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内部存储器1.名词解释随机存储器:简称RAM,也叫做读/写存储器,它能够通过指令随机地、个别地对其中各个单元进行读/写操作。
随机存储器中任何一个存储单元都能由CPU或I/O设备随机存取,且存取时间与存取单元的物理位置无关。
按照存放信息原理的不同,随机存储器又可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种。
只读存储器:只读存储器是只能随机读出已经存储的信息,但不能写入新的信息的存储器。
位扩展:位扩展是指用多个存储器器件对字长进行扩充。
位数的扩展是利用芯片的并联方式来实现的,各存储芯片地址线、片选端和读写控制线并联,数据端单独引出。
全译码法:除了将低位地址总线直接连至各芯片的地址线外,余下的高位地址总线全部参加译码,译码输出作为各芯片的片选信号。
相联存储器地址映像:地址映像的功能是应用某种函数把CPU发送来的主存地址转换成Cache的地址。
地址映象方式通常采用直接映象、全相联映象、组相联映象三种方式。
Cache:高速缓冲存储器。
虚拟存储器:虚拟存储器(VirtualMemory)又称为虚拟存储系统,是以存储器访问的局部性为基础,建立在主存一辅存物理体系结构上的存储管理技术。
它是为了扩大存储容量,把辅存当作主存使用,在辅助软、硬件的控制下,将主存和辅存的地址空间统一编址,形成个庞大的存储空间。
程序运行时,用户可以访问辅存中的信息,可以使用与访问主存同样的寻址方式,所需要的程序和数据由辅助软件和硬件自动调入主存,这个扩大了的存储空间,就称为虚拟存储器。
存储器宽带:内存储器每秒钟访问二进制位的数目称为存储器带宽,用Bm 表示。
它标明了一个存储器在单位时间内处理信息的能力。
存取时间:存储器访问时间,是指启动一次存储器操作到完成该操作所需的时间。
逻辑地址:用户可以像使用内存一样利用虚拟存储器的辅存部分。
物理地址:实际的主存储器单元地址则称为“实地址”或“物理地址(Physical Address)。
2.填空题(1)随机存储器RAM主要包括静态随机存储器和动态随机存储器两大类。
(2)构成64K×的存储系统,需8K×1的芯片64 片。
(3)某存储模块的容量为64K,它的起始地址若为20000H,则末地址应为2FFFFH 。
(4)半导体动态存储器的刷新方式一般有3 种。
(5)用2K×8的SRAM芯片组成32K×16的存储器,共需SRAM芯片32片,产生片选信号的地址至少需要4位。
(6)内存的主要性能指标有:速度、容量、数据宽度、带宽和CL。
(7)内存的数据带宽的计算公式是:数据带宽=内存的数据传输频率×内存数据总线位数/8。
(8)内存的工作频率表示的是内存的传输数据的频率,一般使MHZ为计量单位。
(9)常用的页面调度算法有先进先出调度算法、最近最少调度算法和最久没有使用调度算法。
(10)一般微型计算机存储器系统主要由主存储器高速缓冲存储器、辅助存储器以及管理这些存储器的硬件和软件组成。
(11)高速缓冲存储器是介于CPU和主存储器之间的一个容量小、但速度接近于的存储器,一般装在CPU内部。
(12)RAM是一种既能写人又能读出的存储器。
RAM只能在电源电压正常时工作,一旦断电,RAM内的信息会丢失。
(13)ROM是一种只读的存储器,通常用来存放那些固定不变、不需要修改的程序。
(14)虚拟存储器具有辅存的容量,而又具有接近主存的存取速度。
(15)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的重要特点是只能读取,不能写。
其刷新原理与SRAM类似,但消耗能量较大,所以通常关闭计算机电源之后,其中数据还被保留。
3.选择题(1)下列存储器中,断电后信息不会丢失的是( D )。
A)DRAM B)SRAM C)CACHE D)ROM (2)计算机系统中的存储器主要用来( A )。
A)存放数据和程序B)存放微程序C)存放数据D)存放程序(3)内存储器的特点是( C )。
A)速度快、成本低、容量小B)速度慢、成本高、容量大C)速度快、成本高、容量小D)速度快、成本低、容量大(4)半导体只读存储器(ROM)与半导体随机存储器(RAM)的主要区别在于( A )。
A)在掉电后,ROM中存储的信息不会丢失,RAM信息会丢失B)掉电后,ROM信息会丢失,RAM则不会C)ROM是内存储器,RAM是外存储器D)RAM是内存储器,ROM是外存储器(5)下列( A )存储方式不能实现虚拟存储器。
A)分区B)页式C)段式D)段页式(6)微型计算机配置高速缓冲存储器是为了解决( D )。
A)主机与外设之间速度不匹配问题B)CPU与辅助存储器之间速度不匹配问题C)内存储器与辅助存储器之间速度不匹配问题D)CPU与内存储器之间速度不匹配问题(7)SRAM指的是( A )。
A)静态随机存储器B)静态只读存储器C)动态随机存储器D)动态只读存储器(8)下面有关存储器存取速度快慢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B )。
A)RAM>Cache>硬盘>软盘B)Cache>RAM>硬盘>软盘C)Cache>硬盘>RAM>软盘D)硬盘>RAM>软盘>Cache(9)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B )。
