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 精神科意外事件及处置
肋骨骨折、腹部或胸腔内脏的破裂或撕裂,除 非必要时,一般不随便采用此法;
患者呼吸道部分梗阻,气体交换良好,应鼓励 用力咳嗽,并自主呼吸;
患者呼吸微弱,咳嗽乏力或呼吸道完全梗阻, 则立刻使用此手法;
成功抢救患者后应检查患者有无并发症的发生。
76
噎食风险评估表
77
预防噎食
1、将食物切成细块; 2、充分咀嚼; 3、口中含有食物时,应避免大笑、讲话、行走或跑; 4、进餐速度不宜过快; 5、食物种类的选择。
工作人员的因素:
➢ 性别 ➢ 年龄 ➢ 态度 ➢ 缺乏经验 ➢ 不了解病情 ➢ 没有足够的训练 ➢ 个人因素 ➢ 资源
保持警觉, 留心观察与评估
没有或未 能察觉
患者是否有 暴力征兆?
有
离开现场或保持安全距离
暴 力
情况改变
是否有 实时危险?
没有 情况改变
和安全姿势 继续安抚暴力者 提供安静的环境 需要时约束患者
9
自杀常见于什么疾病?
抑郁症 精神分裂症 物质依赖 强迫症
10
自杀好发时间
凌晨 午夜 中午 人少时 工作人员交接班 节假日
11
卫生间
自杀好发地点
病床
较隐蔽地点
12
常见自杀方式
1.自缢—取材方便,是住院病人常采用的方式。自 缢时由于身体的重力直接压迫颈动脉和气管,致使 大脑缺氧,同时还刺激颈动脉窦,反射性引起心跳 减弱或停博,使脑供血受阻、缺氧,如果发现不及 时,可迅速死亡。
精神科意外事件的处理
临沂市精神卫生中心 任德菊
1
内容
意外事件定义 意外事件处理
2
意 外 ??
非正常情况 患者出问题了
3
意外事件定义
精神科意外事件指: 病人在精神症状或药物不良反应的影响 下,突然发生、难以防范,危害个人及他 人安全的行为。如不能及时发现及处置, 后果十分严重。
4
意外事件的管理
不使用约束工具 提供隔离/减压场所(橡皮屋) 使用短效强镇静药物(Lora注射液) 患者自我管理
双向可视窗口
替代技术2:1对1干预(one-to-one)
替代技术3:口头言语干预
缓和激化四部曲
➢ 评估环境 ➢ 降温 ➢ 确定问题 ➢ 解决或转介问题
如何降温?
真诚的态度 专注行为 倾听 坐下来 转移环境 来杯水 肢体接触 学会劝架、相互帮助 共情技巧的应用
62
步行5分 钟范围
步行10分 钟范围
63
擅自离院风险评估表
64
擅自离院风险评估表说明
65
我院发现患者擅自离院应急预案
66
噎食
病人进食过程中, 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吞咽反射迟 钝,食 物堵塞在咽喉部或卡在食管的狭窄处, 甚至误入气管导致通气障碍、窒息。 肉类、地瓜、汤圆、包子、豆子、花生等大块、 质硬食物
约束部位
约束器具介绍-约束带
约束器具介绍-约束带 ----我院现在使用的约束器具
约束器具介绍-四肢约束带
约束器具介绍-约束衣
约束器具介绍-约束套装
约束器具介绍-轮椅安全带
约束器具介绍-轮椅小腿安全带
约束器具介绍-网状防滑带
约束器具介绍-约束椅/床
替代技术1:独处(Time Out)
海式急救法:方法二
适于昏迷倒地噎食者
噎食者处仰卧位,头偏 向一侧,抢救者面对噎 食者骑跨在其髋部;用 一手置于另一手上,将 下面一手的掌跟放在胸 廓下脐上的部位(心窝 部),用身体的重量, 快速冲击压迫噎食者的 腹部,重复直至食物排 出。
操作注意点
Heimlich手法虽卓有成效,但可产生合并症 应注意几点:
13
可利用的物品
约束带 衣服、裤子 裤带、鞋带 毛巾,双眼上翻,呼吸停 止,心跳微弱,神志不清。
自缢时间长---可见呼吸、心跳停止,大小便失禁, 四肢没有温度,难以救治。
15
紧急处理
1、一旦发现,迅速救治;不可惊慌失措; 立即将病人身体向 上托起, 使自缢绳松弛,减轻对颈部 动脉血管的压 迫, 迅速解绳,平卧、保护好病人颈椎,防止摔伤; 救治同时 呼叫医生。
行
有
并注射药物
记录及报告
为
的 处 理
是否受到 攻击?
