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缝制工具及其使用方法2007/0826•已有0条评论•文章分类:服装加工缝制加工离不开工具,合理、正确地选择好工具才能提高缝制加工的质量和效率。
一、缝纫机针的针号及使用方法为了适应各种服装加工的要求,缝纫机种类较多,缝纫针的材料、结构、形状、规性能更是多种多样。
机针型号目前有15000种以上。
(一)缝针分类缝针可分为家用缝针和工业用机针两类。
(1)家用缝针:主要用于手工或低速电动运转的家用型缝纫机,只适合完成普通的缝合,在一般小型企业的低档产品加工时仍有采用,有各种型号的手针和家用型机针。
(2)工业用机针:主要在中、高速缝纫机上使用,适合成衣加工企业中的工业批量产品,服装品位和质量都要求较高,因此对机针的要求也随之提高。
工业用针还可以分为平缝机针、包缝机针、链缝机针、绷缝机针、缲边机针等。
(二)机针型号、规格从针体外形观察有直针和弯针两种。
大多数缝纫机使用直针:暗缝机、珩缝机使用弯针,弯针多用于暗线迹的加工,如缲边、纳驳头等。
1、针型表2-1为几种常用工业缝纫机所使用的国产机针与进口机针的对照。
机针型号对照2、针号是机针针杆直径的代码,是对缝制物种类而言的。
我国常用的针号表示方法有3种,即公制、英制和号制,如表2-2所示。
表2-2 针号对照二、缝纫线缝纫线必须具备三项基本要求,即可缝性、耐用性与外观质量。
(一)缝纫线的基本知识分类:(1)天然纤维型:棉线、麻线、丝线等。
(2)化学纤维型:涤纶线、锦纶线、维纶线等。
(3)混合型:涤棉混纺线、涤棉包芯线等。
(二)棉缝纫线一般天然纤维为原料制成的棉缝纫线,称为棉线。
1、主要种类棉缝纫线主要分成3种,即蜡光线、丝光线和无光线表2-3 蜡光线的规格及其用途2.无光线:不经过烧毛、丝光、上浆等处理的棉缝纫线。
表2-4 无光线的规格及其用途3)丝光线:用氢氧化钠(烧碱)溶液进行丝光处理的棉缝纫线。
表2-5 丝光线的规格及其用途3)丝光线:用氢氧化钠(烧碱)溶液进行丝光处理的棉缝纫线。
表2-5 丝光线的规格及其用途(三)化纤及混纺缝纫线1、主要种类化纤缝纫线有涤纶线、锦纶线、维纶线、丙纶线等;混合型缝纫线有涤棉缝纫线、包芯缝纫线等。
2、化纤类缝纫线(1)涤纶缝纫线:由于涤纶纤维是一种品质优良的合成纤维,以化学涤纶纤维为原料制作的缝纫线强度、强力较高,在各类缝纫线中使用量仅次于尼龙线,居第2位,而且湿态时强度不会降低。
它的缩水率很小。
涤纶线的原料主要分短纤维和长丝2类。
①涤纶短纤维缝纫线。
由涤纶短纤维原料制成,外形与棉线相似,故又称为仿棉性涤纶线。
表2-6 涤纶短纤维缝纫线的规格及其用途②涤纶长丝(束丝)缝纫线。
用涤纶长丝为原料制成的缝纫线,是一种仿蚕丝形的缝线。
对以缝线强度为主要要求的产品,如皮鞋等,可以用长丝旋。
③涤纶低弹丝缝纫线。
采用有光涤纶变形长丝制作的缝纫线。
初期的化纤品都是长丝制品,手感很光滑。
(2)锦纶缝纫线:以锦纶丝制作的缝纫线。
三、拆刀拆刀是缝制操作中经常使用的工具,拆刀在木柄或塑料柄上端装有较锋利的叉形小刀,使用时,利用叉形的尖挑入缝线,然后用叉形刀割断缝错的线段,从而方便地拆掉错线。
四、镊子镊子又称镊子钳,用于穿线、镊线头或疏松缝线。
使用时应选用镊口紧密、无错位、弹性好的镊子。
五、锥子锥子主要用于拆除缝线,挑领角尖,或缝纫时轻推衣片,协助缝纫顺利地进行。
六、剪刀缝纫时所使用的剪刀主要有2种:一种是裁剪布料用的裁剪大剪刀,与普通剪刀的区别是,其后柄有一定弯度,目的是保证布料在辅平的状态下裁剪,以减小裁剪误差;另一种是普通的小剪刀或小纱剪,主要用于剪线头、拆线等。