A)内存储器RAM中主要存储当前正在运行的程序和数据B)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一般采用DRAM构成C)外部存储器(如硬盘)用来存储必须永久保存的程序和数据D)存储在RAM中的信息会因断电而全部丢失(10)能直接与CPU交换信息的存储器是( C )。
A)硬盘存储器B)CD-ROMC)内存储器(CACHE)D)软盘存储器(11)把硬盘上的数据传送到计算机内存中去的操作称为( A )。
A)读盘B)写盘C)输出D)存盘(12)下列有关内存说法中错误的是( C )。
A)内存容量是指内存储器中能存储数据的总字节数B)内存容量越大,计算机的处理速度就越快C)内存不能与硬盘直接交换数据D)内存可以通过Cache与CPU交换数据(13)我们通常所说的内存是指( C )。
A)ROM B)ROM和RAM C)RAM D)ROM的一部分(14)LRU页面调度算法淘汰( A )的页。
A)最近最少使用B)最近最久未使用B)最先进入主存D)将来最久使用(15)分页虚拟存储管理中,缺页中断时,欲调度一页进入主存中,内存已无空闲块,如何决定淘汰已在主存的块时,( B )的选择是很重要的。
A)地址变换B)页面调度算法C)对换方式D)覆盖技术4.简答题及计算题(1)半导体存储器分为哪些类型?简述它们各自的特点。
半导体存储器按制造工艺分,可分为双极型和MOS型两大类;按存取方式分,又可分为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两大类;RAM根据存储电路的性质不同,又可分为静态RAM(SRAM)和动态RAM(DRAM),ROM按其性能不同,又可分为掩模式ROM、熔炼式可编程PROM、可用紫外线擦除、可编程的EPROM和可用电擦除、可编程的E2PROM。
(2)半导体存储器的性能指标有哪些?对微机有何影响?性能指标:存储容量、存取时间、存储周期、存储器带宽、性能价格比和可靠性等。
(3)存储器扩展设计的三种基本方法是什么?位扩展法、字扩展法、字位同时扩展法(4)存储系统分为几个层次?各层次有什么作用?计算机系统中存储层次可分为高速缓冲存储器、主存储器、辅助存储器三级。
高速缓冲存储器用来改善主存储器与中央处理器的速度匹配问题。
辅助存储器用于扩大存储空,即硬盘,光盘等,容量大,但存取数据慢,计算机都是先把辅存中要读的东西放到主存后处理,然后在依据情况是否写回。
主存即为内存,断电信息丢失,但存取数据块,他的容量大小直接影响计算机运行速度。
(5)简述什么是静态RAM以及它的使用特点。
静态随机存储器的存储电路一般由MOS晶体管触发器组成,每个触发器可存放一位二进制的0或1。
只要不断开电源,所存信息就不会丢失。
SRAM存储状态稳定,不需要外加刷新电路,使用方便,而且具有极高的存储速度,比一般DRAM快4~5倍。
(6)存储芯片中片选信号的产生方法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实现片选的方法一般有3种:线选法、全译码法和部分译码法。
线选法就是用除片内寻址外的高位地址线不经过译码,直接分别接至各个存储芯片的片选端来区别各芯片的地址.全译码法除了将低位地址总线直接连至各芯片的地址线外,余下的高位地址总线全部参加译码,译码输出作为各芯片的片选信号。
部分译码法只对高位地址线中某几位(而不是全部高位)地址经译码器译码,以产生片选信号,剩余高位线或空着,或直接用作其他存储芯片的片选控制信号。
(7)一个1K×8b的存储芯片需要多少根地址线?多少根数据线?需要10根地址线, 需要8根数据线。
(8)若某微机有16条地址线,现用SRAM 2114(1K×4)存储芯片组成存储系统,问采用线选译码时,系统的存储容量最大为多少?需要多少个2114存储器芯片?6K×8,需要12片2114存储器芯片。
(9)某RAM芯片的存储容量为1024×8位,该芯片的外部引脚应有几条地址线?几条数据线?若已知某RAM芯片引脚中有15条地址,8条数据线,那么该芯片的存储容量是多少?该芯片的存储容量是32K×8位。
(10)RAM和ROM有什么不同的工作特点?RAM静态随机存储器的存储电路一般由MOS晶体管触发器组成,每个触发器可存放一位二进制的0或1。
只要不断开电源,所存信息就不会丢失。
ROM中的信息一旦写入就不能进行修改,其信息断电之后仍然保留。
ROM器件有两个显著的优点:一是结构简单,位密度比RAM高;二是非易失性,信息存储可靠性高。
即使供电电源切断,ROM中存储的信息也不会丢失。
(11)用下列RAM组成存储矩阵,各需要多少个RAM芯片?多少个芯片组?多少根片内地址选择线?多少根芯片组成选择地址线?1)512×1b RAM组成16K×8b 存储矩阵。
2)1024×1b RAM组成64K×8b存储矩阵。
3)2K×4b RAM组成64K×8b存储矩阵。
(12)现有存储芯片:2K×1b的ROM和4K×1b的RAM,若用它们组成容量为16KB的存储器,前4KB为ROM,后12KB为RAM,问各种存储芯片分别需要用多少片?需要2K×1b的ROM芯片16片,需要4K×1b的RAM芯片24片(13)在对存储器芯片进行片选时,有哪几种方式?各有什么特点?常用的存储器片选控制译码方法有线选法、全译码法和部分译码法。
线选法:当存储器容量不大、所使用的存储芯片数量不多、而CPU寻址空间远远大于存储器容量时,可用高位地址线直接作为存储芯片的片选信号,每一根地址线选通一块芯片,这种方法称为线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