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后备干部培养计划篇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后备干部培养计划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后备干部培养计划根据省、市相关文件要求,为加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后备队伍建设,决定在我区“问题突出、经济落后、书记年纪较大、书记未兼任主任”等四类村(社区)中确定党组织书记后备干部。
现制订2017年度我区后备干部培训计划如下: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后备干部队伍,为下一届村(社区)“两委”班子换届储备人才,为基层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选拔标准及人数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后备干部必须具备“五好”标准,即政治思想好、综合素质好、带头作用好、工作作风好、群众评价好。
按照以上要求,2017年我区初步确定了40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后备干部。
三、有关对策1、拓宽选人视野。
主要从青年农民致富能手、党员致富能手、优秀村干部等中确定党组织书记后备干部,要解放思想,打破身份、职业、地域界限,真正把那些政治上可靠、发展致富上有本事,而且有服务群众服务基层热切愿望的人,培养选拔到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的岗位上来,加快村(社区)党支部书记队伍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的调整。
2、创新选才机制。
选任标准由一元化向多元化转变;选任渠道由少数人选人向多数人选人转变;选任方式由被动选择向个人毛遂自荐与党员群众推荐相结合转变。
既要注重后备干部的政治思想素质,又要看其发展致富的本领;既要体现组织的意图,又要遵循党员群众的意愿;既要做好考察培养工作,又要做好宣传发动工作。
同时镇(街)党(工)委要根据推荐、评议、考察和公示情况,研究确定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干部,建立后备人才资源库。
四、具体措施1、加强政治理论学习。
每季度至少组织后备干部们集中学习一次,平时每月自学20课时以上。
学习内容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等。
做到政治上严要求,业务上多培养,培养年青干部的党性修养和纪律观念。
2、加强综合素质提高。
引导和培养后备干部广泛学习各种知识,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加强学习和锻炼,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更好地适应新世纪信息时代农村各项工作的需要。
3、注重培训和锻炼。
做到“重点后备干部重点培养,优秀人才优先培养”,组织后备干部列席村“两委”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党员大会,选派后备干部到乡镇(街道)机关、经济强村进行挂职锻炼,增强实践能力。
引导后备干部积极参与竞选村(社区)“两委”干部,具备条件的,采取委任的方式,适时委任为村党组织副书记或村主任助理。
4、加强日常教育管理。
每名后备干部确定一位资深的党员干部进行培养,不定期找后备干部谈心,了解他们的思想、工作情况,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帮助后备干部认识工作中的不足,提高综合素质,不断提高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
5、抓好相关制度建设。
镇(街)党(工)委要结合本辖区的实际,制定《后备干部管理责任制》,属于“问题突出、经济落后、书记年纪较大、书记未兼任主任”四类村(社区)的,要保证每个村(社区)有2名后备书记人选,并建立培养档案。
对于后备干部中非党同志,要认真制定和落实《发展党员工作规划》,鼓励引导其向党组织靠拢。
同时,将后备干部培养列入村级干部量化考核方案,与工资、奖金挂钩。
要求村(社区)党支部经常赋予后备人员一些工作,给他们压担子,锻炼他们。
区、镇两级要结合实际,利用各种形式搞好党员培训,注意在受训人选中挑选德才表现好,文化水平高,致富能力强,有一定发展潜力的年轻党员进行重点培养。
五、有关要求1、要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实施村(社区)后备干部培养,是我区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是提高我区基层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促进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途径。
各镇(街)党(工)委及村(社区)党支部要把后备干部的培养贯彻于基层建设、干部队伍建设的全过程,有领导、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
2、要搞好调查,做好工作计划。
各镇街要对辖区内的村(社区)现状成一次全面的调查摸底工作,在此基础上,认真搞好分析。
对“问题突出、经济落后、书记年纪较大、书记未兼任主任”等四类村(社区)中按照1:2的比例,确定党组织书记后备干部名单,明确培养措施和目标,确保后备干部培养工作落到实处。
3、要坚持标准,确保培养质量。
要严格坚持“党性强、能力高、群众认可”的方针。
党性强是前提,能力素质好是基础,能够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是关键,群众公认是根本。
要把广泛培养与突出重点结合起来,把坚持标准与不拘一格结合起来,要对培养对象实行动态管理,跟踪培养,及时掌握其思想、工作表现,并及时将实绩考核结果记入其培养档案,真正把“有本事、靠得住”的优秀人才纳入后备干部中。
篇二:后备干部管理责任制》,属于“问题突出、经济落后、书记年纪较大、书记未兼任主任”四类村(社区)的,要保证每个村(社区)有2名后备书记人选,并建立培养档案。
对于后备干部中非党同志,要认真制定和落实《发展党员工作规划》,鼓励引导其向党组织靠拢。
同时,将后备干部培养列入村级干部量化考核方案,与工资、奖金挂钩。
要求村(社区)党支部经常赋予后备人员一些工作,给他们压担子,锻炼他们。
