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城市设计学院课程:黄河史
学号:200731120012 老师:梁利
姓名:牟俊
题目:谈黄河文明的发展的理解
摘要:
黄河对于中华民族的意义是包括长江在内的其它河流无法比拟的,她流经中国腹地,诞生了中华民族最早的文明,炎黄子孙在她的哺育下,得以一代一代的繁衍,从过去走向未来,从蛮荒走向文明,做为中华民族最早的起源,自然也是中华文明的源头,从各种历史史记中,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还是人类活动区域的延伸,还是各种远古传说的记录都是在中国的北方地区,或者说是华北地区,这都与黄河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也许是她的位置关系,也许是她自身的魅力,这都是黄河的文化,黄河的文明,是一种传承,中华历史的传承,是一种传递,中华文明的传递。
关键词:黄河文明华夏文化
正文:
黄河对于中华民族的意义是包括长江在内的其它河流无法比拟的,她流经中国腹地,诞生了中华民族最早的文明,炎黄子孙在她的哺育下,得以一代一代的繁衍,从过去走向未来,从蛮荒走向文明,做为中华民族最早的起源,自然也是中华文明的源头,从各种历史史记中,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还是人类活动区域的延伸,还是各种远古传说的记录都是在中国的北方地区,或者说是华北地区,这都与黄河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也许是她的位置关系,也许是她自身的魅力,这都是黄河的文化,黄河的文明,是一种传承,中华历史的传承,是一种传递,中华文明的传递。
下面我们就谈谈中国古代黄河文化的发展与延续。
黄河文明的形成时期,也可以说是华夏文明的起源时期。
黄河文明的形成期大体在公元前4000年至公元前2000年之间,前后经历了两千年之久。
在这一时期,神州大地出现了许多地区性文明,如在长江流域有成都平原文明、江汉文明、太湖文明,其代表性的考古学文化有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等。
在黄河流域有甘青文明、中原文明、海岱文明,其代表性的考古学文化有仰韶文化、中原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山东龙山文化、马家窑文化等。
在东北有燕山地区文明,其代表性的考古学文化主要是红山文化。
各个地区性文明都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学术界都给以高度评价,但是到后来有的文明中断了,有的文明走向低谷,只有黄河文明恰如中流砥柱,朝气蓬勃,吸纳、融合了各地区文明精华,向更高层次发展。
与上述考古学文化相对应的是中国历史上的五帝时代,即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以及海岱地区的太昊、少昊。
据文献记载,他们的族团主要在黄河中下游地区繁衍、生息、发展,创造了灿烂的黄河早期文明。
这时的社会是邦国林立,出现了城郭、农业生产社会化、手工业专门化、礼制规范化。
贫富分化,阶级产生,文化艺术也有长足的发展。
这时的黄河文明处于大交融的形成时期,可以称为邦国文明。
黄河文明的发展时期,也是黄河文明的一个升华时期,当时她超越的各个地方的文明,无论是长江流域文明还是世界各地的文明都在她的光芒下黯然失色,黄河文明她充实了中华文明的内容,给其输入了新鲜血液,文明的光芒照亮了亚洲的东方,不仅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望尘莫及,即使在当时世界范围内,也享有极高的声誉。
从时期来说主要是夏、商、周三代。
这时的黄河文明主要凝聚在黄河中下游的大中原地区,大中原地区文化是黄河文明的中心。
在大中原域内的河洛地区文化是黄河文明的核心。
河洛地区大体包括黄河与洛河交汇的内夹角洲、外夹角洲以及黄河北岸的晋南和豫北。
河洛文化圈向西可伸入关中,向东可以达到豫东。
在河洛文化圈内,不仅有丰富的五帝传说和遗迹,而且还有夏商周三代王朝的国都。
考古发现了属于王朝性质的都邑有登封王城岗原八方遗址古城、新密新寨古城、偃师二里头城址、郑州商城、偃师尸乡沟商城、安阳殷墟和洹北商城以及在陕西和洛阳发现的西周、东周都城遗迹,夏商周三代的都邑均在河洛地区。
