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生物校本课程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高中生物校本课程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灼烧灭菌
课题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三.纯化大肠杆菌 一).培养基配制与灭菌 二).接种、培养—纯化大肠杆菌
三).结果分析与评价
课题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二.纯化大肠杆菌 一).培养基配制与灭菌
1)计算 2)称量(按比例) 3)溶化 4)灭菌:将包好培养基和培养皿进行
高压蒸汽灭菌
5)待冷却到50OC时倒平板
课题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二).纯化大肠杆菌 5.培养观察
将接种后的培养基和一个未接种的培养基 放入37度恒温箱中培养
12h和24h后,分别观察记录
三).结果分析与评价
1.未接种的培养基表面是否有菌落生长?如果有菌 落生长,说明了什么? 无菌落生长,说明培养基的制备是成功的, 否则,说明培养基有杂菌,需要重新制备。
4.如果在培养基上观察到不同形态的菌落,请分析 其可能的原因。
无菌操作未达到要求:可能是培养基灭菌不彻底;可 能是接种时发生了污染;也可能是在培养的过程中受到了 污染。
四.菌种保存
1.试管低温临时保存 将菌种接种到试管的固体斜面培养基上,培养成菌落 后,置于4OC的冰箱中保存(每隔3~6个月要重新接种培 养后再保存)。 2.甘油管长期保存 在3mL的甘油瓶中加入1mL的甘油,高压灭菌。将1mL 培养的菌液转移到甘油瓶中,充分混合后,置于-20OC的 冷冻箱中保存。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微生物的基础知识
病毒 微生物 原核生物
真菌 原生动物 结构简单,个体多数十分微小(光学显微镜 或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繁殖迅速
课题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一.培养基 二.无菌技术
三.纯化大肠杆菌
四.菌种保存
课题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一、培养基:按照微生物生长发育的需求,
将不同组合的营养物质调制成的营养基质。
1、营养成分
水分 碳源 氮源 无机盐 生长因子
不同微生物的生长对于培养基有不同的要求 (细菌、放线菌:pH值中性至偏碱性;真菌喜好酸性)
课题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一.培养基 2.分类: a、根据物理性质分 固体培养基——用于微生物的分离计数 液体培养基——常用于工业生产
课题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一.培养基 3.分类: b、根据化学成分分 合成培养基——成分明确 天然培养基——成分不明确
常用消毒的方法:
a.煮沸消毒法:100℃煮沸5-6min b.巴氏消毒法:70-75℃下煮30min或80℃下煮 15min c.化学药剂消毒法:用75%酒精、新洁尔灵等进行 皮肤消毒;氯气消毒水源 d.紫外线消毒 ……
常用灭菌的方法:
干热灭菌:160-170 ℃下加热12h。
高压蒸气灭菌:100kPa、121 ℃ 下维持15-30min.
及时杀死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避免细菌污染环 境和感染操作者
课题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注意事项: b.在灼烧接种环之后,要等其冷却后再进行划线
以免接种环温度太高,杀死菌种。
c.在作第二次以及其后的划线操作时,总是从 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
能使细菌的数目随着划线次数的增加而逐步减少, 最终能得到由单个细菌繁殖而来的菌落。
通过接种环在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 线的操作,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 基的表面。
课题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注意事项: a.在操作的第一步、划线之前以及 划线操作结束时都要灼烧接种环?
避免接种环上可能存在的微生物污染培养物
杀死上次划线结束后,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使下 一次划线时,接种环上的菌种直接来源于上次划线 的末端。
二).纯化大肠杆菌 1.原理 在适宜环境下,单个细菌能迅速生长
增殖形成一个细胞群体--菌落
课题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二).纯化大肠杆菌 1.原理 在适宜环境下,单个细菌能迅速生长
增殖形成一个细胞群体--菌落
2.方法:平板划线法、稀释涂布平板法
课题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二).纯化大肠杆菌 3.平板划线法
二).纯化大肠杆菌
4.稀释涂布平板法
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 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
系列稀释操作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涂布平板操作
(1)将涂布器浸在盛有70%的酒精的烧杯中。 (2)取少量菌液(不超0.1mL),滴加到培养基表面。
(3)将沾有酒精的涂布器在火焰上引燃,火熄后冷 却8~10s。 (4)用涂布器将菌液均匀地涂布在培养基表面。
c、根据用途分
选择培养基
鉴别培养基
选择培养基
• 加入青霉素的培养基 分离酵母菌、霉菌等真菌
• 加入高浓度食盐的培养基 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
• 不加氮源的无氮培养基 分离固氮菌
• 不加含碳有机物的无碳培养基 分离自养型微生物
• 加入青霉素等抗生素的培养.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二.无菌技术
倒平板操作的讨论
用手触摸锥形瓶,温度下降到刚刚不烫手时即可 开始倒平板。
通过灼烧灭菌,防止瓶口的微生物污染培养基
既可以使培养基表面的水分更好地挥发,又可以 防止凝结在皿盖上的水珠落入培养基,造成污染
空气中的微生物可能在皿盖与皿底之间的培养基 上滋生,因此最好不要用这个平板培养微生物。
课题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1.消毒 利用较为温和的化学或物理方法,杀死物 体中的部分微生物(不包括芽孢和孢子)
2.灭菌 以强烈的化学或物理方法消灭体内外所有 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
有些细菌在一定的条件下,细胞里面形成一个椭圆形 的休眠体,叫做芽孢。芽孢的壁很厚,对干旱、低温、 高温等恶劣的环境有很强的抵抗力。芽孢又小又轻,可 以随风飘散。当环境适宜的时候,芽孢又可以萌发,形 成一个细菌.
2.在接种大肠杆菌的培养基上,能否观察到独立的 菌落?它们的大小、形状、颜色相似?
如果接种成功的话,在培养基的表面可观察到大小、 形状、颜色相似的菌落。
三).结果分析与评价
3.培养12h和24h后,观察到的实验结果相同吗?如 果不同,请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
培养12h与24h后的大肠杆菌菌落的大小会有明显不同。 随着时间的延长、菌落的不断生长,使菌落不断增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