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证券行业投行业务总结

2020年证券行业投行业务总结

投行业务
今年3月,新修订《证券法》正式实施,注册制全面推行。

6月12日,证监会发布实施创业板IPO注册管理办法、创业板再融资注册管理办法、创业板注册制改革也落地。

注册制将重构券商业务生态,促进券商向现代投资银行转型。

从证券业协会披露的数据来看,证券公司前半年实现证券承销与保荐业务收入221.10亿元,同比增长49.37%。

券商是资本市场核心载体,投行将直接受益于改革红利。

创业版注册制8月24日正式落地,证监会表示未来将逐步推进全面注册制。

资本市场的加速建设,券商作为直接筒子体系主要中介,将持续受益,券商经纪、投行业务收入有望将获得确定性提振。

图4:2016-2020Q2证券承销保荐业务净收入(单位:亿元)
注册制以信息披露为核心,证券监管机构对发行人提交的材料只作合规性核查,不进行专门核查,更不会进行投资价值判断,行政审批周期缩短。

有利于缩短证券发行的时间,提高发行效率。

Wind数据显示,2020年1-9月IPO发行家数为295家,较去年同期的129家大幅
上升128.68%,IPO发行规模为3557.38亿元,同比上涨幅度也达到154.01%,创近5年同期新高。

从月度数据来看,2020年各月的发行家数均大幅领先去年同期,而募资金额也呈现整体性同比增长,特别是7月募资金额1000亿元,并创出历史新高。

从今年1-7月份以来各板块首发募资金额来看,累计募资超2500亿元,其中,科创板募资1872亿元,位居首位;主板募资875亿元仅随其后;创业板和中小企业板募资810亿元靠后。

科创板募资金额已经超过主板+创业板+中小企业板。

新规以及创业板注册制的推进,对A股市场IPO的整体表现呈现利好。

创业板注册制正式实施后,排队上市企业的上市周期显著缩短,IPO未来市场供给充足。

图5:IPO基本情况
仅从审核流程本身看,现行核准制与科创板注册制并无显著差异,两者受理环节都规定5个交易日,反馈时间也较为接近。

注册制下不进行实质审核,相应企业反馈时间也大为缩短是注册制下审核效率提升的关键。

现行核准制下,需要对企业财务经营等诸多状况进行逐一审核,确保其真实性与合规性,同时需要就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意见反馈并解决。

不同企业规范程度不同,因此反馈次数,和反馈问题的解决时长存在较大差异。

注册制下,监管机关对披露信息的完整性进行把控,而不会花费大量时间对真实性进行逐一把控,发行人和承销商对材料的真实性负责,投资者对是否购买股票的投资决策自负其责。

未来,投行业务向头部化集中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从IPO承销上看,2020.1-2020.9,中信证券为IPO承销金额第一,承销7家,承销金额为766.15亿元,占比21%。

与此同时,有48家券商今年IPO业务“颗粒无收”,同时前三季度的IPO承销规模前10的券商合计占据了约70%的市场规模,投行业务“马太效应”日趋明显。

据证监会今年6月5日公布的数据,创业板申请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企业总计198家,其中在手项目排名居前的保荐机构分别为:中信建投17家,中信证券14家,民生证券13家,海通证券12家,国金证券10家。

创业板的IPO承销预计将与现阶段的科创板情况相似,头部券商的承销份额将会进一步提升。

注册制下,龙头券商在揽客、研究、风管能力方面的优势更为突出,对投行业务的利润增量贡献将更显著,预计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

图6:2020.01-2020.09各券商IPO募集资金
注册制下券商投行将从通道发行回归定价与销售本源,对投行的专业性、客户关系能力要求大为提升,相应IPO承销费率不会下降甚至会提升。

对比中国香港2006年注册制改革前后IPO承销费率可以发现,承销费率并没有下降,基本稳定在3%左右,近年IPO承销费提升明显。

中国大陆的投行IPO承销费率逐年走高,而且从主板到创业版的承销费率逐渐提高。

发行审核较为宽松的创业版发行费率持续高于中小板,而后者则高于发行更为严格的主板,也印证了发行门槛的放松并非降低投行费率,反而提高发行费率。

在各家券商将科创板作为战略项目争夺的背景下,科创板IPO平均承销费率依然保持在5.5%以上。

再融资方面,今年2月定增新规正式实施,再融资规模也出现了显著提升。

今年上半年,再融资规模达到3569亿元,同比增长19.28%。

从股权直接融资市场结构来看,再融资规模依然远高于首发规模,是直接融资的最重要部分,根据7月31日召开的证监会年中工作会议,保持IPO常态化和推进再融资分类审核是未来的重点工作之一,其中再融资分类审核意味着对优质上市公司定向增发进一步优化流程,提高再融资效率。

因此,即使注册制全面推广和IPO常态化下,短期内再融资为主的格局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

图7:再融资基本情况
债券承销方面,得益于较为宽松的利率环境,上半年券商总承销金额达到4.34万亿,同比增长了23.5%,其中公司债同比增长52%,贡献了绝大部分增量。

虽然监管层对超低价格承销公司债的行为屡屡采取监管措施,但是公司债价格战始终热度不减。

其根本原因在于业务资格与分类评价和市场份额挂钩,券商有动力通过扩张市场份额以保住业务资格,这也是近几年公司债承销保持高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

图8:2020年证券发行情况(单位:亿元)
回顾今年的并购重组通过率情况,相对于前两年有同比增长的前兆。

考虑到并购重组财务顾问收入占比仍然较低,证券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134家证券公司的并购重组财务顾问业务收入合计32.07亿元,仅占同期营业总收入1.50%,预计龙头券商仍将利用先发优势和项目储备进一步扩展业务份额。

图8:2016-2020Q3 并购重组通过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