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制度为加强安全工作,保护国家财产利益人民生命安全,杜绝和减少训练车事故,保证正常训练,制定本制度。
一、安全组织1.学校建立安全领导小组。
由学校第一负责人任组长,总教任副组长,成员有教务、教练员、组成安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安保科。
2.安全领导小组的职责(1)开展各种形式的安全教育;(2)负责安全工作的日常管理;(3)处理训练事故;(4)组织实施安全方案。
二、安全教育1.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
学校教职员工应提高对训练安全工作的认识,经常进行安全教育。
学校每季度集中进行一次安全教育,教练员每天一次安全教育晨会。
2.安全教育的内容,安全教育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具体内容包括:(1)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2)交通、公安部门关于安全训练的有关规定(3)安全训练知识(4)训练事故分析二、安全措施l、按国家规定对教练车进行维护和检测。
2、按规定对教练车进行报废和更新,报废车辆不得做教练车。
3、教练车上的副制动踏板、副加速踏板,副后视镜、副离合器踏板、工作。
4、每台车配备一个灭火器,并定期检查和更新。
5、训练期间每台车选一名学员为本车安全员,协助教练员做好安全工作。
6、停放时教练车集中停放,关好门窗、电源开关、锁好车门,车钥匙统一集中保管。
7、训练中要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保证安全训练。
8、坚持教练车训练前、训练中和训练后的“三检”制度,严禁带故障训练。
9、禁止教练员酒后执教和学员酒后训练。
10、严格控制外来人员和车辆进入教练场。
四、安全检查1.学校建立安全检查制度。
2安全检查在定期安全教育前进行。
3.安全检查的内容包括:(l)安全教育和安全预防事故制度落实情况。
(2)按百分之二十的比例抽查教练车,重点检查转向、制动等装置。
(3)学员使用安全带情况。
(4)有无违反操作规程的情况。
(5)有无酒后训练情况。
(6)教练车安装的安全附属装置是否有效。
(7)教练车是否按规定的时间和路线在道路训练。
(8)有无外来人员和车辆进入教练场。
4.检查中问题的处理。
检查时发现问题,要求责任人立即整改,一时整改不的应停训,调整训练车辆。
五、事故处理1.事故处理程序训练中发生事故按照下列程序处理:(1)无论是在训练场或是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后,都应保护现场,抢救受伤人员(移动伤员时应做好标记)并立即向学校、公安、交通部门和急救中心报告。
(2)接受事故调查,如实反映事故发生的经过,并协助有关部门做好笔录(3)协助有关人员处理事故现场。
(4)必要时要留下现场见证人的姓名和联络电话。
2.事故划分(1)与其他人发生事故责任。
训练事故分①全部责任、②主要责任、③同等责任、④次要责任⑤无责任。
事故责任人应负的责任以交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认定为准。
(2)独立事故责任。
独立事故教练员应负全部责任。
有证据证明学员故意造成的事故可以减轻或免除教练员责任。
3.事故赔偿(1)赔偿费的分担;按事故实际损失学校承担70%,教练员承认30%。
(2)赔偿程序。
训练中发生事故,在确定责任的基础上,由保险公司负责赔偿,超过保险公司赔偿范围,或保险公司免赔部分,先由学校统一支付,而后向教练员追偿其应承担的部分。
4.事故处理由校安全领导小组负责。
安全小组应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规的相关规定制定事故处理的实施细则,报送学校批准后实施。
六、重大事故报告1.重大事故是指发生人员伤亡和财产重大损失的事故,具体指标为死亡1人或重伤2人或轻伤5人,财产直接损失在3万元以上的。
2发生重大事故后,必须立即报告学校,学校应在接到事故通知后,l小时内向交通运管部门驾培科报告。
3.事故处理后10日内向交通,公安交通管理部门递交事故报告。
七、安全应急预案1.校安全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安全应急预案。
2.安全应急预案内容包括:(1)突然出现异常气候,训练中需采取的应急预案措施。
(2)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时伤员抢救和调整训练车辆。
(3)车辆出现紧急情况时的处理。
(4)其他危及安全情况的处理。
(5)省市有关部门在重特大突发时间的,应急调动措施。
3.安全紧急预案的启动由校安全领导小组组长校长批准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根据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贵州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规定的通知》([2009]31号文件)精神,为落实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证安全训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贵州行安全生产条例》等法律、法规,坚持“安全才能教学、教学必须安全”的包办校理念,建设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实现安全生产,特修定完善本制度。
一、指导思想坚持安全发展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贯彻落实《道路交通安全法》、《贵州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规定》等法律、法规为主线,以安全隐患整治为重点,以杜绝和减少训练事故为目标,强化制度管理,落实安全责任,确保驾驶培训安全运转。
二、安全组织1、学校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由学校总经理(校长)任组长,副校长、总教练任副组长,成员有安保科长、教务主任、副总教练、安全员等组成。
下设办公室在总教室,由总教练安保科长负责口常管理工作。
安全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l)开展各种形式的安全教育。
(2)负责安全工作的日常管理(3)组织制定、实施安全工作方案和安全应急预案。
(4)组织落实安全检查制度、责任倒食制度和安全总结评比工作。
