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主楼内外墙抹灰安全技术交底

主楼内外墙抹灰安全技术交底

一、施工准备1、主要材料要求(1)严格依据检测中心给出的M15水泥砂浆配合比挂牌施工,砂浆配料的精确度应控制在下列规定之内:水泥±2%砂±5%(2)砂浆采用搅拌机拌合,搅拌水泥砂浆时,应先将砂、水泥投入,干拌均匀后,再加水搅拌均匀。

(3)砂浆搅拌时间,自投料完算起应符合下列规定:水泥砂浆,不得小于2分钟。

(4)拌成后的砂浆,其稠度应为:60~80mm;分层度不应大于3mm;颜色一致。

(5)砂浆拌成后和使用时,禁止倾倒在楼板上,均应盛入贮灰器中,如砂浆出现泌水现象,应在抹灰前再次拌和。

(6)水泥砂浆必须在拌成后3h内使用完毕,如当施工期间最高气温超过30℃时,必须在拌成后2h内使用完毕。

严禁加水调灰。

严禁加入砂浆王。

2、主要施工机具:砂浆搅拌机、窄手推车、铁锹、筛子、水桶、灰桶、灰勺、刮杠、木杠、靠尺板、线坠、钢卷尺、方尺、托灰板、铁抹子、压子、木抹子、塑料抹子、八字靠尺、方口尺、阴角抹子、阳角抹子、小压子、金属水平尺、捋角器、喷壶、小线、铁锤、钳子、钉子、托线板、激光测线仪等。

3、作业条件:(1)结构工程全部完成,并经相关单位验收合格。

(2)抹灰前应检查门窗框安装位置是否正确,拉结片与墙体连接是否牢固,需埋设的管线、管道套管是否固定牢固。

连接处的缝隙应用发泡剂填塞密实,钢副框边口溢出的发泡剂应与框边压齐。

(3)将混凝土柱、混凝土梁、墙等表面突出部分凿平,将混凝土结构蜂窝、麻面、露筋等缺陷处理好,把外露钢筋头、铁丝头及铁钉等清除干净。

(4)混凝土剪力墙穿墙螺栓洞内用发泡剂封堵。

(主楼)(5)砖墙、混凝土墙、基体表面的灰尘、污垢和油渍等,应清理干净。

(6)不同材料基体交接处表面的抹灰,应采取防止开裂的加强措施,当采取加强网时,加强网与各基体的搭接宽度应不小于100mm。

砌体墙与混凝土梁、板、柱交接处必须挂加强网,飘窗侧板与墙、柱、梁、板交接处必须挂加强网(主楼),箱体背面必须满铺一层镀锌钢丝网,与周边墙体搭接宽度不小于100mm。

加强网铺设时,必须在底部先用胶灰压实抹平,再铺网并用胶灰压面。

(7)如采用抹灰时,基层为混凝土的梁、柱、板应对其表面进行“毛化”处理,将光滑的表面清扫干净,用10%火碱水除去混凝土表面的油污后,将碱液冲洗干净后晾干,采用机械喷涂一层水泥浆(内掺用水量10%的108胶),使其凝固在光滑的基层表面,并要及时浇水养护,养护至用手扳不动为止。

室内混凝土的梁、柱、板若采用刮水泥膏处理时,必须将基层打磨平整,用腻子找平,保证棱角方正。

(8)抹灰班组在抹灰前应检查基体表面的平整,并在主体验收之前严格根据技术人员给出的抹灰成活尺寸(分户验收表格有具体偏差要求)贴好灰饼,以决定其抹灰厚度,对于墙体超差部位(胀模及个别砖明显凸出部位),应及时通知项目部派人修整。

(9)抹灰前一天,内外墙应浇水湿润,抹灰时再用笤帚淋水或喷水湿润。

(10)抹灰前应熟悉图纸、设计说明及其他设计文件,内外墙抹灰均采用M15水泥砂浆,大面积施工前应先做样板,经鉴定合格,并确定施工方法后,再组织施工。

二、施工工艺2.1样板引路制度:为统一内、外墙施工工艺和施工质量,每一工序施工均根据甲方及监理工程师要求采用样板引路制度。

即各工序施工前,先按技术交底要求,在进度较快的实验间做好样板,由甲方及监理工程师检查符合质量要求,待检查验收合格并书面确认后,方可进行大面积施工。

(一)内墙抹灰内墙面抹灰施工工艺流程图1.1-1 墙面抹灰施工工艺流程2.2.1 施工要点(1)基层处理:基层处理是影响抹灰质量的关键,目的是增强基体与底层砂浆的粘结,防止空鼓裂缝和脱落等质量隐患。

