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疆培训心得体会【篇一:对口援疆学习心得】学习心得体会自离开家乡已有半年之久,静静回想在哈尔滨的点点滴滴,学习和生活都充满了快乐。
在培训期间,非常感谢黑大选配了最优秀的师资力量和专职辅导员,他们在这半年多的培训以来给了我们不仅仅是专业课程上的指导,更是对心灵上的启迪和对未来职业生涯中的灯塔。
除此之外,给我感触很深的还有老教授们那渊博的知识和严谨、细致的治学态度,而这些优秀的品质都将会给我未来工作产生深远的影响。
这次对口援疆的计划使我的人生变得更有意义,是这次契机让我再次走进了神圣的象牙塔,再次更新了脑中的旧思维理念,从而进一步理清了思想认识上的误区,从根源上解开了许多工作、学习、生活中的迷茫和疑惑,视野大大地拓宽了,看待问题也是从多层面和多角度了。
正所谓:聆听的是智者的声音,感悟的是知识的力量,学到的是思想的精华。
在学习期间,我尽可能通过网络媒体以及图书馆拓宽了知识面,从而提高了认识水平。
我认为,认识的提高主要表现在对自我的认识,认识到自身的不足,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管理知识和职业素养。
只有自身素质的提高和综合竞争能力的加强,才能适应这个断变化的社会。
还认识到除了提高自身素质,更应该重视团队的力量。
而这个观念是在上学期的一次以增强团队凝聚力的课外活动中习得的。
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在一个优秀的团队中,每一个成员都是不可缺少的战斗力量。
可以说,通过这半年的培训,切实地增长了管理知识,增强了工作自信,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管理能力。
除此之外,黑大所开设的一系列相关培训课程让我从中学到了很多新颖的思维方法。
老师们在课堂上,对当今社会存在的现象,从不同的研究领域出发,以不同的视角,从本质上进行了深刻地剖析,并教授了很多切合实际的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而这些让我受益颇深。
从两次火车站的热烈迎接,从参观金上京博物馆,从东北烈士纪念馆,更从古尔邦节对少数民族学院的热情款待,每次活动都无不体现着学校领导和辅导员对我们的重视以及无微不至的关怀,也从中让我倍感黑大校领导和辅导员的精心照料。
而这在课堂外的活动,让我更加了解祖国的历史。
所以,在今后的日子里,带着一颗感恩的心,要更加努力学习,绝不辜负对口援疆省市所付出的每一分心血,更不辜负家乡人民的期望。
【篇二:赴援疆省市培训少数民族大学生心得体会】疏勒县赴援疆省市培训少数民族大学生心得体会(二批二班阿娜尔古丽。
居麦)参加第二批未就业大学生赴对口援疆省市学习培养,作为一名党员,我深刻认识到这学习机会难得,也深刻体会到各级党委组织实施普通高校未就业毕业生赴援疆省市培养工作,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一项重要措施的良苦用心。
组织实施培养计划不是简单地解决就业问题,也不是学历教育,而是利用对口援疆渠道,把未就业高校毕业生送出去进行为培养锻炼,让我们开阔眼界、转变观念、提高技能、增强就业竞争力,切实为新疆实现科学跨越、后发赶超培养一批能够服务基层、扎根基层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和少数民族骨干人才。
自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后,中央、地方各级党委、人民政府均对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长治久安”引起了足够的重视,自治区党委着眼于长远发展,以此为契机下大力气解决新疆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我们虽为本科毕业生,但缺乏从事岗位工作的技能与经验,这次培训为我们提供了一次良好的学习培训机会,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机遇。
这一切都让我无比的感动,我要身怀感恩之心,感谢中央制定的援建政策,感谢自治区给我提供的难得的培训机会,感谢疏勒县给我设定的基层岗位,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我时刻提醒自己要倍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培训学习机会。
我是2011年7月毕业于新疆大学资环学院的本科生,毕业以后参加过特岗教师考试,可因为当时太相信自己选的是喀什市的重点高中就不能进入面试了,然后参加过疏勒县事业单位考试可我还是考不上我理想的工作岗位,从此以后我的失业生活开始了,都不知道什么时候有什么样的考试出。
在家等啊等,可还是没什么有关考试的信息,当时我很烦,很可惜我的时间白白过去,幸亏到了2012年2月下旬听到了自治区普通高校未就业毕业生赴援疆省市培养计划的好消息,我到疏勒县三个中心,看看岗位表后报了现在的工作单位,考过自治区统一安排的面试考试后在县党校参加了10天的军训。
万父老乡亲的厚望和家人的期盼,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踏上了开往东营的列车,经过4天的颠簸到达了东营职业学院。
在东营职业学院全体师生的欢迎下,我们116位培训学员正式成为东营职业学院的一份子。
这里有太多的“感动”让我无法忘怀:专门的清真食堂、整洁的公寓、独立的教室,还有亲如一家人的带队老师,高素质的校友伙伴,都使我感受到温暖。
常言道:“在家千般好,出门一时难。
”虽然各培训地点都做了最大的努力,但是我们还是避免不了一些意料不到的困难了,比如初期的想家问题,语言问题,环境生疏问题,生活习惯问题等,但是我们不畏困难,以最快的速度投入到学习当中。
到东营学习培养已有半年的时间了,我在这里学到的不仅仅是理论知识和岗位技能,更重要的是东营人先进的理念和发现的思维,还有东营人吃苦耐劳是精神。
作为少数民族学员,我倍加珍惜这个难得的学习机会。
在今后的学习中,牢记县委书记所提出的希望,学习好理论知识,不断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和工作技能。
在工作岗位上,我要把我所学的知识充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我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与付出,一定会取得好成绩,培训工程中,我要不断的充实自己,完善自己,牢固树立“只有努力、才会改变,只有努力就能改变”的坚定信心,大力弘扬“超越自我、追求和美”疏勒精神。
