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的饮食文化
世界上最懂美食意义,并用它来充实生活和提高生活质量的民族不外乎法国和中国。
所以这两个国家的美食史不仅与它的文明史一样的悠久,而且还成为本国文明史的一部分。
一个菜肴,或者一种烹饪饮食方法似乎可以令人嗅到一个民族文化的悠久和深远的气息。
法国美食在整体上包括这几大方面:面包、糕点、冷食、熟食、肉制品、奶酪和酒。
这些是法国饮食里不可缺少的内容,而其中最让法国人引以为荣的是葡萄酒、面包和奶酪。
法国人习惯用西餐,浪漫的法国菜、浪漫的法国餐,有很多细节值得你慢慢品味。
法国菜以其美味可口出名,且菜肴种类繁多,烹调方法独特。
欧洲的佳肴几乎都是法国人烹制的,这是因为欧洲第一流的大饭店或餐馆所雇佣的大厨多半是法国人。
他们对饮食的讲究程度足以与我们中国人相媲美,甚至把饮食视为艺术这一点上还胜我们一筹。
法国菜具有选料广泛、用料新鲜、装盘美观、品种繁多的特点。
菜肴一般较生,还有吃生菜的习惯。
在调味上,用酒较重,并讲究不同的原料用相应的酒。
他们的口味肥浓、鲜嫩而忌辣。
猪肉、牛肉、羊肉(肥嫩的)、鸡、鱼、虾、鸡蛋和各种烧卤肠子、素菜、水
果是他们喜爱的食品,尤其爱吃菠萝。
无鳞鱼被排除在餐桌之外,是不受欢迎的食物。
进餐时,冷盘为整块肉,边切边吃,名菜有:马赛鱼羹、雀肉会利、巴黎龙虾、焗蜗牛、红酒山鸡、沙福罗鸡、鸡肝牛排、牡蛎杯、马令古鸡等。
法国餐是不能用味美或营养或丰富来形容的,除了对菜的配料、火候的讲究、菜肴的搭配、选料的新鲜程度以及不同地区所演变出的多元化菜肴与烹调方法,法餐可以说在其细腻、合理性和艺术性方面都在其它西餐之上。
法国人还特别追求进餐时的情调,比如精美的餐具、幽幽的烛光、典雅的环境等等。
大一点的餐厅大都布置得富丽堂皇。
有的店里还存有十六世纪的路易十四时期的豪华家具,精致的银餐具、水晶杯子等昂贵、华丽的餐具。
还有的餐馆把艺术收藏品作为店里的主打,墙上的名画是真正的珍品,绝不是牵强的装点门面的一般艺术挂画。
有的餐馆还将自己的收藏爱好放到店里,与客人共享收藏之乐趣。
如果饭店的历史很短,他们也能想办法摆满各式鲜花,与品尝美味是绝好的情景交融。
法国的美食和法国人对生活的要求以及审美观有直接关系。
法国人还将饮食赋予哲学的意义,认为个人饮食应符合各自的教养与社会地位,并将同桌共餐视为一种联络感情、广交朋友的高雅乐趣和享受。
有一位被称为“世界级膳食家”的人曾说:“感受餐桌上的就餐气氛,就可以判断这个国家国民的整体个性。
”看看法国人的美味
佳肴以及用餐方式,不由得会让人想起克莱德曼手指下流淌出来的串串音符,浪漫而隽永,让你充分领略法式大菜所散发的馨香的艺术情调。
法国人晚餐的时间,大多在晚上8点左右,有的甚至更晚。
到了餐馆之后,一切经过专家精心设计的、温馨而典雅的气氛立刻会感染你。
餐厅的桌椅摆放很讲究,不仅要方便就餐,还要迎合不同顾客的消费心理,空间更要得到充分的利用。
法国餐厅的服务非常到位,不仅要为第一次光顾的客人提供满意的服务,而且还要记住老客户的姓名及其喜好的餐桌位置。
每当这些人来此就餐时,他们都主动上前称呼着客人的姓名,使人备感亲切。
作为举世皆知的世界三大烹饪王国之一,法国人十分讲究饮食,在西餐之中,法国菜可以说是最讲究的。
法国人除了对食物讲究色香味及营养外,还特别追求进餐时的情调,法国人甚至将饮食赋予哲学的意义,将同桌共餐视为一种联络感情、广交朋友的高雅乐趣和享受。
有一位被称为“世界级膳食家”的人曾说:“感受餐桌上的就餐气氛,就可以判断这个国家国民的整体个性。
”看看法国人的美味佳肴以及用餐方式,不由得会让人想想克莱德曼手指下流淌出来的串串音符,浪温而隽永,让你充分领略法式大餐散发馨香的艺术情调。
法国人爱吃面食,面包的种类很多,步入法国的城市,一家家面包铺随即映入眼帘,衣着整洁的店员满脸笑容,彬彬有礼地接待着八方的来客。
法国人有边走边吃的习惯,儿童上学也喜欢手拿长面
包,大口大口地啃食。
有时,他们把面包当棍棒,追逐捅打,别具情趣。
边远乡村也不边远乡村也不例外,不管是小旅店还是大餐馆,只要你择桌一坐,伶俐的服务员就会立即上来,给你恭恭敬敬地献上一篓白白的面包。
此时,你只管慢慢地坐食你那甜滋滋的面包,无须忌没人给你拿酒送菜了。