因此将砌块(砼)墙表面凸出部分凿平,对蜂窝、麻面、露筋、疏松等部分凿到实处,用M15水泥砂浆分层补平。

把外露钢筋头和铅丝、压入模板皮子等清除掉。

(2) 接缝处理:为了防止不同材质基层(如混凝土墙面与砌体墙面)的伸缩系数不同而造成抹灰层的通长裂缝,不同材质基层交接处表面应先铺设防裂加强网(玻纤维网格布),其与各基层的搭接宽度应不小于100mm;洞口的角部需铺设玻纤维网格布,搭接长度不小于100mm。

如图下图所示:注:1、a≥200mm2、1—砌体;2—钢丝网;3—梁;4—柱图2-1 外墙内侧及内墙侧砌体与混凝土梁柱相接处铺设加强网示意图2-2 外墙内侧与内墙侧洞口角部铺设加强网示意(3) 弹线、找规矩、套方:分别在门窗口角、跺、墙面等处吊垂直套方,在墙面上弹抹灰控制线。

用托线板配合塞尺检查墙面的平整度、垂直度,确定抹灰厚度,最薄处不小于7mm。

(4) 墙面湿润:墙面洒水润湿是为了避免抹灰层过早脱水,影响强度,产生空鼓。

室内墙面基层洒水程度应视室内气温与操作环境的实际情况掌握。

(5) 贴灰饼、冲筋:根据控制线在门口、墙角用线坠、方尺、拉通线或激光测线仪器等放线贴灰饼,并严格控制分户验收房间进深开间净尺寸(该尺寸技术员以分户验收表格或户型图的形式给出)。

灰饼间距宜为 1.2~1.5m。

灰饼采用M15水泥砂浆做成50×50的方块。

冲筋选用M15水泥砂浆进行,厚度与灰饼相同。

因本工程标准层层高2.9m,建议冲立筋(主楼)。

(6) 做护角:在门窗口、墙面及柱面的阳角处,应做护角(采用1:2水泥砂浆),护角高度不小于2m,每侧宽度不小于50mm。

(7) 抹底灰:冲筋完2h左右即可抹底灰。

底灰为一层薄灰,并压实、覆盖整个基层。

(8)抹罩面灰:待底灰六七成干时,然后开始抹罩面灰,厚度为5mm,平整之后及时压入玻纤维网格布一层。

(9) 门窗等阴阳角部位应规方整洁,管道后与阴角交接处、墙与顶板交接处应光滑平整,并用2m标尺板检查墙面垂直和平整情况(垂3平4),墙的阴角,先用方尺上下核对方正,然后用阴角器上下抽动扯平,使室内四角方正。

(10)除厨房及卫生间墙面不用满挂网且面层不用收光外,其他房间均需满挂网并压平收光。

(11)窗户钢副框内口距抹灰成活面的外露尺寸规定如下:除厨房及卫生间(用户贴瓷砖)预留2cm(即钢副框外口平)外,其他房间与钢副框内口抹平。

(12)养护。

水泥砂浆抹灰常温24小时后应及时用喷雾器喷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

(二)、外墙抹灰施工工艺1、工艺流程:墙面清理→不同材料基体交接处挂网→混凝土面喷浆→浇水湿墙面→吊垂直、套方、抹灰饼、充筋→弹灰层控制线→抹底层砂浆→抹面层砂浆→养护2、不同材料基体交接处表面的抹灰,应采取防止开裂的加强措施,本工程采取加强网(贴铺设玻纤维网格布),加强网与各基体的搭接宽度应不小于100mm。

砌体墙与混凝土梁、板、柱交接处必须做加强网(贴铺设玻纤维网格布),飘窗侧板与墙、柱、梁、板交接处必须做加强网(贴铺设玻纤维网格布)。

3、基层为混凝土的梁、柱、板应对其表面进行“毛化”处理,将光滑的表面清扫干净,对于有油污的需用10%火碱水(火碱:水=1:10)刷洗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除去混凝土表面的油污后,将碱液冲洗干净后晾干,采用机械喷涂一层水泥浆(内掺用水量10%的108胶),终凝后进行浇水养护,使其凝固在光滑的基层表面,养护至用手扳不动为止。

