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自考本科传播学概论第三讲详解
自考本科传播学概论第三讲详解
(三)经验学派与批判学派的主要差异
研究内容上的差异
• 经验学派(行政管理研究),解决经济或现实社会问题而进行的研究; • 批判学派,研究现代社会的一般趋势及人的基本价值,并在此基础上,探讨 大众传播的社会作用。 • 经验学派,强调的是如何传播或如何有效传播,注重传播对受众的效果,力 求直接有效地服务于传播实践,是侧重微观层面的研究方向;
(一)传播学的奠基人
1.拉斯韦尔——领导了宣传研究 1926年,《世界大战时期的宣传技巧》,集中探讨了第一次世 界大战中各交战国之间的宣传战,断定宣传能产生很大的社会影 响力。
1935年,合写的《世界革命的宣传》与《宣传与推行》两本书,
用内容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宣传的功能及其社会控制。 1946年,与史密斯合著的《宣传、传播和舆论》一书,提出宣
1947年,威尔伯·施拉姆在伊利诺伊大学创办了最早的传播
研究所。 传播学第一人,第一次将传播学列为科学,并创造了第一
批以“传播”冠名的机构。
编写了很多大众传播方面的著作,如《大众传播学》等, 称为传播学领域教材。
四、传播学的主要流派
经验学派
批判学派
(一)传播学的经验学派
• 指的是主要以经验性方法来考察社会现象的社会科学流派,它与主要以思
(一)传播学的奠基人
3.卡尔·霍夫兰 重要贡献在于,把心理实验方法引入传播学领域,而且侧 重于传播效果的研究。
说服研究或称劝服研究,是霍夫兰的传播学领域研究的重
要成果之一,并且说服研究影响了传播学研究对传播效果 的重视,其理论和方法至今仍具有生命力。
(一)传播学的奠基人
4.拉扎斯菲尔德 重要贡献,提出了“二级传播”理论。即大众传播只有通
• 希特勒对知识分子的迫害
• 大批欧洲知识分子迁移美国 • 1933—1941,13.2万流亡者离开 德国来到美国,这是传播理论的 欧洲渊源向美国转移过程中的关 键事件。
二、传播学的美国实践
(二)媒介背景
• 二战后,美国的经济与科技突飞 猛进,媒介技术水平发展快、提 高快,因此,各种传播问题也出 现的早,需要亟待解决→发展传 播学的现实需要 • 政治→总统大选、政治宣传 • 经济→广告传播 • 社会问题→电视暴力等
辨性方法来考察社会现象的流派相区别。在传播学界,经验学派通常指称 以美国学者为代表的主流传播学派,他们多采用经验的、以 为
主的实证研究方法。
• 内涵 P66 局限性 P66 是这一时期经验主义研究的第一个中心。 • 美国的经验学派——
• 构筑了后来以媒介效果为重点的大众传播研究的模型。 • 代表人物:杜威、库利、帕克、米德
弗洛伊德的精神 分析理论
加布里埃尔· 塔 尔德的模仿理论 《模仿的法则》
乔治· 西梅尔的网络理论 《陌生人》 《团体分支机构之网》
二、传播学的美国实践
历史大背景
• 希特勒上台 • 二战爆发 (一)学科背景 • 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为传播学的诞生 创造了条件。 • 以战争宣传为研究的突破口,对媒介 的宣传方法和宣传效果进行大量研究, 为传播学奠定了理论和方法基础。 • 拉扎斯菲尔德、拉斯韦尔、勒温、霍 夫兰被施拉姆喻为传播学奠基人。 • 美国早期的新闻学教育发展,对传播 学成长为一门独立学科起到铺垫作用。
传只是信息传播的一种特殊形态,而大众传播研究的范围要更广
泛。第一次明确使用了“大众传播学”的概念。 5w模式的提出,为传播学的诞生做出了重大贡献。《社会传播
的结构和功能》中提出,5w模式涵盖了传播学研究的主要领域。
(一)传播学的奠基人
2.勒温(也译作卢因) 主要贡献—— 创立了把关人理论,也称为守门人理论。 另一个开创性贡献就是创立了“场论”和“群体动力论”。
• 芝加哥学派 →
(二)传播学的批判学派
• 批判学派是在社会科学法兰克福学派的影响下,以欧洲学者为主形成和发 展起来的学派。
• 1.批判学派和发展过程及其基本特点
• 代表人物:阿多诺(第一代) • 基本特点:①②③ P70
• 主要流派:传播政治经济学学派
• • 文化研究学派(伯明翰学派) 意识形态霸权理论学派
过“意见领袖”的中介才能产生影响。
同时,拉扎斯菲尔德通过不断改进抽样调查技术和量化分 析方法,为传播学赢得了其他学科的尊重。
工具制造者
(一)传播学的奠基人
5.沃尔特·李普曼
李普曼认为,大众传播在形成、维护和改变舆论方面,拥有强大的
影响力。可以说,在研究大众媒介构成舆论作用方面,他是最有影 响力的作者之一。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批判学派,研究重点落脚在为何传播、为谁传播,即注重把握传播体制的控 制问题,是侧重宏观层面的研究方向。
(三)经验学派与批判学派的主要差异
研究方法上的差异
经验学派 论证方法 研究重点 研究环境 研究设计 研究方法 与工具的关系 与情境的关系 研究目的 演绎 寻找变量间的因果关系 研究者控制的环境 静止的设计 更多使用定量方法 研究者与研究工具分离 脱离情境的概括化 在于解释、预测、控制 批判学派 归纳 整体地理解行为模式 自然环境 灵活变化的设计 更多使用定性方法 研究者本人就是研究工具 受到情境的约束而发现结果 在于理解社会变迁
(三)传播学的诞生
• 19世纪末逐步形成,20世纪40年 代初具规模
• 1947年,威尔伯· 施拉姆在伊利诺 伊大学创办了最早的传播研究所。
三、传播学的形成与发展
• 5位学者的研究成果和学术活动,对传播学的建立产生
了直接影响,被称为传播学领域的奠基人或开创者,他
们是:拉斯韦尔、勒温、霍夫兰、拉扎斯菲尔德、李普 曼。
第二章 传播学简史
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刘旭彤
目录 CONT ENTS
第一节 世界传播学沿革
第二节 中国传播学历程
第一节 世界传播学沿革
• 19世纪末逐步形成,20世纪40年代初具规模 • 1947年,威尔伯·施拉姆在伊利诺伊大学创办了最早的 传播研究所。
一、传播学的欧洲起源
达尔文 《人类和动物的 表情表达》 马克思主义及近 代批判学派的理 论
早期“议程设置”思想的提出。1922年,李普曼出版《舆论学》,
被认为是传播学领域的奠基作之一。议程设置,是一个过程,通过 它,某个新闻论题被大众传媒、公众和政治精英赋予优先的关注。
提出“虚拟环境”和“刻板印象”两个概念。
(二)传播学的创立者
威尔伯·施拉姆
最终身份,是传播学领域的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