法国的餐馆无论大小,一般都设有面包房。
店堂与面包房相隔很近,有时只有一板之隔。
法国人大都爱吃奶酪;在肉食方面,他们爱吃牛肉、猪肉、鸡肉、鱼子酱、鹅县城,不吃肥肉、宠物、肝脏之外的动物内脏、无鳞鱼和带刺骨的鱼;法国人特别善饮,他们几乎餐餐必喝;除酒水之外,法国人平时还爱喝生水和咖啡。
如果你要去法国,除了遍游法国旖旎的风景,购买世界顶尖的衣饰,一顿地道的法国菜也是值得你花时间全情投入地品尝的。
幸运的是如今在中国在广州也同样能吃上一顿地地道道的法国菜
,浪漫的法国餐还真有很多细节值得你慢慢品味。
下面我们就从点菜开始,来学习学习法国的餐桌礼仪和用膳细节。
如果你到法国餐厅就餐,那点菜的顺序一定是按以下顺序(但不必每样都吃):
第一道菜:汤类
有蔬菜汤和鲜美的海鲜汤,如洋葱汤、酥皮周打鱼汤和是日餐汤等。
如果汤太热不能喝,不能用嘴去吹,要等到自然凉下来再喝。
第二道菜:头盘
一般是冷菜如:酿蜗牛、鹅肝酱、沙律、越南炸春卷等。
在上菜
之前会有一道面包上来,如果要在面包上抹黄油的话,一定要把面包用手掰成可以一口吃下去的小块,临吃前在小块上抹上黄油,切忌把整个面包都涂上黄油。
据说:吃面包“吃一口掰一口”的习俗已流传了几个世纪,为的是将吃剩下的面包分给穷人。
第三道菜:主菜
吃到这里才是法国菜的主菜了。
主菜以肉类、海鲜为主,每个人可以根据胃口的大小点1-3道主菜切忌进餐速度过快,大口吞咽食物不仅影响健康,也是失礼的表现。
如果你是同他人共同进餐,那么要注意进餐的速度和大家保持一致,注意在野餐时切忌谈生意或者业务,要留到吃甜品时才能说。
第四道菜:甜品
在主菜以后,可以点一道甜品,可以是冰激凌、蛋糕等食品。
在享受甜品时不要把勺子含在嘴里,嘴里有东西时不要开口说话。
法国餐的每一道菜与饮品搭配是一门“艺术”。
餐前一杯开胃酒不可缺少,就餐期间酒的种类、甚至颜色都非常讲究,所以酒类一般在点菜后才点。
点肉类食品要配红葡萄酒,吃鱼虾一类的海味要喝白葡萄酒,有些人用餐后还喜欢喝一点白兰地一类的烈性酒。
在饮餐前酒时法国人常说的一句祝酒词是:“A Notre-sante!"意思是:“为我们的健康干杯!”
下面再向大家介绍一下餐具的使用方法及用餐礼仪
喝汤时调羹向外舀,这样可以避免滴漏,从调羹的侧面喝汤,不能发出声音。
喝汤可以将汤碟朝外倾斜,以使调羹舀其最后一滴汤。
吃鱼的刀叉要小些,左手握鱼叉,叉齿朝下。
鱼刀是用来剥离鱼肉将鱼肉推到鱼叉上。
吃肉类的刀叉最大,握刀的右手食指应放在刀背上,离思柄一英坟过。
左手拿刀齿朝下。
色拉的刀叉也有专用的,是刀叉中最小规格的。
蜗牛钳的使用很简单,将蜗牛夹起,用特别的勺将肉拉出。
在用餐时,若你需要离你比较过的调料或食物,你不必站起来自己拿,与你一起共餐的人乐意传递给你。
当想要叫服务员时,你只需举起一只手说:“Si-vous-plait”(法文:劳驾)
刀叉在右边,叉就和餐巾在左边,液体在右这,固体在左边.餐具的使用顺序是先从外向里使用,刀和勺在右侧;叉和餐巾在左侧;玻璃杯在右侧;碟子(色拉、黄油碟子)在左侧,如果有人请你吃法国菜,只要看看餐具就知道今天的宴请有几道菜了。
别人使用餐具有错误不要去提醒,自己错了也用不着公开道歉如果中间想休息,又不想拿走盘子,就应该将刀叉放在碟边表示暂停。
就餐结束,刀叉交叉放在盘子里。
不仅此法国餐,其他西餐的用刀叉方法是相同的,有很多值午注意的地方,一般法国人比较喜欢吃蜗牛,牡蛎什么的,那么用餐工具就会更多一些。
**饮宴时,主人会先打开餐巾,这表示进餐开始,客人此时才可打开自己的餐巾。
现代人多数会将餐巾铺在膝上,以便在需要时轻拭嘴部。
如果在用餐中途需暂时离开,会将餐巾留在椅子上,侍膳员会知道你还会回来。
但当主人把餐巾放在餐桌上时,就表示餐膳结束。
传统上,客人也必须把餐巾整齐地放在自己餐碟的右边(注意餐巾不可折叠或揉成一团)。
**中国人有名俗话叫做:“亲兄弟,明算账”,法国人也不例外:“Des bons amis fait des bon count”(法文),也就是人们常说的A-A制。
几个好朋友一起出去吃饭,然后自己付自己的,除非之前有人说要请客。
这样有个好处,就是朋友间容易聚到一起,联络感情,互相沟通,享受共餐的快乐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