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等压线

等压线



甲 丙

锋面气旋的判读
• 1. 判读气压场类型 等
压 线 • 2.判读气压高低 的 • 3.判读风向和风力大小 考 • 4.判读气压梯度力、 风压定律 查 地转偏向力、摩擦力的方向 要 • 5.判读天气情况和天气形势 点 • 6.判读季节
高压中心、低压中心 高压脊(线)、低压槽(线)、鞍部
右图表示某地近地 面气压状况,n表示 风向,读图回答: 南 1、判断此图位于_ 半球(南或北) 2、L1、L2的锋面类型:
• 1. 判读气压场类型 等
压 线 • 2.判读气压高低 的 • 3.判读风向和风力大小 考 • 4.判读气压梯度力、 风压定律 查 地转偏向力、摩擦力的方向 要 • 5.判读天气情况和天气形势 点 • 6.判读季节
高压中心、低压中心 高压脊(线)、低压槽(线)、鞍部
风力判读
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 等压线稀疏——气压梯度力小——风力小 应注意: ①等压线与水平气压梯度力大小的关系 ②比例尺大小 ③等压线的疏密 ④相邻两等压线的等压距大小。
高压中心、低压中心 高压脊(线)、低压槽(线)、鞍部
气压高低的变化规律:
海拔: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海拔越低,气压越高
空气运动:空气上升,气压降低;
空气下沉,气压升高 气温变化:气温升高,气压降低; 气温下降,气压升高

(2002年文综高考题) M处的气压值可能为 A、1012、1012.5 B、1017.5、1020 C、1017.5、1015 D、1015、1012.5
L1:-------------暖锋锋面 L2:----------------L1
A
B
D C
L2
冷锋锋面
3、如果锋面系统都能引起降水,那么图中A、 B、C、D出现降水区域的是:
B、C
√ √
图8为“我国某地地面气 压分布状况示意图”。 读图回答21~23题 21.在图中所示的天气 系统中 A.a地的气压比b地低 B.c地附近有冷锋活动 C.d地的风力比e地小 D.e地的风向为偏北风 22.a、c、d、e四地中, 可能出现降水天气的是 A.a B. e C.d D. c
• 1. 判读气压场类型 等
压 线 • 2.判读气压高低 的 • 3.判读风向和风力大小 考 • 4.判读气压梯度力、 风压定律 查 地转偏向力、摩擦力的方向 要 • 5.判读天气情况和天气形势 点 • 6.判读季节
高压中心、低压中心 高压脊(线)、低压槽(线)、鞍部
风压定律
北半球高空的风压定律: 背风而立,高压在右,低压在左
判断风向
(2002年文综高考题) N处的盛行风向不可能是 A.南风 B.西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
N M

判断风向
10.若只考虑温度因素, 则近地面N点的风向为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河 流 O M 29 P N N 北


26

27 28
0 28
5km 等温线/℃
图5
高压中心、低压中心 高压脊(线)、低压槽(线)、鞍部
判断天气情况和天气形势
天气状况:包括气温高低、降水多少、 湿度大小、风向、气压等指示。 a.由高纬吹向低纬的风——寒冷干燥 b.由低纬吹向高纬的风——温暖湿润 c.低气压过境时,多阴雨天气; 高气压控制下,天气晴朗 气压场:高气压中心、高压脊、低气压中心、 低压槽、鞍部的天气情况。 • 高气压中心和高压脊:晴朗 • 低气压中心:阴雨,大风 • 低压槽:阴雨 • 鞍部:阴沉,不稳定
高压中心、低压中心 高压脊(线)、低压槽(线)、鞍部
气压场类型判读
①凡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高于四周气压的区域, 叫做高气压;凡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低于四周气 压的区域,叫做低气压 ②由高气压向外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叫做高压脊, 脊的最高部分的连线称为脊线;由低气压向外延伸 出来的狭长区 高 高 域,叫做低压槽, 槽的最低部分的连 低 线称为槽线 鞍 脊 ③相邻的两个高 槽 压脊之间和相邻两 低 鞍 脊 个低压槽之间的部 槽 位称为鞍部 高
北半球近地面的风压定律: 背风而立,高压在右后,低压在左前
判读风压定律

左手

右手
低 风向

风向
北半球的高压区在风向 右后 方 南半球的高压区在风向 左后 方
判读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
a b
风向
c d e
图中等压线高低顺序为:
(a<b<c<d<e) 此图位于 北 半球
判读地转偏向力
A
风向
1000 1004 1008
71 7 月——北半球夏季、南半球冬季 月——北半球夏季、南半球冬季 月——北半球冬季、南半球夏季
(2006天津文综) 读某日某时海平面天气图(图4,单位: 百帕),回答5-6题。 5.图4中,此时可能出 现降水天气的地区是 A.山东半岛 B.长江三角洲 C.云贵高原 D.台湾岛

