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蝇杂交实验对遗传学三大定律的验证
摘要:经典遗传学的三大遗传定律分别是: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和连锁与交换定律。
根据本学期遗传学实验中对果蝇的实验,包括亲本的选择,果蝇的杂交,观察后代中果蝇的各种性状,结合各种统计处理方法,来验证这三大遗传定律。
关键词:遗传学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连锁与交换定律果蝇杂交
果蝇具有生活史短、繁殖率高、饲养简便等特点,是研究遗传学的好材料,尤其在基因分离、连锁、交换等方面,对果蝇的研究更是广泛而充分。
分离定律是一对等位基因在
杂合状态中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在配子形成时,按原样分离到不同的配子中去。
自由组合定律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它们所决定的两对相对性状在杂种第二代是自由组合的。
连锁与互换定律是同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是连锁的,而同源染色体基因之间可以发生一定频度的交换,因此在子代中将发现一定频度的重组型,但一般比亲组型少得多[1-2]。
1.实验材料与方法
1.1实验材料
1.1.1 用具
显微镜,麻醉瓶,培养瓶,滤纸,毛笔,标签,恒温培养箱,超净台
1.1.2材料
野生型果蝇原种(A),小翅、白眼、焦刚毛突变型果蝇原种(B)
1.1.3实验用品
乙醚,乙醇,培养基
1.2实验流程1.
2.1收集处女蝇
从4月14日晚8点早8点开始收集处女蝇
1.2.2亲本杂交
选择合适的果蝇组合进行杂交。
具体组合形式如下表所示:
表一亲本果蝇组合类型
只雄蝇放入新的培养管中,并贴上标签,写上杂交组合、实验时间、实验者的姓名等内容。
相同操作进行反交实验。
将培养瓶置于25℃下培养一周。
1.2.3杂交一代二代
将培养瓶中所有亲本果蝇清除,继续培养一周,并配置新的培养基,以备第三周用。
从正反交组合中的F1中各挑选出两对果蝇,放入一个新的培养瓶,贴上标签,在25℃下继续培养。
同理获得F2代并杂交F2代。
1.2.4 鉴别果蝇不同性状
观察并记录正反交组合中F1代F2代中果蝇的性状和个数。
2.实验结果
3.1 分离定律的验证
以长翅和小翅这一对性状来分析
χ2 测验
自由度=n-1=1
χ2 =∑(O —C )2 /C=0.018
查表可知P>0.05,符合孟德尔分离定律 3.2 自由组合定律的验证
自由组合定律图谱分析
P A 长翅直刚毛(AABB ) x B 小翅焦刚毛(aabb )
F1 AaBb
F2 A_B_ A_b_ a_B_ aabb
长直 长焦 小直 小焦 理论比值:9 : 3 : 3 : 1 实际正交数量:20 6 7 2 比值: 10 : 3 : 3.5 : 1 反交数量: 25 7 9 1 比值 : 8.3 : 2.3 : 3 : 0.3 χ2 测验 自由度=n-1=3 正交:
χ2 =∑(O —C )2 /C=0.19
查表可知P>0.05,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反交:
χ2 =∑(O —C )2 /C=0.71
查表可知P>0.05,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3.3 连锁与互换定律的验证
A 长翅红眼直刚毛(+ + +)
B 小翅白眼焦刚
毛(w m sn )
表五:三点测交数据统计(正反交合计) 由上表可知,w m sn 表型最少,不符合三点测交,无法验证连锁与互换定律。
原因可能是实验中果蝇数量太少无法找出基本规律,会存在偏差;进行试验的环境条件有差异,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重组值是有变化的;隐性个体的生存力很弱,在幼虫密度较高时易在自然选择中被淘汰,在实验中此因素也有可能引起误差;而且观察果蝇时,有一些观察不到放走的,死掉的或者没有观察清楚的等等。
参考文献
[1]贺竹梅 《现代遗传学教程》 中山大学出版社 [2]刘祖洞、江绍慧 《遗传学实验》 高等教育出
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