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版本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
章节课名第一单元第2课种子发芽实验(二)
具体环节设计
学习目标科学知识目标:
知道绿豆发芽需要适量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
科学探究目标:
学会做种子发芽的对照实验,控制单一变量,并依据数据得出科学的结论。
科学态度目标:
认识到对比实验、严格控制实验变量的重要性。
教学环节页码内容
一、教师上课
1.情境导入 1.1 上一节课,我们一起设计
了种子发芽实验,你们种下的绿
豆种子发芽了吗?
1.2 同学们实验前,猜想种子发芽可能需要光照、水分、空气和适宜的温度等条件,
你们的实验结果和猜测一样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交流你们的实验记录和结果。
2.探索新知 1.3 汇报交流
下面我们请一位同学来汇报他的实验记录,仔细听他的汇报,并留心听他做的是绿豆种子发芽需要哪个条件的实验?实验中的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绿豆有什
么变化?从实验记录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果呢?
1.4 从他的汇报中,我们知道他做的是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水的实验,有水的
一组是实验组,没有水的一组是对照组。
实验组的绿豆发芽了,对照组的绿豆没
有发芽,从实验记录中我们可以知道绿豆发芽需要水。
1.5 统计分析实验信息
你们与他做相同实验的小组,结果与他相同吗?做其他条件实验的小组情况又怎样呢?下面我们一起收集相同实验小组的实验信息,填写下面的统计表。
(学生进行交流统计数据:3分钟)
1.6 从你们统计的数据中分析,思考实验组和对照组有什么不同?从实验数据中
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吗?
(学生交流:3分钟)
1.7 在绿豆种子是否需要水的实验统计数据中,发现实验组已发芽的数量和对照
组已发芽的数量是不一样的;在绿豆种子是否需要光照的实验统计数据中,发现
实验组已发芽的数量和对照组已发芽的数量是一样的;在绿豆种子是否需要适宜
温度的实验统计数据中,发现实验组已发芽的数量和对照组已发芽的数量也是不
一样的。
从数据中我们可以得出实验的结论:绿豆发芽需要水,但不需要阳光,
绿豆发芽需要适宜的温度。
1.8 我们再来看一个视频
从视频中我们看到缺
乏水同样会影响绿豆发
芽。
由此可见绿豆发芽需
要充足的水。
1.9
交流实验信息
你们的实验结果和实验前的预测一致吗?
如果实验结果和预测不一致的时候,我们要反思实验的过程,并对预测进行质疑,有时候我们的预测并不准确。
从实验过程、记录和实验统计数据中我们可
以知道绿豆种子发芽是不需要阳光的。
1.10 原来预测放在冰箱中的种子不会发芽,结果把种子放入冰箱中,低温会影响
种子的发芽,但不会不发芽,有些还是会发芽的。
通过查找资料知道种子萌发的
最低温度为6℃-7℃,12℃-14℃能正常发芽,最适温度为20℃-25℃,最高为35℃。
另外通过查找资料还知道,种子萌发还需要充足的空气。
如果有时间你们课
经过两节课种子发芽实验的学习,我们知道种子发芽必需的条件是什么了吗?我们发现:种子发芽需要水、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1953年,有人将从莲花泡地层里的泥炭中挖到的五粒古莲子送到北京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古植物研究室。
这五粒古莲子经在实验室内进行了一系列的处理,然后栽入花盆中。
使人惊奇的是,这五粒古莲子,在潮湿的水土条件下,过了几天便都长出了幼小的荷叶。
以后,将此五棵幼荷从花盆中转移到池塘里。
一个多月后,它们竟都绽蕾开花,二白,二粉红,一紫红,花瓣与现代的莲荷,几无任何区别。
到了秋季,花瓣凋谢,都结出了含有莲子的莲蓬。
思考:
这些古莲子被挖出后,在什么条件下发芽了呢?
这些古莲子被挖出后,接触了空气和适宜的温度,在潮湿的水土条件下,发芽了。
同学们,请认真观看视频,想想通过学习,我们都收获了什么?
点击查看学习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