6.下列城市中,月平均
a

C A
B
(2)图1中A-B-C一线年降水量大至呈现出“由A至B逐渐减少, 由C至B逐渐减少”的变化特点,试分析成因。(8分)
由A至B,降水主要受西风气流影响,西端的山口 有利于西风气流深入,在山地迎风坡形成降水(地形 雨),水汽含量由西向东逐渐减少;由C至B,主要受 东南季风(夏季风)影响,由于海陆位置的差异(距 海远近不同),来自太平洋的水汽由沿海向内陆(由 东向西)逐步减少。
等压线专题复习
等压线:
在地图上,把同一平面上同一时 间气压值相同的各点用曲线连起来, 这条曲线就是等压线(人们通常用等
压线表示气压水平分布状况)。
• 1. 判读气压场类型 等
压 线 • 2.判读气压高低 的 • 3.判读风向和风力大小 考 • 4.判读气压梯度力、 风压定律 查 地转偏向力、摩擦力的方向 要 • 5.判读天气情况和天气形势 点 • 6.判读季节
(2007年江苏地理)
1004 1004 1000 1004 e e 1000 1004 1004 1000 a a 996 b 1000 1004 1004 (单位:hPa) 996 996 d d 1000 1000 1004 1000 996 1000 996 c c N 1004 1004
1000
判断风向
(1)简要说明A地在未来 30小时内风向、风力及气 温的变化趋势及其原因 (不考虑地形的影响)。 (18分)
A
A
A
(1)A地未来30小时内因高压脊(或天气系统)东移, 风向将由偏北转为东北风,再转为东风和东南风, 同时随着等压线间距缩小(或气压梯度加大),风力 略有增加。随着风向由偏北转向南,A地气温也会 略有上升。
气温和相应月降水量符 合图4所示季节的是 B.旧金山——14℃,51mm A.巴 黎——3℃,35mm C.莫斯科——20℃,75mm D.孟 买——28℃,6mm

(2007四川文综)
a

(1)在图12所示气压形势下,a 等压线的数值为1012.5百帕, 西北风(偏北风) ①地可能出现的风向是 。若甲天气系统中心 气压值增大,几天后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寒潮天气,在此期间, ②地的气压和天气变化状况 是 。 气压升高、气温降低、天气转晴 随着季节变化,当甲天气系统消失时,控制澳大利亚大陆 西风带 。(8分) 西南角的气压带或风带是
判断风向
右图中A、B、C、D为 北半球中纬度海平面上 的点,在此四点精确测 定水的沸点,A、B两点 为99.5℃,C、D为 99.80℃。在忽略摩擦 力的情况下,M处的风向 为 A.东风 B.西风 C.北风 D.南风
判断风向

(05全国文综卷三)36,(36分) 假设图示的冬季天气系统以 120千米/日的速度向东移动。 读图3完成下列要求。 •
1004 1004
b

图8

• 1. 判读气压场类型 等
压 线 • 2.判读气压高低 的 • 3.判读风向和风力大小 考 • 4.判读气压梯度力、 风压定律 查 地转偏向力、摩擦力的方向 要 • 5.判读天气情况和天气形势 点 • 6.判读季节
高压中心、低压中心 高压脊(线)、低压槽(线)、鞍部
季节判读 根据海平面气压分布判断季节 ⑴夏季(北半球7月、南半球1月)大陆内部有低气压 ⑵冬季(北半球1月、南半球7月)大陆内部有高气压

海平面等压线的分布
高压 2
1
高压
2
低压 3
鞍部
低压
1
鞍部
3
高压 2
低压
1
图12表示北半球中纬地区11月某日等压线 分布(单位:百帕)。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1)用虚线在图上划出低压槽(或高压脊) 的位置。 (2)标出甲地风向
• 1. 判读气压场类型 等
压 线 • 2.判读气压高低 的 • 3.判读风向和风力大小 考 • 4.判读气压梯度力、 风压定律 查 地转偏向力、摩擦力的方向 要 • 5.判读天气情况和天气形势 点 • 6.判读季节
判断风力大小
ABCD四点风力大小顺序为:
(A>B>C>D)
1005 1007.5
997.5 1000.0
A B
C
D
1002.5
单位:百帕
判断风力大小
1014
P
1018
1014 1016
1014 1018 1020 1026
1:5000
1014
1016
P
1020 1026
1:5000
1:5000
P
总结:等压线图的判读
(1)根据等压线图判断天气系统: 高气压(反气旋)、低气压(气旋)、高压脊、 低压槽、锋面气旋、热带气旋(台风) (2)根据等压线图判断风力: 等压线密集,则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 等压线稀疏,则水平气压梯度力小,风力小。 (3)在等压线图上判断风向: 先判断该点的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垂直于等 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风向与水平气压梯度 力呈约45º 夹角,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风的来向即为风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