4、外墙抹灰的工艺要点:(1)基层处理。

将墙面上残存的砂浆、污垢、灰尘等清理干净,用水浇墙,将砖缝中的尘上冲掉,将墙面润湿。

浇水湿润墙面应在抹灰前一天进行,抹灰时墙面不得有明水。

(2)挂线、做标志块(灰饼)、冲筋。

外墙面抹灰与内墙一样要挂线做做标志块(灰饼)、标筋。

但因外墙面由檐口到地面抹灰看面大,门窗、阳台、明柱等看面都要横平竖直。

因此,外墙抹灰找规矩要在四角先挂好自上往下垂直通线(应用钢丝线垂下),然后根据大致决定的抹灰厚度,每步架大角两侧弹上控制线,再拉横向水平通线,横向水平线依据施工+50㎝线为水平基准线进行交圈控制,并弹水平线,然后按抹灰操作层抹灰饼,每层抹灰时以灰饼做基准冲筋,以保证横平竖直。

造型墙侧边、飘窗侧板、空调侧板、阳台、飘窗板等必须挂自上往下垂直通线。

(3)抹底层砂浆。

水泥砂浆配合比为M15,厚度约13mm。

要用力抹,使砂浆挤入细小缝隙内,分层抹灰,压实抹平,与冲筋平时,用刮尺垂直水平刮平,不得漏抹,并用木抹子搓毛。

然后全面进行质量检查,检查底子灰是否抹平整,阴阳角是否规方整洁,管道后与阴角交接处、墙顶板交接处是否光滑平整,并用2m标尺板检查墙面垂直和平整情况,墙的阴角,先用方尺上下核对方正,然后用阴角器上下抽动扯平,使阴角方正。

落地灰必须及时清理,用清水刷洗门窗副框上的水泥浆。

(4)抹面层砂浆。

面层水泥砂浆配合比M15,厚度约5mm。

将底灰墙面浇水均匀湿润,先刮一层薄薄的素水泥浆,随即抹罩面灰,并用木杠横竖刮平,木抹子搓毛,铁抹子溜光、压实。

待其表面无明水时,用软毛刷蘸水垂直于地面向同一方向轻刷一遍,以保证面层灰颜色一致,避免出现收缩裂缝。

落地灰必须及时清理,用清水刷洗门窗副框上的水泥浆。

(5)粘砖部位的窗副框周边抹灰厚度为抹灰成活面距离钢副框外口10mm. 涂料部位的窗副框周边抹灰厚度为抹灰成活面距离钢副框外口5mm.窗台、阳台水平必须严格控制跟施工图一致,窗板、侧板、线条厚度必须跟施工图一致。

(6)养护。

水泥砂浆抹灰常温24小时后应及时用喷雾器喷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

(三)、顶棚抹灰施工工艺1、工艺流程:混凝土面喷浆→浇水湿顶板→弹线、套方、找规矩→抹底层砂浆→抹面层砂浆→养护2、顶棚抹灰的工艺要点:(1)浇水湿润混凝土顶棚应在抹灰前一天进行,抹灰时顶棚不得有明水。

(2)弹线、套方、找规矩,找出靠近顶板的水平线,作为顶板抹灰水平控制线。

(3)抹底层砂浆。

底层砂浆采用配合比为M15的水泥砂浆打底,厚度为7mm,操作时需用力压,以便将底灰挤入顶板细小孔隙中,用刮尺刮抹顺平,用木抹子搓平搓毛。

(4)抹面层砂浆。

待底灰约六、七层干时,即可抹面层砂浆。

面层砂浆采用配合比为M15的水泥砂浆,厚度为5mm,先薄薄地刮一道水泥砂浆,使其与底层抓牢,紧跟抹第二遍,用刮尺刮抹顺平,然后用抹子压实。

(5)养护。

抹灰常温24小时后应及时采用喷雾器喷水养护。

三、抹灰质量控制与检验标准1、基层表面的尘土、污垢、油渍等应清除干净。

2、抹灰所用材料的品种、性能和砂浆配合比应符合设计要求。

水泥凝结时间和安定性复检应合格。

3、抹灰应分层进行。

当抹灰总厚度大于或等于35mm时,应采取加强措施。

不同材料基体交接处表面的抹灰,应采取防止开裂的加强措施,当采取加强网时,加强网与各基体的搭接宽度应不小于100mm。

4、抹灰层与基层之间及各抹灰层之间必须粘结牢固,无脱层、空鼓、面层应无爆灰和裂缝。

5、顶棚抹灰层与基层之间及各抹灰层之间必须粘结牢固,无脱层、空鼓。

(针对顶棚抹灰脱落,造成人员、财物的损失事故,《住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规范》中将本条作为强制性条文提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