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成语的运用

成语的运用

成语的运用
教学目标:
1、感受成语的特点及来源。

2、感知成语与文化的关系,了解成语承载的极其丰富的内涵。

3、梳理学习过的成语,做到正确运用成语。

学情分析:
同学们刚刚开始高中语文学习,在语文学科的学习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懈怠,对待语文学习也没有多大的兴趣,希望通过梳理探究的学习,能让孩子们重拾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正确使用成语,自觉传承中华文化。

重点难点:
重点:体悟成语中浓缩的中华文化。

难点:正确使用成语。

教学过程
【导入】
请看大屏幕,上面是一名学生写的作文《我的家》,请大家利用自己的成语知识帮他修改一下错误。

我的家有爸爸、妈妈和我三个人,乃是一丘之貉。

每天早上一出门,我们三个就分道扬镳,各奔前程。

晚上,总是我和妈妈首先殊途同归,然后守株待兔。


爸爸是个建筑师,每天在工地指手画脚,摇头晃脑,上窜下跳,张牙舞爪;妈妈是个售货员,在商店里来者不拒;我是个学生,坐在教室里呆若
木鸡,一双眼睛寒光四射,两行鼻涕青翠欲滴。


我们一家三口,臭气相投。

只是我妈妈鼠肚鸡肠,经常因为我成绩不好,就对我同室操戈,心狠手辣,打得我五体投地。

爸爸看着妈妈打我,从不见义勇为,这家伙老气横秋,分明是重色轻友!”
没文化,真可怕。

从大家的笑声中,我们看出,乱用成语是会惹出大笑话的。

那么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成语,学会怎样运用成语。

活动.(成语的使用)评论
成语是语言宝库中的精华,也是文化的积淀。

正确使用成语是对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要求,它不但是个人素养的体现,更是我们传播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的需要。

那么,要怎么做才能正确使用成语呢?
1.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题,并探讨如何能做到正确使用成语。

(1)读出下列成语:
畏葸不前荦荦大端
虚与委蛇大腹便便
心宽体胖怙恶不悛
(2)写出下列成语:
好高( )远黄( )美梦口( )心非
饮( )止渴再接再( ) 并行不( )
( )流不息方( )圆凿( )蚌相争
(3)判断下列成语使用正误:
1.从长辈们的闲言碎语中,他了解到父亲乔明志曾经是一位屡立奇功、威名赫赫的抗日英雄。

(11年山东卷)
2.你放心,你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换房子的事我一定鼎力相助。

3.不论教导队的同志怎样劝说诱导,他仍然只是皱着眉头坐在那里沉默不语,好像有什么难言之隐的苦衷。

4.他这个人是个大方之家,当别人遇到困难时,他总是伸出援助之手,因而赢得了别人的赞誉。

5.老张今年65岁,短小精悍,思维敏捷,干起活来一点也不比年轻人差。

(04年广东卷)
6.女主人公憧憬的丈夫是:无论从事什么工作,一定是卓有成就的,一定会成为深负众望的人。

(11年江西卷)
7.李老师身兼班主任、年级组长二职,又担任三个班的数学课,真是日理万机。

8. 这位书法家书写作品,不管十几个字还是几十个字,都倚马可待,一气呵成,并且字里行间显示出令人振奋的豪情。

(14年辽宁卷)
9.这本应是异常实力相当的比赛,然而背景国安足球队经过90分钟与对手的激战,却兵不血刃,最终以3:0取得胜利。

(11年北京卷)
10. 舞台上的灯光时明时暗,快速变幻的布景令人目不交睫,随着歌手的狂歌劲舞,观众席上也一片沸腾.(16年全国卷)
11. 正在悠闲散步的外科主任王教授,突然接到护士电话说有个病人情况危急,他立刻安步当车向医院跑去。

(16年全国卷)
12. 经过周密的调查,公安人员终于掌握了在逃人员的行踪, 然后兵分三路按图索骥, 一举将他们全都缉拿归案。

(16年全国卷)
【活动】成语的使用评论
请大家讨论回答如何才能正确使用成语呢?
明确:注意读音,写法、意义和感情色彩。

老师总结的顺口溜请大家齐读:
学成语,会读写。

全面理解不能少。

词意词性成语法,
语言环境不可丢,
褒贬敬谦要合适,
传承文化我做到
【活动】成语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评论
五、在现代生活中,一些人故意乱用错用成语当门牌、标牌或者店名,你对这种做法认同吗?请简要陈述理由。

【讲授】结语评论
七、结语:汉语成语承载着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信息,成语文献浩如烟海,我们学习成语知识不能一蹴而就,碰到困难要迎难而上,只要持之以恒,在以后的考试中一定会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作业】课后作业评论
请将开头导语部分的成语找出来,说出他们的正确意思和用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