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关人才选拔,官职任免、升降、调动的重要术语
(人物传记类文言文必备)
古文在记叙人物生平时常涉及职位的变迁。
而这些表官职变迁的文言词语对文意的理解显得非常重要。
掌握这些词语对准确理解人物生平及相关官场沉浮很有帮助。
现将常见表官职变动的词语辑录如下:
一、表示征召推荐
1、征:征召,特指君召臣。
如:公车特征拜郎中(《张衡传》)2、辟(bì):征召。
如: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3、察:考察和推荐。
如: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陈情表》
4、举:推举。
如:永元中,举孝廉不行(《张衡传》)5、进:推荐。
如:武卫将军进侠于帝(《北史·裴侠传》)
二、表示任命授予
1、授:授官,任命
2、拜:授予官职
如:既罢,归国,以廉颇功大,拜为上卿(《廉颇》)
3、除:授予官职(除去旧职任新职)如: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
4、封:国君把爵位或土地赐给臣子如:未有封侯之赏。
(《鸿门宴》)
5、简:任命,选拔。
如: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出师表》
6、当:任,充当。
如: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担任侍奉太子的职务)《陈情表》
三、表示提升官职
1、擢:提拔,选拔
如:皇上超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谭嗣同》)
2、拔:提拔、选拔
如: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出师表》)
3、陟:进用、提升
如: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出师表》)
4.升:升官
如:旋升宁夏道。
(《谭嗣同》)
5、迁:升官
如:再迁为太史令(《张衡传》)
四、表示调动官职
1、调:调动
如:婿竟不调(《记王忠肃公翱事》)2、迁:调动官职。
一般是升官。
如:迁我京师(《记王忠肃公翱事》)3、徙:调动
如: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张衡传》)
4、移:特指调任。
如:贬潮洲刺史,移袁洲刺史。
5、转:改任别的官职
如:再转复为太史令(《张衡传》)6、改:改任,调职
如:后公改两广,太监别泣(《记王忠肃公翱事》)
7、补:补充缺职
如:迁补太守卒史,举贤良为大司农丞。
8、放:改官,有京官改任地方官之义。
如:既而胡即放宁夏知府(《谭嗣同》)
9、出:出京改任地方官。
如:永和初,出为河间相(《张衡传》)10、出官:京官外调
如:予出官二年(《琵琶行(并序)》)
五、表示降低官职
1、左迁:贬官,降职
如: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琵琶行(并序)》)
2、迁谪:降职外调
如:是夕始觉有迁谪意(《琵琶行(并序)》)
3、谪:被罚流放或贬职
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
六、表示罢免官职
1、夺:免官
如:胁服夺其官(《书博鸡者事》)2、黜:罢免
如:屈平既绌(通“黜”),其后秦欲伐齐(《屈原列传》)
3、罢:罢免
如:而主谳者亦各罢去(《狱中杂记》)
4、去:解除官职。
如: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张衡传》)
5、放:特指京官改任外官(地方官),也指贬官流放。
如: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
《卜居》
七、表示恢复官职
1、复:恢复官职
如:为复守官而黜臧使者(《书博鸡者事》)
2、还:复职
如:自去史职,五载复还(《张衡传》)
八、表示辞去官职
1、辞:辞职
如:辞相印不拜(《<指南录>后序》)2、致政(致仕):一般指因年龄大而辞官、卸职。
如:昔为钱塘长,今则致政矣(《柳毅传》)
九、表兼职,代理官职的词语
1、兼:同时掌管,兼任。
如:余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指南录〉后序》
2、领:兼任,代理,暂时担任。
如:迁中书郎,领东观祭酒。
《南史•虞愿传》
3、假:暂时代理。
如: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
《汉书•苏武传》
4、署:代理、暂任。
如:太守奇之,署守属监狱。
《汉书•王尊传》
5、摄:代理
如:摄政(代君主管理国家)。
十、其它
1、乞骸骨:旧时官员年老自请退休。
如:上书乞骸骨。
《张衡传》
2、下车:官吏初到任。
衡下车,治威严。
《张衡传》
3、用事:执政,掌权,当权。
如: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
《原列传屈》
赵太后新用事。
《触龙说赵太后》4、赠:对官员的先世或已死的官员授予职称封衔。
如:赠太子太保。
《东坡先生墓志铭》5、视事:官吏到职开始工作(处理政事)。
如:视事三年。
《张衡传》
6、幸:帝王到某地;宠幸
如: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秦始皇来宠幸)《阿房宫赋》
7、退:辞去或失去官职。
如:退亦忧。
《岳阳楼记》
除了以上表官职变动的词语外,还有一些词语虽不表示官职变动,但常与官职结合在一起使用,如:“知”后常跟地名,表做某地的长官;“主”后常跟官府机构的名称,表示主持某官府机构的工作,可结合语境,灵活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