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回弹法测砼强度值的计算方法和步骤

回弹法测砼强度值的计算方法和步骤

--
回弹法测砼强度值的计算方法和步骤
在学习计算方法和步骤之前,先了解几个术语:
1、测区:检测结构或构件砼抗压强度时的一个检测单元。

2、测点:在测区内进行的一个检测点。

3、测区砼强度换算值:由测区的平均回弹值和碳化深度值通过测强
度曲线或查表得到的该检测单元(测区)的现龄期砼抗压强度值。

回弹法检测砼强度试用于工程结构普通砼抗压强度的检测。

砼强
2、碳化深度值测量1、回弹值测量度值的确定分为如下几个步骤:
、砼强度的计算 3、回弹值计算4
一、回弹值测量
其适一般规定:结构或物件砼强度检测可采用下列两种方式,1、
用范围及结构或构件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单个检测:适用于单个结构或构件的检测。

1(
(2)、批量检测:适用于相同的生产工艺条件下,砼强度
等级相同,原材料、配合比、成型工艺、养护条件基本一
致且龄期相近的同类结构或构件,按批进行检测的结构构件。

抽检数量不得少于同批构件总数的 30%且不得少于 10 件。

2、每一结构或构件的测区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一结构或构件测区数量应不少于 10 个。

对某一
方向尺寸小于 4.5 米,且另一方向尺寸小于 0.3 米的构件其测区数量可适当减少,但不应少于 5 个。

(2)、相邻两测区的间距应控制在 2 米以内。

测区离构
件端部或施工
1
----
--
缝边缘的距离不宜大于 0.5 米,且不宜小于 0.2 米。

(3)、测区应选在使回弹仪处于水平方向检测砼浇筑侧面,当不能满足这一要求时,可使回弹仪处于非水平方向检测
砼强度浇筑侧面、表面或底面。

但回弹值需修正。

(4)、测区宜选在构件的两个对称可测面上,也可选在一
个可测面上,且应均匀分布。

在构件的重要部位及薄弱部位必须布置测区,并应避开预埋件。

(5)、测区的面积不宜大于 0.04 ㎡。

(6)、检测面应为砼表面,并应清洁平整,不应有疏松层、浮浆、油垢、涂层以及蜂窝、麻面。

必要时可用砂轮清除疏松层和杂物,且不应有残留的粉末或碎屑。

3、回弹值测定
(1)、检测时,回弹仪的轴线应始终垂直于结构或构件的检测面。

缓慢施压,准确读数,快速复位。

(2)、测点宜在测区范围内均匀分布。

相邻两测点的净距不宜小于
20mm。

测点距外露钢筋、预埋件的距离不宜小于 30mm。

测点不应在
16 气孔或外露石子上,同一测点只应弹一次,每一测区应取个回弹
值。

二、碳化深度测量值
、回弹值测量完毕后,应在有代表性的位置上测量碳化深度值。

1
测点不应小于构件测区数的,取其平均值为该构件的每测区30%
的碳化深度值,当碳化深度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大于 2.0mm 时,
2
----
--
应在每一测区测量碳化深度。

2、碳化深度值测量,可采用适当的工具在测区表面形成直径约
15mm 孔洞,其深度应大于砼的碳化深度。

孔洞中的粉末和碎屑
应清除干净,并不得用水擦洗。

同时,应采用浓度为 1%的酚酞
当已碳化与未碳化界线清楚时酒精溶液滴在孔洞内壁的边
缘处。

再用深度测量工具测量已碳化与未碳化砼交界面到砼表面
的垂
直距离。

测量应不少于 3 次,取其平均值。

每次读数精确至 0.5mm。

三、回弹值计算
1、计算测区平均回弹值,应该从该测区的 16 个回弹值中剔除 3 个最大值和 3 个最小值,求余下的 10 个回弹值的平均值,如果是水平方向回弹浇筑砼的侧面,该值即为该测区平均回弹值 Rm。

如果不足,
此值还需修正。

2、非水平方向检测砼浇筑侧面时,应按下列修正 Rm=Rmα+Ra
α
0.1
:非水平状态检测时测区的平均回弹值,精确到式中 Rm α
Cα:非水平状态检测时回弹值修正值,可按本附表采用。