各种剪刀都要求刀口锋利,刀刃咬合时无缝隙。
工业用缝纫机机针的构造和性能成衣生产企业所使用的缝纫机部分都是工业中速或高速平缝机。
本节重点需要掌握的是机针与相关的构件构造及其性能。
一、机针的构造机针是主要的成缝构件,它的作用是带线穿刺面料,在回升时形成线环以便成缝器钩取线环,最终形成线迹。
尽管缝纫机针种类繁多,从外形上看也有很大差别,但它们的基本结构有共同之处,在生产中使用最多、最普遍的是平缝针。
这里以平缝直针为例介绍缝纫机针的基本结构。
图2-1为直针机构示意图。
1)针尖:针尖位于针的前端,不同用途的机针有不同的针尖,其作用是穿刺面料。
( 2)针杆:针杆指从针孔的上方沿至针柄下方的一段,呈细长形状,是缝纫针的主体,它的作用的运线。
( 3)针梢:针梢是针杆与针柄的过渡部分,使针的直径逐渐变粗,作用是增加针的强度。
( 4)针柄:针柄是机针与缝纫机杆相连接的部位。
相同型号机针的针柄长度和直径均相同。
工业用缝纫机机针针柄均为圆柱形,家用缝纫机针针柄一侧为平面,以便安装时和针杆上的装针槽配合。
( 5)针孔:针孔位于针尖与针杆的交接处,一般呈椭圆形。
针孔的作用是使缝纫线穿过并将线带过面料。
( 6)短容线槽:在针孔上方,该槽浅而短,其作用是在机针穿刺面料时导引面线。
在机针回升时由于面线部分露出槽外,面线对其产生较大摩擦力,阻止面线随针上升,起促进线环形成的作用。
(7)长容线槽:长容线槽指针柄下方至针孔处的凹槽,长容线槽深度均应大于缝线直径,缝纫时面料应放于槽内,以减少面料对面线的摩擦力。
(8)曲档:曲档位于针孔附近,实际上是将针杆在此处挖掉一块形成的凹缺。
它的作用是使缝纫机工作时梭尖能够准确无误地钩取线圈。
要想认识并选择好机针,必须通过实践才可能真正理解、记住、掌握。
好的缝纫效果是通过缝针、缝线、面料的正确匹配来达到的。
二、缝纫机针的性能(一)强度与韧性(1)强度:是指某一构件受到外力作用时,它所具有的抵抗外力破坏的能力。
缝纫机针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经得起这种外力的作用。
(2)韧性:是指构件受外力作用产生变形后具有恢复原形的能力。
一般要求机针在弯曲10°以下去掉外力时,不应有残余变形。
(二)可缝性机针的可缝性主要表现在针尖锋利,不损伤面料,运线流畅,不断线,线迹清晰、规则、美观等方面。
三、与机针相关的构件(一)针与梭子梭子是缝纫机上重要的成缝器,主要用在锁式线迹缝纫机上,根据运动特性,又分为摆梭和旋梭两大类。
摆梭由于在工作中往复摆动,所以惯性冲击较大,因此主要用于家用缝纫机以及少数低速工业缝纫机;旋梭为均匀旋转,运转平稳,噪声小,广泛用于现代高速工业缝纫机上。
(二)面料输送器面料输送器的作用是在一针缝纫结束后推送面料前进或后退一个针距(即倒缝)。
针距的长度是由面料输送器的送布量决定的,各种缝纫机均可对送布量进行调节,以满足不同的缝纫要求。
送布一般由送布牙与压脚配合实现,有些机种缝针或其他构件也参与送布,以满足不同性质的面料对送布机构的要求。
面料输送方式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①单牙下送式;②针牙同步式;③差动下送式;④上下送布式;⑤上下差动式;⑥滚筒式。
四、缝纫线迹线迹是由一根或一根以上的缝线自链、互链、交织等方式在缝料表面或穿透缝料所形成的。
自链是指缝线的线环依次穿入同一根缝线形成的前一个线圈;互链是指一根缝线的线环穿入另一根缝线形成的线环;交织(亦称为连锁)是指一根缝线穿过另一根缝线的线环,或者围绕另一根缝线。
