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工一、选择题(每题4个选项,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正确的选项号填入括号内)1.石油的相对密度是指在()条件下,石油密度与4℃条件下纯水密度的比值。
(A)10℃(B)自然(C)常温(D)标准[答案] D2.石油的相对密度介于()之间。
(A)0.80~0.90 (B)0.75~0.90(C)0.75~1.00 (D)0.85~1.10[答案] C3. 石油的粘度与()的含量有关,含量越高粘度越大。
(A)石蜡(B)油质(C)胶质和沥青质(D)碳质[答案] C4. 石油的凝固点与()的含量有关,含量越高凝固点越高。
(A)胶质和沥青质(B)油质(C)碳质(D)石蜡[答案] D5. 构成石油的主要化学元素是()。
(A)碳和氧(B)氮、氧和氢(C)氢和氧(D)碳和氢[答案] D6. 石油的主要成分是()构成的。
(A)碳质(B)油质(C)沥青质(D)胶质[答案] B7. 石油中的碳氢化合物所占比例约()。
(A)70%以上(B)80%以上(C)90%以下(D)100%[答案] B8. 普通稠油的粘度为()。
(A)50~500mPa·s (B)50~1000mPa·s(C)50~3000mPa·s (D)50~10000mPa·s[答案] D9. 超稠油的粘度大于()。
(A)30000mPa·s (B)50000mPa·s(C)80000mPa·s (D)100000mPa·s[答案] B10. 天然气是()气体。
(A)易燃易爆(B)易燃不易爆(C)易爆不易燃(D)不易爆不易燃[答案] A11. 天然气的相对密度在()之间。
(A)0.3~0.4 (B)0.5~0.6(C)0.6~1.0 (D)1.0~1.5[答案] C12. 天然气的的粘度随压力、温度的升高而()。
(A)升高(B)下降(C)不变(D)无规则变化[答案] A13. 天然气的成分是以()为主。
(A)甲烷(B)乙烷(C)丙烷(D)丁烷[答案] A14. 天然气是气态的()。
(A)碳氢化合物(B)碳氢混合物(C)氢氧化合物(D)碳氧化合物[答案] A15. 构成天然气的主要化学元素是()。
(A)碳和氧(B)甲烷(C)碳和氢(D)芳香烃[答案] C16. 油气藏良好的盖层是()。
(A)泥岩(B)石灰岩(C)砂岩(D)碎屑岩[答案] A17. 在下列四种岩石中,()是油气藏良好的储油层。
(A)花岗岩(B)页岩(C)泥岩(D)砂岩[答案] D18. 背斜油藏、断层油气藏和裂缝性油气藏属于()油气藏。
(A)地层(B)构造(C)岩性(D)混合[答案] B19. 断块油气藏形成的关键是()。
(A)断块的大小(B)断块的封闭性(C)断块的裂隙大小(D)断块的错断距离[答案] B20. 透镜体油气藏属于()油气藏。
(A)地层(B)岩性(C)构造(D)混合[答案] B21. 一个油气藏具有()压力系统和油气水界面。
(A)一个(B)两个(C)几个(D)一个或几个[答案] A22. 在一个油气藏有()圈闭构造。
(A)一个(B)两个(C)几个(D)一个或几个[答案] A23. 一个油田范围内的不同油气藏其地质时代和类型()。
(A)相同(B)前者相同,后者不同(C)前者不同,后者相同(D)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答案] D24. 碳酸盐岩类生油层主要包括()。
(A)泥岩、油页岩(B)泥岩、粉砂岩(C)砂质泥岩、石灰岩(D)生物灰岩、泥质灰岩、石灰岩[答案] D25. 粘土岩类生油层主要包括()。
(A)泥岩、页岩、粘土岩(B)细砂岩、中砂岩(C)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D)生物灰岩、泥灰岩[答案] A26. 生油层应具备的基础条件是()。
(A)含有大量无机质和还原环境(B)含有大量有机质,具备还原环境(C)含有大量的碳质、氢和高温、高压环境(D)含有大量的氢氧化物和高温、高压环境[答案] B27. 热催化生油气阶段在深约1000~4000m左右,地温达到()时,在热催化作用下,有机物质成熟生成大量石油。
(A)小于60℃(B)60~150℃(C)160~200℃(D)大于200℃[答案] B28. 石油天然气生成,目前分成()学派。
(A)两种(B)三种(C)四种(D)多种[答案] A29. 充满岩石中的水在流动过程中带动油、气运移是()作用。
(A)压力(B)重力(C)水动力(D)弹性力[答案] C30. 流体在储油、气层内部运移时,起主要作用的是()。
(A)压力(B)重力(C)弹性力(D)水动力[答案] D31. 地下物质的分子在运动时,总是使得各方面的浓度趋于一致,这种分子力产生的油气运移称为()。
(A)扩散作用(B)渗透作用(C)弹性作用(D)离散作用[答案] A32. 地下油气运移是()。
(A)从低浓度向高浓度方向(B)在低浓度区内部(C)在高浓度区内部(D)从高浓度向低浓度方向[答案] D33. 油、气、水三者在油气藏内的分布关系是按照()分布。
(A)密度(B)浓度(C)粘度(D)温度[答案] A34. 油气藏中的油、气、水分布是()。
(A)油在上,水在中,气在下(B)水在上,油在中,气在下(C)气在上,水在中,油在下(D)气在上,油在中,水在下[答案] D35. 地壳上油气分布受()的控制。