使自己能够成为适应这个社会的专业人才,以实际的行动回报祖国和家乡,为疏勒县跨越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东营职业学院在课程设置上根据我们的特点和岗位实际,确定了基础理论类课程。
学院有针对性地为我们开设了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应用文写作、标准普通话、计算机基础、言语交际、形势与政策等课程,通过理论知识的讲解方式,使我受益匪浅,很好地增强我“四个认同”的政治意识。
通过几个月的学习和反复思考,我发现在今后的学习中,我要加强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防止所学知识的片面性,增加知识的系统性,从而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在学习培训中,我们还参加了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
疏勒县培训班的学员都富有极强的创造力和凝聚力,为在学院树立良好的疏勒形象,同学们积极参加学院组织的各项活动,充分展现疏勒县人能歌善舞的一面。
同学们在“五〃一”劳动节晚会、庆“五〃四”晚会、学院“感恩伟大的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中秋节联谊会等活动中都展现了自己最美的一面,表现了疏勒县人的能歌善舞的风采。
学校在“五〃一”劳动节期间还为了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带我们去东营市最著名的旅游景点,给我们创造了节日的气氛,当时我们都开心极了。
通过一学期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我提高了自己的思想觉悟,进一步明确了党员的职责和义务,重新理解了“为人民服务”这几个字的深刻含义,坚定了跟党走的决心和信心还通过在东营的培训学习,我的理论知识水平有了增长,思想观念有了转变,民族团结意识有了提高,这些都将成为我今后学习、工作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会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培训机会,将感恩之心化为不懈努力的动力,我相信只有一心学习,夯实基础、开阔视野、解放思想、发展创新,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才能成为新一代扎根基层、服务基层的全能型人才。
在东营培训学习的短暂半年中,为我的成长提供了经验,前进指明了路径,我一定要珍惜机会,不辜负党和人民对我们殷切希望,时刻以爱国、感恩、勤劳、团结、互助、开发为主要特征的新时期“新疆精神”,让我们调动一切积极的力量,刻苦学习,努力学习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先进理念,加强品德修养,提高专业技能,努力把自己锻炼成一个品学兼优、德才兼备的人才,成为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可用之才,成为一个适应时代发展、有竞争能力的人才,不辜负党和组织的重托!【篇三:赴援疆省市培训少数民族大学生心得体会】赴援疆省市培训少数民族大学生心得体会所属栏目:组工信息发布时间:2011-11-16 20:52:31 阅读:4448 次(赴援疆省市培训少数民族大学生心得体会)珍惜机遇奋发图强参加首批未就业大学生赴对口援疆省市学习培养,作为一名党员,我深刻认识到这学习机会难得,也深刻体会到各级党委组织实施普通高校未就业毕业生赴援疆省市培养工作,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一项重要措施的良苦用心。
组织实施培养计划不是简单地解决就业问题,也不是学历教育,而是利用对口援疆渠道,把未就业高校毕业生送出去进行为培养锻炼,让我们们开阔眼界、转变观念、提高技能、增强就业竞争力,切实为新疆实现科学跨越、后发赶超培养一批能够服务基层、扎根基层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和少数民族骨干人才。
到莆田学习培养已有大半年的时间了,我已经对莆田这座城市独有情钟。
莆田有经商的传统,商业贸易的历史较悠久,莆田商人遍布世界各地,被称作中国的“犹太人”。
王久忠书记来看望我们时强调要我们学习莆田人做“无中生有”生意的本领。
莆田人不懂医学却在全国遍地开医院,没有玉石原料却在做玉展,不仅仅是因为他们能团结一致,互帮互助,更多的是他们有肯想、肯干、肯吃苦、肯钻研的“四肯精神”。
他们有开放的思维,能吃苦,不卑不亢,不眼高手低,不好高骛远。
通过研究能从那些最艰苦、最难赚钱的行业中看到机会和空间,他们的勤劳俭朴、吃苦耐劳、艰苦创业精神,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学成之后我将奔赴基层一线,基层是一个大舞台,如果想要在这个舞台上展示自己最美的风采就必须有较强的综合素质,正如王久忠书记说的那样,我在这里学到的不仅仅是理论知识和岗位技能,更重要的是莆田人先进的理念和发现的思维,还有莆田人吃苦耐劳是精神。
作为少数民族学员,我倍加珍惜这个难得的学习机会。
在今后的学习中,牢记县委王书记所提出的五点希望,学习好理论知识,学习莆田人的“四肯精神”,不断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和工作技能。
在工作岗位上,我要把我所学的知识充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我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与付出,一定会取得好成绩,培训工程中,我要不断的充实自己,完善自己,牢固树立“只有努力、才会改变,只有努力就能改变”的坚定信心,大力弘扬“超越自我、追求和美”玛纳斯精神。
使自己能够成为适应这个社会的专业人才,以实际的行动回报祖国和家乡,为玛纳斯县跨越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感恩祖国抢抓机遇提升素质回报家乡北五岔镇为民社区黄薇薇去年3月24日,我带着玛纳斯县26万父老乡亲的厚望和家人的期盼,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踏上了开往莆田的列车,经过三天的颠簸到达了莆田学院。
在莆田学院全体师生的欢迎下,我们十八位培训学员正式成为莆田学院的一份子。
这里有太多的“感动”让我无法忘怀:专门的清真食堂、整洁的公寓、独立的教室,梅雨季节来临时特地为我们准备雨伞,就连彼此沟通时他们也只讲普通话。