因此,河洛文化不仅是一个地区性文化,而且是延续约两千年的王都文化,是黄河文明最核心的载体。
在这一历史阶段,出现了父传子家天下的政权体制,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国家机构,制定了比较完善的礼乐制度,出现了比较规范的文字,科学技术、农业、手工业、商业贸易飞速发展,划时代的青铜文化闻名中外。
在河洛文化周围出现了巴蜀文化、吴越文化、楚文化、燕赵文化和齐鲁文化等,通过交流、吸纳、融合,给河洛文化注入了活力,在历史的舞台上显得更加活跃。
在这一时期,出现了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和哲理丰富的《易经》等许多不朽之作。
影响中国几千年的道家、儒家、墨家、法家、兵家、名家等学派也如雨后春笋在河洛地区一齐涌向社会,开创了中国学术界百家争鸣的黄金时代。
黄河文明的兴盛期,是一个文明高度发展的时期,黄河文明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可以说是一个黄河文明的精华阶段,它不仅吸收了之前的优秀的文明,而且对后面中国历史的影响都是深远的。
其具体的时期是中国古代进入封建时期的历史阶段,自秦汉开始直至北宋,一千多年来,河洛地区一直处于核心地位。
帝都文化推动着全国科学文化大踏步前进。
秦始皇统一六国,废封建,立郡县,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
汉承秦制,对这一重大文明创造进一步规范、完善和推广。
先秦时期的儒家、道家等学说,在历代王朝都得到继承和发扬光大。
汉学是汉代学者创立的一个重要学派,源远流长,影响很大,他们对经学研究的成果,一直被后世学者奉为经典。
宋代的理学,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中国最早的最高学府太学,设在东汉首都洛阳,学生最多时达三万人以上,历经曹魏、西晋,为全国各地培养了大批人才,出现了不少出类拔萃的人物。
天象历法、农学、地学、医学、水利、机械、建筑、冶炼、陶瓷、酿造、纺织、造纸、活字印刷等科学技术,都创造了历史奇迹;汉赋、唐诗、宋词以及书法、绘画、雕塑等,都攀登上文化艺术的高峰;留传后世的各类史书浩如烟海,记载了古往今来王朝兴替以及社会发展的历史。
著名的丝绸之路的起点,西汉时始于西安,东汉至隋唐时始于洛阳,西安、洛阳在当时是对外文化交流、商业贸易的国际大都市,由此,中国历史上的汉唐文明享誉世界。
从黄河文明的整个发展历史中看见看出,黄河文明史是华夏文明的重要部分,也可以说是最重要,不可缺少的部分。
黄河文明形成期的帝邦国时代,黄帝都有熊,颛顼都帝丘,尧都平阳,舜都蒲坂;黄河文明发展期的夏商周王国时代,夏都阳城、阳翟、斟鄩、老丘,商
都亳、隞、相、殷,周都丰镐、洛邑;黄河文明兴盛期的帝国时代,西汉至北宋一直建都在西安、洛阳和开封。
上述都城均在黄河文化圈内,几千年的建都历史,形成了具有极大影响的国都文化。
黄河文明可以说是树大根深,许多文明的源头都来自这。
如最早出现的国家在这里,近年启动的文明探源工程所确定的四个重点即临汾的陶寺、郑州的古城寨、新寨和王城岗也在这里,《河图》、《洛书》和《易经》等被誉为传统文化源头的元典、华夏文化重要纽带之一的汉字也产生在这里。
由于历史上各种原因,中原人口大量向四方播迁,甚至播迁到海外。
据姓氏专家研究,中国一百大姓中有七十多姓的祖根或一支祖根源于中原。
现在播迁在外特别是海外华人,多自称是“河洛郎”,并且前来寻根拜祖,河洛地区成为文化寻根和姓氏寻根的圣地。
当然了黄河文明可远不止我说呈述的这些,黄河文明可以说是中华文明的基础,她是传统文明的凝聚,黄河文明在人们心中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是我们传统文化的民族基因,她代表了华夏民族的个性,吸收,开放,凝聚,包容。
这一优秀的文明现已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的灵魂。
参考文献:
【1】探寻黄河文明李雪梅东方出版社2004
【2】黄河流域的农耕文明李玉洁- 2010
【3】黄河-过去、现在和未来陈维达
【4】黄河与科技文明王星光
【5】有关黄河的百度百科/view/447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