(5)负责对教练车的管理和维护、检测和等级评定工作。
(6)负责调查、分析处理训练事故。
(7)负责对机动车驾驶培训教练员的安全质量考评工作。
由安保科长、副总教练、教练员组成安全小组,具体负责落实驾培训练的规则制度,安全隐忠排查、整改、安全事故分析处理等等方面的工作。
三、安全教育1、开展各种形式的安全教育。
学校每月集中组织全体员工的安全学习教育;教练员、学员坚持每天一次的安全晨练会。
2、安全学习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1)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2)交通、公安等部门关于安全训练的有关规定。
(3)贯彻落实上级和交通、公安等部门的安全文件精神和工作部署。
特别要把《贵州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规定》贯穿到企业安全生产的始终。
四、安全措施1、健全完善教练员和教练车单车技术档案。
对教练员实行《准入制度》,按国家规定对教练车进行维护和检测。
2、坚持教练车训练前、训练中和训练后的“三检”制度。
重点检查制动系统,保持良好运行状态,严禁带故障训练。
3、教练车上的副制动踏板、加速踏板、离合器踏板、灭火器、维修工具等安全设施齐全有效。
4、坚持教练员带“三证”(行车证、教练员证、道路运输许可证)上岗。
教练员在训练中不得擅离工作岗位。
5、严格执行教练车核定带训学员数量的规定:大车为10人:轻车为8人:小车为4人。
6、严禁教练员酒后执教和学员酒后训练。
7、训练期间每台车选一名学员为:安全员,协助教练员做好安全工作。
8、教练车实行集中停放,统一管理。
9、认真填写《教学日志》,完善学员档案。
10、严格控制外来人员和非教练车辆进入教练场地。
五、安全检查l、学校建立安全临检督查制度。
由学校安全领导组织,每月进行一次安全生产大检查,对查出的安全隐患及时整改,同时做好安全隐患排除和整改记录。
2、安全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1)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落实情况,确保安全训练。
(2)安全教育和学校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
(3)安全展会、安全学习制度的落实情况。
(4)教练车的二级维护、检测和等级评定情况。
(5)教练车“三检”制度的落实情况,按50%比例不定期抽查教练车、重点检查转向、制动等装置。
(6)教练员“六不准”、学员“八不准”的落实情况。
(7)教练员、学员在训练中有无违反操作规问在道路上训练,有否超带和私带学员现象。
(8)安全检查时发生的问题,要求责任人立即整改,违规严重的要按交通法规和学校规定严肃处理。
六、安全责任、考核与奖励l、学校建立全员抓安全的责任机制。
校长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
2、制定完善各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从校长一副校长一部门负责人~教练员(员工),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
3、安全、质量考核由学校安全质量领导小组负责。
完善考核办法,实行月考核,季奖罚。
七、事故处理(1)赔偿费的分担:按事故实际损失学校承担70%:教练员承担30%。
(2)赔偿程序。
训练中突发事故,在确定责任的基础上,由保险公司赔偿,超过保险金赔偿范围或保险公司免赔部分,先由学校统一支付,而后向教练员追偿其应承担的部分。
4、事故处理由学校安全领导小组负责。
八、重大事故报告1、发生重大事故后,必须立即报告学校,学校应在接到事故通知后,1小时内同交通运管部门,公安交管部门报告。
2、事故处理后向交通,公安交通管理部门递交事故报告。
九、安个应急预案1、学校安全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安全应急预案。
2、安全应急预案内容包括(l)突然出现异常气候,训练中需采取的预案措施。
(2)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时,抢救伤员。
处理事故所需的人、财、物及应急车辆。
(3)训练车辆出现紧急情况的处理。
(4)其它危及安全情况的处理,包括消防、防讯等应急措施。
(5)省、市、特区等有关部门在重特大突发事件中的应急调动措施。
3、安全应急预案的启动由学校安全领导小细组长(校长)批准。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为切实加强消防安全工作,保护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确保驾校安全教学,根据(2009)31号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一、建立消防安全组织,明确责任学校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副校长、总教练任副组长,成员有安保、教务、财务等部门负责人及教练员代表组成,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消防管理工作,学校各部门领导是本部门消防安全的第一责任人。
二、开展消防安全教育,提高消防安全意识。
1、开展各种形式的安全教育活动,学校每月组织一次消防安全知识学习,提高全校教职工的消防安全意识。
2、积极参加消防大队组织的消防业务培训,提高消防工作的法律意识和业务水平。
三、完善消防安全措施,及时整改安全隐患l、完善消防硬件设施,按有关规定配齐,训练车辆,学员寝室、财务室、电教室、员工食堂等部位的灭火器材,确保发生火灾时有充足的灭火水源。
2、加强对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输电线路要安全可靠、防止因电线,电器短路而引起的火灾事故。
3、建立消防安全检查制度;学校安全领导小组每月组织一次消防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
四、消防安全事故处理学校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在确保人身安全的前提下,要认真组织抢救,同时要立即向消防大队报告,火警电话:119。
消防安全学习制度为了增强全体员工的消防意识,提高消防管理水平及火灾事故发生时的外置应变能力,特拟定本制度。
一、每月组织一次消防安全学习。
二、学习时间每月15日下午2点半。
遇节假日往后延一天。
三、参加学习人员全体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