(A)勘探、开发技术条件(B)生油、运移和聚集条件(C)国家经济条件(D)自然环境[答案] B36. 岩石有效孔隙体积与岩石总体积之比称为()。
(A)有效孔隙度(B)绝对孔隙度(C)无效孔隙度(D)相对孔隙度[答案] A37. 含油饱和度指的是()。
(A)岩石孔隙中的含油体积与岩石有效孔隙体积的比(B)岩石孔隙中的含油体积与岩石体积的比(C)岩石孔隙中的含油体积与岩石面积的比(D)岩石孔隙中的含油体积与岩石厚度的比[答案] A38. 如果用Q表示流体通过岩石的流量,A表示流体通过岩石的横截面积,L表示流体通过岩石所经过的距离,Δp表示流体通过岩石的前后压差,μ表示流体的粘度,则根据达西定律其渗透率计算公式为()。
(A)(B)(C)(D)[答案] C39. 压力系数是指()。
(A)原始地层压力与静水柱压力之比(B)原始地层压力与静压之比(C)原始地层压力与目前地层压力之比(D)静压与静水柱压力之比[答案] A40. 含水率是指()。
(A)油井日产水量与日产油量之比(B)油井日产油量与日产液量之比(C)油井日产水量与日产液量之比(D)油井日产油量与日产水量之比[答案] C41. 目前在我国,凡是()的油、气藏,属于工业油气藏。
(A)有油气显示(B)有自溢能力(C)有产油气能力(D)投资费用低于采出价值[答案] D42. 对于孔隙砂岩油、气田计算储量的方法一般采用()。
(A)物质平衡法(B)压降法(C)产量递减法(D)体积法[答案] D43. 从理论上讲,若油、气藏绝对均质,则()。
(A)采收率与井距大小无关(B)井距越大,采收率越小(C)井距越小,采收率越大(D)合理井距,采收率最高[答案] A44. 一级储量可靠程度要求达到()。
(A)90%以上(B)80%左右(C)小于10% (D)30%~50%左右[答案] A45. 当产量的偏差分析认为是渗透性不好而引起的,可采用()等措施改善油层的渗透性。
(A)酸化、压裂(B)注水(C)增大压差(D)缩小井距[答案] A46. 达西定律可作为估算油井(),分析油井产量影响因素的基本定律。
(A)储量(B)产量(C)生产压差(D)地层压力[答案] B47. 当油井投入生产以后,油气从油层中流向井底是靠()。
(A)油层中溶解气(B)储量大小(C)油层压力(D)油层深度[答案] C48. 油藏水压驱动方式主要依靠()而将油气排出。
(A)油层中分离出的天然气的弹性作用(B)边水、底水和注入水的侵入(C)岩层和原油本身的弹性能量(D)油藏顶部天然气[答案] B49. 群是()的岩石地层单位。
(A)最小(B)组内的次一级(C)中级(D)最大[答案] D50. 年代地层单位的界、系、统相当于地质年代单位的()。
(A)纪、世、期(B)代、纪、世(C)世、期、时(D)代、世、时[答案] B51. 地质年代的中生代包括()。
(A)第四纪和第三纪(B)第三纪和白垩纪(C)白垩纪、侏罗纪和三叠纪(D)二叠纪和石炭纪[答案] C52. 界是()的年代地层单位。
(A)最大(B)第二级(C)第三级(D)第四级[答案] B53. 寒武纪距今年数()亿年。
(A) 4.90~5.43 (B) 4.38~4.90(C) 4.10~4.38 (D) 3.55~4.10[答案] A54. 油、气田开发生产所部署的井统称为()。
(A)开发井(B)预探井(C)详探井(D)参数井[答案] A55. 为挽回死油区储量损失,改善注水效果,调整平面矛盾而补钻的井称为()。
(A)探井(B)资料井(C)观察井(D)调整井[答案] D56. 在试油作业中,射孔前的主要工序是()。
(A)通井、冲砂、洗井、试压(B)洗井、通井、冲砂、试压(C)试压、洗井、通井、冲砂(D)通井、试压、洗井、冲砂[答案] A57. 外径为139.7mm的套管清水增压试压标准(),观察时间30min,压力降落不大于0.2MPa。
(A)10MPa (B)15MPa (C)20MPa (D)25MPa[答案] B58. 替喷法中的一次替喷,即一次将油管下到离人工井底()左右,用替喷液将压井液替出。
然后上提油管至油层上部10~15m。
(A)1~2m (B)5~6m (C)8~10m (D)15~20m[答案] A59. 油、水样在试油求产过程中一般分班采样,但两个样品之间至少间隔()以上。
(A)2h (B)4h (C)8h (D)16h[答案] B60. 做原油全分析取样数量应为()。
(A)200mL (B)500mL (C)1000mL (D)1500mL[答案] D61. 油层套管的作用()。
(A)保护井口附近地表层(B)封隔松软地层和水(C)封隔油、气、水层(D)封隔复杂地层[答案] C62. 固井时,水泥返深是指()的距离。
(A)井底至上返水泥面(B)人工井底至上返水泥面(C)最上一根套管接箍至上返水泥面(D)转盘平面至上返水泥面[答案] D63. 在诸多完井方法中,()对油层内油气流入井筒阻力最小。
(A)裸眼完井法(B)砾石充填完井法(C)割缝衬管完井法(D)射孔完井法[答案] A64. 只有用()的井才能进行地层的分采、分注。
(A)裸眼完井法(B)砾石充填完井法(C)割缝衬管完井法(D)射孔完井法[答案] D65. 固定阀开,游动阀关。
根据提供工作状态,判断管式泵中活塞所处位置在()。
(A)上死点(B)下死点(C)上冲程(D)下冲程[答案] C66. 固定阀关,游动阀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