、悬念导入、故事导入等等。

许多语文教师不太重视课堂导入,一上课就直奔主题,没有激发学生的兴趣,没有把整个课堂气氛搞“活”,课堂效果可想而知。

在多年的教学中,我十分注重课堂导入,我觉得一节课的开端很重要,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重视开端时的趣
味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位出来,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自我展示的机会,让他们置身于一种快乐的情境中,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愿望,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新知识。

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心理上的愉悦感,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教师是教学过程中问题情境的创设者,一个好的问题情景,能够激起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究动机,引起学生积极地思考。

二、教学形式应该多样化,让学生在“玩”中获取知识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一言堂”,学生被动地接受。

这种教学模式存在着严重的弊端,教学形式单一,课堂教学效率不高。

因此我们要打破这一单一模式,实行多样化教学。

在多样化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

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发育还不成熟,意志力不还不坚强,自我控制能力还不行。

此时,教师要做到“导”的工作,组织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来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

那么教师要做哪些工作呢?
1.借助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的引入,给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

多媒体的恰当运用使课堂教学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使学生始终在愉悦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学会学习,提高能力。

学生容易将知识在课堂上消化吸收,减轻了学生的负担。

多媒体能使教学形象生动,内容丰富具体直观,感染力强,使学生看到了事物的运动发展变化,学生通过直观视听充分感知原先较为抽象的教学内容,大大提高了
课堂教学效率。

2.合作学习,取长补短。

新课改提倡我们在课堂上进行合作学习。

但是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还停留在一个浅层次的理解上。

其中最突出的是:把小组学习等同于合作学习。

这种浅层次的理解致使很多老师在课堂上大张旗鼓地进行小组学习,表面上课堂气氛活跃,但是起不到提高课堂效率的效果。

因此我们要真正理解什么是合作学习,怎样进行合作学习。

实际上合作学习有许多种方法,如小组活动比赛(游戏竞赛法)、交错学习法(切块拼接法)、共同学习法、多媒体辅助合作学习法、大家动脑筋法、思考——配对——分享法等等。

3.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与文本沟通。

课堂有活跃的时候,当然也有宁静的时候。

让学生在课堂上能静下心来,沉入到由语言文字构筑的世界之中,用心去理解、领会、感悟、玩赏语言,也就是要在课堂上拥有值得珍视的“智慧的宁静”。

三、优化学习方法,让学生善于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学习方法很重要,方法得当事半功倍,因此,我们语文教师应该根据教材内容,学生特点,运用不同的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本身,是教师“教”学生怎样去“学”的过程,而不应是教师单纯向学生灌输知识的过程。

师生双方,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

学生的学习是内囚,教师的启发诱导是外因。

因此,教学方法的优化,就不只是指教师“教”法的优化,还应包括学生”学”法的优化,学生“会学”了才能“爱学”,“爱学”才能促进“会学”,
学生只有掌握了学习方法,课堂教学效率才能提高。

所以,我们教师应该优化学生学习活动。

具体做法:
1.鼓励学生勤于思考。

爱因斯坦说:“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学习方法成为科学家的。

”善于思考是一个成功人士的习惯。

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时一定要注意多启发,多反问,不要包办代替,要鼓励他们想问题、提问题、钻研问题。

2.引导学生多提问。

鼓励学生思考的同时,要注重引导学生多提问。

明人际献章说:“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

”凡是学生都善于提问题,而学习差的同学往往提不出什么问题。

所以,我们要运用一定的方法,指导学生如何发问。

给学生讲明白,好问首先要问自己,要多给自己提几个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

不要盲从,别人的答案究竟对不对,还要经过自己思考、鉴别。

将别人的答案同自己原先的想法对比一下,想一想自己与别人的差别,从而发现自己思维的毛病,学习人家思维的方法。

3.提倡学生合作。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要互相合作,在小组合作学习、交流中,学生要发言,要听取同学的意见,在评价中要当小老师,这样,学生参与的量和质都得到了提高,主体地位更加突现。

合作学习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能提高课堂效率。

总之,我们要想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效率,作为一名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抓住学生学习的兴趣点,引导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合作。

创造一个宽松的、欢乐的学习环境。

使学生从“要我学”向“我要
学”转变,最终使学生乐于去学习语文知识。

这样以来,小学语文课堂效率会明显提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