区、镇两级要结合实际,利用各种形式搞好党员培训,注意在受训人选中挑选德才表现好,文化水平高,致富能力强,有一定发展潜力的年轻党员进行重点培养。
五、有关要求1、要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实施村(社区)后备干部培养,是我区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是提高我区基层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促进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途径。
各镇(街)党(工)委及村(社区)党支部要把后备干部的培养贯彻于基层建设、干部队伍建设的全过程,有领导、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
2、要搞好调查,做好工作计划。
各镇街要对辖区内的村(社区)现状成一次全面的调查摸底工作,在此基础上,认真搞好分析。
对“问题突出、经济落后、书记年纪较大、书记未兼任主任”等四类村(社区)中按照1:2的比例,确定党组织书记后备干部名单,明确培养措施和目标,确保后备干部培养工作落到实处。
3、要坚持标准,确保培养质量。
要严格坚持“党性强、能力高、群众认可”的方针。
党性强是前提,能力素质好是基础,能够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是关键,群众公认来,要是根本。
要把广泛培养与突出重点结合起来,把坚持标准与不拘一格结合起对培养对象实行动态管理,跟踪培养,及时掌握其思想、工作表现,并及时将实绩考核结果记入其培养档案,真正把“有本事、靠得住”的优秀人才纳入后备干部中。
篇二》,选拔和培养优秀中、青年干部作为后备干部,进一步充实后备干部队伍,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结合我乡的实际,制定后备干部培养计划及措施:一、推荐、培养对象的标准凡年龄在35周岁以下的、在工作优秀的中、青年干部,政治思想坚定,业务能力强,有一定组织协调和领导能力,本职工作成绩突出,群众威信较高,文化程度本科以上。
二、推荐、培养的原则和程序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市委组织部关于推荐、选拔后备干部的通知要求,每年定期选拔符合条件的干部,经领导班子会议讨论通过,在我乡全体干部职工大会上进行民主测评,填写推荐表,写出推荐考察材料,上报县委。
三、培养计划和措施方法1、加强后备干部的政治理论学习。
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真正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坚定马克思主义政治立场和政治观点。
严格、高标准地要求,提高政治思想觉悟。
做到政治上严要求,业务上多培养,生活上要关心。
培养年青干部的正气、才气、灵气、锐气。
2、加强后备干部的业务技能学习。
引导和培养后备干部广泛学习各种知识,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加强业务学习和锻炼,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更好地适应各项工作的需要。
3、注重培训和锻炼。
做到“重点后备干部重点培养,优秀人才优先培养”,要把有发展潜力的年轻干部放在一定岗位上压担子、给台阶、多锻炼。
积极引导他们投身各种工作实践之中,在实践中提高素质,增强技能,增长才干。
4、健全干部谈话和教育管理制度。
乡党组不定期找后备干部谈心,了解他们的思想、工作情况,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多鼓励,让后备干部时时自重、自警、自省、自律,达到教育干部、解决问题的目的,帮助后备干部认识工作中的不足,提高综合素质,不断提高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
篇三:村级后备干部培养计划和措施村级后备干部培养计划和措施为贯彻《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选拔优秀后备干部,进一步充实村两委后备干部队伍,不断提高村干部的综合素质,结合我村的实际,制定后备干部培养计划及措施:一、推荐、对象的标准凡年龄在35周岁以下的、在农村工作的优秀中、青年干部,政治思想坚定,管理强,有一定组织协调和领导能力,工作成绩突出,群众威信较高,文化程度一般在高中以上。
二、推荐、的原则和程序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和镇关于推荐、选拔后备干部的通知要求,每年定期选拔符合条件的干部,经党支部支委会议讨论通过,在党员大会上进行民主测评,填写推荐表,写出推荐考察材料,上报镇组织部门。
三、计划和措施方法1、加强后备干部的政治理论学习。
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理论,坚定马克思主义政治立场和政治观点。
严格、高标准地要求,提高政治思想觉悟。
做到政治上严要求,业务上多,生活上要关心。
培养年青干部的正气、才气、、锐气。
2、加强后备干部的综合素质提高。
引导后备干部广泛学习各种知识,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加强学习和锻炼,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更好地适应新世纪信息时代农村各项工作的需要。
3、注重培训和锻炼。
做到“重点后备干部重点,优秀人才优先培养”,要把有发展潜力的年轻干部放在一定岗位上压担子、给台阶、多锻炼。
积极引导他们投身各种工作实践之中,在实践中提高素质,增强技能,增长才干。
4、干部谈话和教育管理制度。
党支部负责人不定期找后备干部谈心,了解他们的思想、工作情况,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多鼓励,让后备干部时时自重、自警、自省、自律,达到教育干部、解决问题的目的,帮助后备干部认识工作中的不足,提高综合素质,不断提高解决各种问题的。
篇四: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选拔优秀后备干部,进一步充实村两委后备干部队伍,不断提高村干部的综合素质,结合我村的实际,制定后备干部培养计划及措施:一、推荐、对象的标准凡年龄在35周岁以下的、在农村工作的优秀中、青年干部,政治思想坚定,管理强,有一定组织协调和领导能力,工作成绩突出,群众威信较高,文化程度一般在高中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