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五脏养生【中医五脏养生经是什么】

中医五脏养生【中医五脏养生经是什么】

中医五脏养生【中医五脏养生经是什么】
中医五脏养生经一、肝属木
宠辱不惊肝木自宁人的一生中,难免会遇到高兴或不高兴的事,以及被人赞扬或批评的事;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好听或不好听的话。

被人宠着的时候,不要太兴奋,否则会忘乎所以;而被人贬低的时候,也不要太丧气,否则就没有了志气。

尤其是切不可怒气冲冲,因为
在人的“七情”之中,只有“怒”最伤人。

所谓“怒气伤肝”,怒
会耗散肝血,助发肝阳上亢。

而肝阳一旦上亢就会出现头晕、目眩、失眠,甚至诱发中风等恶疾。

若能做到宠辱不惊,肝气则会舒条有序,神志随之也就会安宁无恙。

中医五脏养生经二、心属火
动静以敬心火自定有道是“动以养形,静则养心”。

但养形与养心两者是完全互惠的,唯有形体康健,心情方能舒畅;而心情一旦舒畅,则更有利于形体的健美。

喜静则静,喜动则动。

动中思静,静
中思动。

唯有动静结合,身心方能自如。

倘若动静失于常态,或者
体形劳累,则会伤及心血;而劳心一旦过度,则血脉不能通畅,随之
形体也会感到疲乏。

所以说,血脉的流通,要有“动”以养形,精
神的安定要有“静”以养心。

唯有动静有序,才能使心神、心血、
心脉三者正常有序地工作。

中医五脏养生经三、脾属土
饮食有节脾土安和《黄帝内经》上说:“饮食有节”是非常重要的长寿因素。

胃主纳谷,脾主运化,饮食有节,饥饱适宜,五谷才
能化为气血充养五脏六腑;反之饮食无有节制,过饱则伤肺,过饥则
伤气,过酸则伤筋,过咸则伤骨,过甜则伤血。

特别是暴饮暴食,
烟酒无度,则必然会伤及脾胃,而脾胃受伤,气血津液则大量减少,所以要使脾胃(包括肝胆及大小肠)的安康,节制饮食为第一要素。

中医五脏养生经四、肺属金
调息寡言肺金自全“肺如钟,撞则鸣,风寒入,外撞鸣,虚劳损,内撞鸣。

”这是清代中医名家陈修园对肺系疾病因素的总结,调息
不当,外卫不固,风寒湿热经常侵犯皮毛,肺的呼吸功能受到阻碍,就会诱发气管炎、哮喘病等疾患。

要使肺金得清,首先要调和气息,气息调和好了,肺金则自然安宁。

中医认为,肺为发声之腑,说话
过多,会伤及肺气与肺阴,出现喑哑、咽痛、语怯等病患。

所以说,保护肺腑,寡言少语与调息适度同样重要,两者缺一不可。

中医五脏养生经五、肾属水
恬淡少欲肾水自足“五脏六腑之精气皆藏于肾。

”肾主精气,主生殖及人的发育。

人的性欲,不可过纵,亦不可闭欲,而应当是有
情少欲。

特别是人过中年,房事生活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相应减少。

人的精气神中,精是物质基础,肾精充足了,方能有元气,而元气
充沛了,才更有“神”。

倘若整天沉醉于色情之中,肾精的过度外泄,必然会使脏腑功能衰竭,免疫能力下降,一旦物质基础的“精”枯竭了,生命也就终止了。

所以说“恬淡少欲”当是养生保健的重
要内容之一。

1.补心让面色红润
心主血脉,其华在面,即心气能推动血液的运行,从而将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

而面部又是血脉最为丰富的部位,心脏功能盛衰都
可以从面部的色泽上表现出来。

心气旺盛,心血充盈,则面部红润
光泽。

若心气不足,心血少,面部供血不足,皮肤得不到滋养,脸
色就会苍白晦滞或萎黄无华。

方法可将桂圆肉和莲子肉加入米熬粥,常服此粥可养心补血,润肤红颜。

或是一天吃20颗红枣,几个星期之后你就能见到容不光焕
发的自己了。

“大姨妈”也会影响气色经期状况也会反映在气色上。

如果月经不规则,面色容易黯沉;经期拖得长,容易贫血,面色苍白或萎黄,
所以从月经的情况就可判定是否气血充足。

若月经顺,气血充足,
就会有好气色。

2.润肺帮助肌肤保湿
肺主皮毛。

人体通过肺气的渲发和肃降,使气血津液得以布散全身。

若肺功能失常日久,则肌肤干燥,面容憔悴而苍白。

肺虚的人,皮肤干燥而没有光泽、面容憔悴。

方法若能善用润肺的中药,如百合、灵芝、杏仁、桑叶等,会帮助皮肤活化。

很多感冒发烧的人病后都会出现面容憔悴、失眠多梦
的后遗症,百合有较好的恢复作用。

痘痘肺热和胃热体质最容易影响皮肤废物毒素的代谢,大多数表现在皮肤方面,容易出油、毛孔粗大、长化脓性的痘痘及粉刺。


用如茯苓、连翘、金银花、黄芩、桑白皮等中药,减缓脸都毒素的
发炎,改善易起痘痘的肤质,让毛孔更加细致。

3.补肝润肤去斑
肝主藏血,主疏泄,能调节血流量和调畅全身气机,使气血平和,面部血液运行充足,表现为面色红润光泽。

若肝之疏泄失职,气机
不调,血行不畅,血液淤滞于面部则面色青。

肝血不足,面部皮肤
缺少血液滋养,则面色无华,黯淡无光,两目干涩,视物不清。

方法对肝脏失调者,中医提倡食用“银杞菊花粥”。

其做法为将银耳、菊花和大米熬粥,然后放入枸杞和适量蜂蜜。

色斑色斑是我们皮肤较容易出现的问题之所有皮下色素异常通称色斑。

我们最常见的色斑是雀斑和黄褐斑,中医将黄褐斑的形成主
要归结于肝淤。

除了长斑以外,还会出现脸色灰暗、黑眼圈,都可
用舒肝理气的中药,如小茴香、薄荷、玫瑰花等来加以改善,可以
帮助皮肤促进新陈代谢,改善斑点和毛孔粗大的状况。

4.补脾恢复肌肤弹性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脾胃功能健运、则气血旺盛,表现在肌肤上则会使皮肤柔润,减少皮脂溢出,保持皮肤弹性,有防
止皮肤衰老的作用。

反之,脾失健运,气血津液不足,则不能营养
颜面,其人必面色黯淡,肌肤粗糙、没有光泽。

方法脾虚的人应多服山药、茯苓、甘草、薏仁、山楂等,可以改善肌肤粗糙。

让肤质更细腻。

5.补肾去皱,抗衰老
肾主藏精。

肾精充盈,肾气旺盛时,五脏功能也将正常运行,气血旺盛,容貌不衰。

当肾气虚衰时,人的容颜黑暗、鬓发斑白、齿摇发落、未老先衰。

肾阳虚体质则会导致身体的退化,在皮肤方面容易让肌肤呈现老化的状态,所以皱纹、黯沉都表现在脸上。

1.养生必先调五脏
2.中医五脏养生之肺脏
3.中医五脏养生之肺脏
4.中医五脏养生之肺脏
5.黄帝内经五脏养生
6.50个中医养生秘方
7.吃什么养生五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