有
没有 情况改变
保持安全距离 安抚暴力者 提供安静的环境 继续评估
流
记录及报告
程
立即离开现场并寻求支援
情况改变
小组方法处理 继续安抚暴力者
提供安静环境
需要时约束患者并注射药物
记录并报告
集体讨论
暴力攻击风险评估表
33
自杀风险评估表说明
34
我院发现患者自杀后护理应急预案
35
约束与控制技术
保护性约束技术
Step 1——评估:
患者病情、合作程度、发生意外的可能性;保护的目的及接受程 度。
Step 2——准备:
通过解释取得患者对保护性约束地理解,选择约束器具,患者取 舒适体位。
Step 3——操作:
根据患者情况选择约束部位 打结手法:法1、法2、法3(详见后图1-3) 约束部位:双手腕关节,双脚踝关节、双腿膝关节,肩关节。 约束体位:患者取舒适仰卧位,四肢伸展,肢体处于功能位置。 约束后的评估与护理
其他替代方法
减少刺激 给予食物/饮料 与员工散步 打电话 看电视/电影 冥想/祈祷 瑜伽 运动
暴力处置的法律问题
护理人员负有保护个案的责任,然而暴力 的结果可能会造成个案受伤,且处置的过 程常使用到约束与隔离措施,个案或家属 可能会因对此措施的不了解或误解而造成 医疗纠纷,因此执行暴力处置时必须遵守 相关医疗法规之规定。
止血包扎
指压法 止血带止血法、加压充气止血带止血法 绞棒止血法 加压包扎止血法
呼救,医生抢救处理 寻找利器 稳定情绪
常见自杀方式
3. 撞头——急救处理
就地平卧,保持呼吸道通畅,双手抬颌法 (不要轻易移动)
检查生命体征,瞳孔,意识 呼救,医生进行抢救 止血包扎 稳定情绪
开放气道方法
82
心搏呼吸骤停的原因
心源性:冠心病、心律失常 突然的意外事件如:窒息、溺水 严重的酸中毒、高血钾、低血钾 各种原因引起的休克和中毒 手术及其他临床诊疗操作中的意外事件 麻醉意外
83
心脏骤停的判定 主要依据 突然意识丧失。 呼吸停止。 次要依据 大动脉搏动消失。 瞳孔散大固定。 心音消失 辅助检查 心电图:心室颤动/心电机械分离/心电静止。 脑电图:静止型
擅自离院
病人住院期间私自离开医院。 原因:精神症状 、环境不适应、恐惧治疗,生活单调 紧急处置:
1、立即寻找,进行心理疏导; 2、提供安全的环境; 3、增进沟通;取得信任; 4、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加强监护及交班; 5、适当限制活动范围; 6、满足病人合理要求; 7、按时巡视。
一个相关报道
61
询问患者是否考虑过其他解决问题的方法。 给患者治疗的信心。 与患者达成协议,有自杀意念时及时告诉
医务人员。
暴力行为
暴力行为(violence):有严重破坏性攻击行 为;直接伤害另一人的躯体, 或某一物体,临床 常见伤人毁物。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暴力行为发生率高!约10%; 突然出现攻击行为,对他人和环境有一定的危
噎食的临床表现
一般发生突然 轻者:呼吸困难、面色紫绀、双眼直瞪、
双手乱抓或抽搐 重者:意识丧失、全身瘫软、四肢发凉、
二便失禁、呼吸停止、心率快而弱,进而 停止 如抢救不及时或措施不当,死亡率较高。
噎食的急救处理
迅速用手指掏出口咽中的 食团。
如病人牙关紧闭或抽搐,可 用筷子等撬开口腔掏取食物, 并解开病人领口。
84
黄金 4 分钟
心跳停止后,症状与时间关系
心跳停止3秒--感到头晕 心跳停止10~20秒--晕厥、抽搐 心跳停止30~45秒--昏迷、瞳孔散大 心跳停止60秒--呼吸停止、大小便失禁 心跳停止4分~6分--脑组织受到不可逆的损伤 心跳停止10分钟以上--脑死亡
腹拳式冲击法,5~6次 环甲膜穿刺 气管插管
CPR 持续吸氧,专人监护
海式急救法:方法一
1.施救者站在噎食者身后 让其上身向前微倾.
2.一只握成拳头状.
海式急救法操作方法一
3.双臂环抱噎食者,用拳头的拇指 掌关节突出点顶住腹部正中脐上部 位(俗称心窝部),另一只手的手 掌压在拳头上.
4. 连续快速向内、向 上推压冲击6~10次.
精神科护士必须预见、防止和处理紧急 状况和危险.
工作人员必须能够使病人稳定下来.
5
意外事件的成因--患者因素
精神症状
心理社会 因素
幻觉/妄想 兴奋/抑郁
焦虑
家庭支持系 统不良/人际 关系紧张
自知力缺乏 意识障碍 人格障碍
失恋/离异 失业/经济 窘迫
药物不 良反应
过渡兴 奋躁动
药源性焦虑 EPS症状
原因:药物不良反应致咽喉肌运动失调、电休克 治疗后醒转不好即进食、抢食等。
表现:进食过程突然停止进食、口中塞满食物、 呼吸停止、面色发绀、抽搐、意识丧失、死亡
67
噎食的危险因素
牙齿缺如 大口仓促进食 抢食行为 各种原因引起的吞
咽障碍 进食自理缺陷 癫痫病史 情绪不稳时进食
王冲,李菲菲,许冬梅. 住院精神疾病患者噎食风险评估与护理对策. 中华护理杂志,发表中
2、徒手心肺复苏,吸氧、遵医嘱给药。 3、保护环境,减少其他病人围观。 4、法律规定时间内补做记录
16
短期目标:救治患者,防止二次自伤 长期目标:重视自杀评估,给予心理辅导
如患者在隐蔽场所,医护忙乱,人少,交接班 夜深人静时行动,自杀风险很高。
17
常见自杀方式
2. 割腕/摸脖——可利用的物品 眼镜片 牙刷 玻璃片 易拉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