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业示范工程应用新技术(综合报告)

建筑业示范工程应用新技术(综合报告)

应用新技术综合报告
华能沁北电厂二期(2×600MW)扩建工程是国家计委确定的600MW超临界火电机组国产化重点依托项目,被列为2006年度河南省重点工程。

该工程由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国家电力公司西北电力设计院设计;北京中城建监理有限公司监理;河南省第二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承建。

合同总造价为19263万元。

该工程于2006年4月1日开工建设,3#机组于2007年11月12日顺利通过168小时,4#机组于2007年12月15日顺利通过168小时。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主厂房由汽机房、除氧间和煤仓间三部分组成,跨度分别为30.50m、9.00m和12.00m;高度分别为33.50m、26.00m和46.45m,总长度为173.50m,总建筑面积为45000m2。

主厂房为框排架结构,地基采用砂砾石碾压处理地基,基础为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

汽机房屋面结构采用双坡钢结构体系,上铺自防水保温型彩色压型钢板;除氧煤仓间各楼层采用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汽机基座、汽动给水泵基座等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础为整板基础。

主厂房外墙1.2m 以下为陶粒混凝土墙体;1.2m以上采用彩色保温型压型钢板封闭,内墙为加气混凝土块砌体。

主厂房楼地面做法有地板砖楼地面、现浇水磨石地面、阿姆斯壮楼面和橡胶楼面四类。

其屋面采用氯化聚乙烯-橡胶共混防水卷材及聚氨酯防水涂膜相结合的做法。

本工程钢煤斗上部为圆形钢筒仓;下部为双圆锥型漏斗,共10个,煤斗锥斗内衬为3mm厚1Cr13的不锈钢板耐磨层。

部分附属工程主要包括电除尘支架、钢烟道支架、除灰空压机房、烟道、500KV升压站、A列外电气构筑物等单位工程,其中除灰空压机室、烟道支架等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500KV升压站、A列外电气构筑物支架为钢结构,基础为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

二、推广应用新技术的组织管理措施
开工伊始,项目部建立了新技术应用管理体系,从组织上保证了新技术推广应用的实施;同时项目部把新技术应用项目进行分解,落实至班组,责任到人;并在新技术应用过程中及时进行检查、验收和把关,为示范工程的创建提供保障。

1、健全新技术推广应用组织机构
(1)新技术应用领导小组
组长:王庆伟
副组长:曲予英、岳明生、吴明权
成员:李强、董新红、柴雪峰、金宝丽
(2)新技术实施小组
组长:任群力
副组长:张俊峰、赵书成、杨书涛
成员:郝建方、楚项羽、张平、陈书豪
2、推广、应用新技术的主要管理措施
(1)项目部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制定每项新技术应用的实施方案,组织、有关技术人员、班组长进行新技术专项培训,对新技术具体操作的施工人员进行专项交底,对关键技术进行模拟操作。

(2)将新技术应用项目进行分解,落实到班组,责任到人;技术部门在新技术应用过程中进行检查、把关和指导服务,并及时提出应用建议,为示范工程创建提供保障。

(3)定期进行检查、验收和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保证新技术应用项目的实施处于受控状态。

(4)及时进行新技术应用的总结。

(5)按照公司有关规定奖励在新技术应用中做出贡献的有关人员。

三、新技术应用内容
华能沁北电厂二期主厂房及部分附属工程在施工中,项目部积极应用建筑业10项新技术,工程被列为2007年度第一批河南省建筑业
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经过认真策划,精心组织,加强落实,重视验收和及时总结等工作,工程施工中实际应用了新技术项目10大项20小项。

建筑业10项新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工程质量、加快了施工进度、确保了施工安全,本工程建筑业10项新技术应用项目、部位、数量等详见表1:
表1:建筑业10项新技术应用情况综合表
四、关键技术创新点应用情况
1、混凝土裂缝防治技术:在汽轮发电机基础、锅炉基础和主厂房基础等施工中,通过对混凝土原材料优选,掺入膨胀剂、高效减水剂及粉煤灰等措施,提高了混凝土抗裂性能和密实度,降低大体积混凝土内水化热,有效避免了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2、清水混凝土技术:本工程零米以上混凝土全部采用镜面混凝土工艺,施工中加大了技术攻关力度,对PVC覆膜胶合板模板工艺、角线条进行改进和革新,创新的PVC角线条取代了一期使用的木线条,施工的清水混凝土表面光滑、美观,色泽均匀,构件棱角倒圆,线条流畅,达到了镜面清水混凝土标准。

3、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本工程主厂房采用钢梁-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压型钢板作永久底模,应用的工程量大、范围广,施工中,改进一系列施工工艺措施,确保该新技术的成功应用,加快了工程进度,缩短了工期,降低了工程成本,整体达到美观、大方的效果。

4、新型墙体材料应用技术:本工程在汽机间外墙采用保温型双层彩板封闭;屋面采用自防水保温型彩色压型钢板封闭,应用量大,该技术的成功应用,消除了以往火电厂主厂房外墙空裂的质量通病,同时能加快工程进度,缩短了工期,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五、推广应用新技术的成效
本工程共应用建筑业10项新技术中的十大项,二十小项,施工中,创新了多项施工工艺,工程整体质量达到了一流水平,业主、监理及社会各界一致赞誉二期工程质量超越了一期水平,并降低了工程成本,缩短了工期。

同时计算机工具类、管理信息化等技术在施工中
的应用,实现了施工单位与建设、设计、监理单位之间全过程协调管理、流程化控制。

本工程于2007年荣获了“河南省结构中州杯”奖;经认证共节约资金388.16万元(详见表2),比合同工期缩短120天,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环保效益。

表2 本工程应用建筑业10项新技术节约资金一览表
六、体会与建议
建筑业10项新技术在本工程项目的推广应用,使先进的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提高了施工技术的科技含量和劳动生产效率,促进了建筑业技术进步,提高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保证了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降低了工程成本。

在今后的施工中,我们将继续加大新技术的研发、创新和应用力度,进一步推广建筑企业管理信
息化技术,实现项目的全过程管理、流程化控制,为河南省建筑业新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