线迹的位置通常有下列几种情况:①无缝料;②在缝料的内部;③穿过缝料;④在缝料表面。
服装是由衣片缝合而成,其各部件均由缝纫线所形成的各种线迹缝合在一起的,因此,线迹是构成服装的重要因素之一。
线迹不仅为缝合衣片所需,还具有如下功能:①加固作用,利用线迹使服装某些部位形状保持相对稳定,如领子、袖口等处的明线,口袋两边的套结等;②保护作用,如包缝线迹即为保护衣片布边不脱纱、不破损;③辅助加工作用,在缝制过程中,有时为加工的方便和顺利,利用一些线迹做辅助加工,如绷缝、抽褶等;④装饰作用,一些服装上利用缉明线等手段达到美化装饰的目的,有是则在线迹中加入花色线以起到装饰衣片的作用,如覆盖线迹。
(一)基本定义和术语1、针迹缝针穿刺缝料所形成的针眼。
2、线迹沿送料方向在缝料上相邻两针迹间的缝线。
3、线数构成线迹的缝纫线条数。
4、线迹结构缝纫线在线迹中相互配置的关系。
5、线迹密度单位长度内(通常2cm或30m)的线迹个数。
6、线缝若干连续的线迹。
7、面线穿在机针孔内的缝线。
8、底线从梭芯引出的缝线。
9、跳针在缝纫时,底、面线不能交织构成线迹。
10、浮线因构成线迹的底、面线张力不匀,在缝料的正面或反面缝线明显隆起。
11、张力在构成线迹过程中,缝线所承受的拉力。
12、线环在缝纫过程中,面线在机针孔的浅槽一侧形成的环行线圈。
(二)线迹的用途(1)将衣片连接缝合成服装,这是线迹的主要用途。
(2)保护面料边缘不脱散。
(3)对服装的某些部位进行加固,以保持该部位形状的稳定性。
(4)装饰、美化服装。
(5)完成钉扣、锁眼等特定作业。
五、线迹的分类和标准国际标准组织(ISO)1981年拟定了线迹类型国际标准《ISO-4915-1981纺织品线迹的分类和术语》,将服装加工中较常使用的线迹类型分为6大类,共计88种不同类型。
我国亦于1984年制定了线迹类型的国家标准(GB4515-84)等同于ISO-4915-1981。
由于线迹分类及其形成原理较为复杂,操作者只需了解以下主要分类情况即可。
(1)100类――链式线迹:由1根或1根以上针线自链形成的线迹。
其特征是一根缝线的线环穿入缝料后,依次与一个或几个线环自链。
编号为101~105、107、108,共7种。
(图2-6)2)200类――仿手工线迹:起源于手工缝纫的线迹。
其特征是一根缝线穿过缝料,把缝料固定住。
编号为201,202,204~206,209,213~215,217,219,220,共13种。
(图2-7)(3)300类――锁式线迹:一组(一根或数根)缝线的线环,穿入缝料后与另一组(一根或数根)缝线交织而形成的线迹。
编号从301~327,共27种。
(图2-8)4)400类――多线链式线迹:一组(一根或数根)缝线的线环,穿入缝料后与另一组(一根或数根)缝线互链形成的线迹。
编号为401~417,共17种。
(图2-9)(5)500类――包边链式线迹:一组(一根或数根)或一组以上缝线自链或互链方式形成的线迹,至少一组缝线的线环包绕缝料边缘,一组缝线的线环穿入缝料后,与一组或一组以上缝线的线环互链。
编号为501~514,521,共15种。
(图2-10)600类――覆盖链式线迹:由两组以上缝线互链,并且其中两组缝线将缝料上、下覆盖的线迹。
第一组缝线的线环穿入固定于缝料表面的四三组缝线的线环后再穿入缝料,与第二组缝线的线环在缝料底面互链。
但601号线迹例外,它只用两组缝线,第三组缝线的功能由第一组缝线中的一根缝线来完成。
编号601~609,共9种。
六、缝迹密度(针迹密度)缝迹密度是指规定单位长度内缝迹的线迹数,又称针迹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