Rm:测 Ra
区平均回弹值(修正后)
tt Rm=R 3、水平方向检测砼浇筑顶面或底面时,应按下列修正: + R am
bb Rm=R + R am
t R 测区修正后平均回弹值式中:Rm::水平方向检测砼浇筑表面时,m
测区平均回弹值。

t D :砼浇筑表面回弹值的修正值,见附表R。

a
3
----
--
b:水平方向检测砼浇注底面时,测区平均回弹值。

R m
b D
:砼浇筑底面回弹值的修正值。

见附表 R a
4.当检测时回弹仪为非水平方向且测试面为非砼的浇筑侧面时。


先按附表 C对回弹值进行角度修正。

再按附表 D对修正后的值进行浇
筑面修正。

即:先修正角度,再修正浇筑面。

四、砼强度的计算(平均强度)
1、经过以上砼回弹数值测量。

回弹数值修正。

碳化深度测量后,可
利用平均回弹修正数值
(Rm)及平均碳化深度( dm),查附表 A, 可求得各个测区砼强度换算值。

2根据各个测区的砼强度换算值可计算测区砼强度平均值。

当测区数为 10 个及以上时,应计算强度标准差,平均值及标准差应按下式计算:
n
n
22cc( f ) f n(m c ) icu cu f i
cu
i 1
i 1
scmc f f ,cucu n 1 n
式中: m c :结构或构件测区砼强度换算值的平均值。

cuf n:对于单个检测的构件,取一个构件的测区数;对批量检测的构件,
取被抽检构件的测区之和。

c f :测区砼强度换算值。

icu
c :结构或构件测区砼强度换算值的标准差。

s fcu
4
----
--
3、结构或构件砼强度推定值( fcu ,e )的计算:
结构或构件的砼强度推定值即是砼强度值,是指相应于强度换算值总体分布中保证率不低于
95%的结构或构件中的砼抗压强度值。

即:查
表或据测强度曲线得出的强度换算值中有 95%的值小于砼强度指定值。

(1)、当该结构或构件测区数少于 10 个时,强度推定值取强度换算
fc )
cu ,e =min( f值中最小的 1 个。

即cu
10.0Mpa 这个数值时,(2)、当该结构或构件的测区强度值中出现小于
砼强度值指定值则取小于 10.0Mpa。

即 fcu ,e <10.0Mpa 这个数值一般不出现。

在测强度曲线和换算值表中也查不到,所以当出现砼强度换算值 <10.0Mpa 时。

砼强度推定值不用计算,直接取 <10.0Mpa。

(3)、当该结构或构件测区数不少于 10 个或按批量检测时,砼强度推定值:
表 c
非水平状态检测时回弹值修正值
检测角度测试角度-90 -60 -45 +30 +90 +45 +60 -30
-+4.0 20 6.0 +2.5 +3.0 -5.0 +3.5 -4.0 -3.0
-+4.0 -4.0 30 +2.5 5.0 -3.5 +3.0 -2.5 +3.5 -+3.0 -2.0 +2.5 40 4.0 -3.5 -3.0 +1.5 +2.0 -+2.5 -2.5
+1.5
50 -1.5
3.5
-3.0
+2.0
+1.0
d 表不同浇筑面的回弹值修正值
5
----
--
底面修正表面修正值底面修正值值表面修正值ttbb b b
t
t RR 或或 R R mmmm(()(( R ) R R )
R ) aaaa-1.0+2.5 -3.0 20 +0.5 40
-0.5+2.0 -2.525 45 0
0 0 30 -2.050 +1.5
+1.0
35
-1.5
碳化深度修正系数表
碳化深度 d(mm)
实测强度≥6 5 2 3 1 4
20 <10-0.680.82 0.88 0.77 0.95 0.72
30 20-<0.62 0.80 0.74 0.86 0.94 0.70
40 30-<0.600.73 0.66 0.84 0.93 0.78
50 40-<0.60 0.76 0.72 0.92 0.65 0.82
60
50-<0.60 0.71
0.74
0.91
0.64 0.80
----
--
6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