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精益生产模式降低零售企业库存
摘要库存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是不可或缺的一环,然而过多的存货资金导致成本支出增加,降低资金使用效率。
而精益生产能够减少单位库存进而降低存货资金,减少单位管理和运营成本,消除不必要的浪费,从而实现成本的最低化和利润的最大化。
为降低存货资金,大部分单位采取了精益生产,但由于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各种问题导致降低存货资金效果不理想。
本文以零售业库存模式为例,分析了其精益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后,提出了能够通过精益生产降低存货资金的途径。
关键词:精益生产;零售业;库存
库存,是仓库中实际储存的货物。
可以分两类:一类是生产库存,即直接消耗物资的基层企业、事业的库存物资,它是为了保证企业、事业单位所消耗的物资能够不间断地供应而储存的;一类是流通库存,即生产企业的成品库存,生产主管部门的库存和各级物资主管部门的库存。
此外,还有特殊形式的国家储备物资,它们主要是为了保证及时、齐备地将物资供应或销售给基层企业、事业单位的供销库存。
本文所说的是零售企业门店的流通库存。
零售企业是直接面向最终消费者的商业企业,直接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服务的企业。
【1】随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领域不断扩大,生活方式多样化,消费生活的范围不断扩延,其需求的领域逐步扩大,消费者的消费喜好也不断变化。
零售企业门店在采购商品必须要种类齐全,数量上就只能适度。
在此情况下,导致有些热销商品缺货,影响企业盈利;而有些不常用商品则会出现积压现象,造成库存量费,大量占用企业资本。
以日本丰田为代表的企业提出的所谓“零库存”的观点。
主要代表是准时生产方式(JIT)。
他们认为,库存即是浪费,零库存就是其中的一项高效库存管理的改进措施,并得到了企业广泛的应用。
然而对于零售企业来说,这明显不适用。
零售企业门店采购的商品去向分为两部分,一是被摆放在货架上进行展示,以供消费者选购;二是余下部分存放在仓库内,等货架上的商品被买走后,进行补货。
实际中,由于无法实时监控货架上商品的剩余情况,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货架上剩余的商品很少了,消费者想要的商品不能再货架上找到,而库房里却堆积着许多的商品,不但占用空间,而且影响销售。
更有甚者,企业会出现商品短缺,管理者不能及时采购或者供应商未能按时送货。
就目前已知情况来看,很多的零售企业门店的商品供应不足,主要原因就是出在配送中心上。
由于采购不及时,导致库存不足,一旦出现商品缺货,不能很好的补充。
以下面的例子来说明,零售企业门店的缺货方面的原因可能涉及到没有实际库存、未收到订货指令已配送但未到、订货数量不足和厂商直接送货不及时等几个方面的原因据某次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因为没有实际库存而导致的连锁零售企业缺货在总统计的 1 087次中高达 545次,占总比重的 50.14%与此同时,因为未收到订货指令而导致连锁零售企业门店缺货的次数为 436次,在
总原因次数中高达 40.11%可以看到,仅仅这两个方面的原因就在连锁零售企业门店缺货的比例中占到了百分之九十以上。
其他的几种原因所占比重分别是已配送的原因有 96次,占8.83%的比重;因为订货数量不足导致的缺货出现 9次,占 0.83%的比重;因为商品是厂商直接送货不及时的原因出现缺货次数 1,占比重仅为0.09%。
【2】由此可知,当前零售企业门店缺货的主要原因都是库存管理方面,库存管理的问题解决不好,零售企业的缺货率也很难得到很好的解决,在这种情况下,就要利用精益管理来解决。
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 ,LP)的宗旨在于通过消除浪费来实现成本的最低化【3】,其基本管理思想包括:
(1)消除浪费——精益生产的核心思想是“杜绝一切浪费”。
生产过程中的浪费包括:过量生产的浪费、等待的浪费、搬运的浪费、加工过程本身的浪费、库存的浪费、动作的浪费、未被使用的员工的创造力的浪费等,精益生产的核心就是彻底消除以上的浪费现象,达到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的目的。
(2)以人为本——精益生产管理方式把企业中的每一位职工都放在平等的位置上;将雇员看作企业的合伙人;积极鼓励职工参与决策,把自己的思想融入进工作;尊重员工的建议和意见,状机,领导和员工间彼此信任;对员工充分授权,在生产线出现问题的时候可以自己做决策。
(3)以客户价值为中心——精益生产成壮的内部活动和外部的市场需求和谐地统一于企业的发展目标。
(4)持续改进——精益生产管理把“无止境地追求完美”作为经营目标,追求产品在质量、成本和服务等方面的不断完善。
这里的持续改进不仅仅是一套工具或一个改进方案,也不仅仅是企业短时期的活动,而是一整套持续追求改商,是加速流程、杜绝浪费、改善质量的文化企业。
【4】
要运用精益生产解决库存管理的问题,首先就要提高订货水平。
零售企业门店一般在每周规定的日期想供应商发送订单,要求供应商在规定时间送达,既不能早也不能晚,保证在最小库存状态下不断货。
其次要合理预计订货规模。
在零售门店有促销计划的时候,大量采购促销商品;对于某些当季商品,尤其是日常必需用品,也要加大订货量。
然后要合理规划仓库。
在各部门仓库规划或分配时,要将仓库建在靠近部门货架的位置,避免仓库远离货架的情况出现。
最后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来指导其实际生产。
是因为在精益生产中库存被视为万恶之源 ,精益生产方式实现其利益最大化目标的手段是实现零库存。
零库存状态下 ,没有资金占用和仓库占用 ,是库存管理的理想状态。
然而在多品种、小批量的销售企业门店的实际运营过程中 ,由于产品的多样化、组成产品结构各异 ,各各种商品的库存数量很难准确、及时地反馈到采购部门的数据库中 ,以致影响后续销售过程。
其次 ,受不确定供应、不确定需求和生产连续性等诸多因素的制约 ,企业的库存不可能为零 ,基于成本和效益最优化的安全库存是企业库存的下限。
最后 ,由于在精益生产中 ,前一环节必须向后一环节供应所必需的物料。
因此 ,为了使精益生产能够顺利进行 ,及时、准确地获取生产中各个环节所需的物料信息非常关键 ,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实施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技术手段 ,它为精益生产的物资供应系统提供迅速而科学的计划决策。
【5】
一些大型零售企业采用手持终端可以迅速查验某一商品的库存数量,但由于收到丢失、损坏等因素的影响,这一数据也会出现一定的误差。
因此零售企业需要更加具体的、包括丢失损坏商品数量的手持扫描终端,剔除这些不确定因素的
影响,直接得出可以销售的商品的数量。
零售企业每年都有两次盘点工作,以确定实际库存数量与数据库中库存数量的误差,修正数据库中商品数据。
但由于盘点期间时间紧、工作量大等的影响,有许多的不准确之处,这就要求零售企业在盘点时有针对性的制定控制点及检验和控制方法、将盘点准确率纳入门店业绩考核的指标范围之内并且在盘点结束后对盘点问题进行总结,同时制定出明确的改进措施和执行计划,落实到日常的运营管理之中。
参考文献
【1】宫安铭、陈学胜,零售企业竞争力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以山东省零售企业为例,山东大学商学院,2013(2):90.
【2】黄永如,供应链的连锁零售业库存改进研究,物流技术 2012年第31卷第12期,2012(10):40.
【3】余志良、吴立新.,模具企业库存管理系统的需求析及设计,机电工程术,2004(8) ::39 —41.
【4】储君燕,企业实施精益生产管理的现状及建议,企业管理,2013(5):98 【5】史安明、梁培志、易平、李建军,面向精益生产的库存管理关键技术研究,中国机械工程第17 卷增刊2006(10):285—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